-
公开(公告)号:CN11375909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1112761.2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锻造和热处理影响的锻造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相同规格的原材料上获取多组试验试样,所有试验试样的厚度一致;依次对每一组试验试样进行锻造;将锻造完成的所有试验试样加工至同一厚度;依次对每一组试验试样进行热处理,同一组试验试样的热处理工艺相同;对每一个试验试样进行取样,并对样品进行检测试验加工和理化测试,得到每个样品的性能;据性能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得出锻造工艺参数与组织性能关系,识别最佳性能,确定最佳锻造工艺参数。该试验方法基本上消除了锻造过程和热处理过程的干扰因素,最终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更有利于获取真实的材料本质规律,适用于任意金属材料的锻造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50016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901152.9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用布,特别是一种具有提高钛合金表层组织均匀性的锻造用布,属于锻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具有提高钛合金表层组织均匀性的锻造用布包括石墨层、纤维层、粘结剂和保温棉层,所述石墨层均匀附着在所述纤维层的任意一个平面上;所述纤维层的另一个平面与保温棉层通过粘结剂固定。本发明能有效降低摩擦力,并提高锻件温度从而降低成型压力,减小锻件和模具的温差,消除超高强度钛合金表面组织不均匀的形成,有效降低了因润滑不均匀造成的次品率。消除锻件表面冷模组织,提高模具表面质量和使用寿命。可缩短锻造时间提高生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604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72855.8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盆状铝合金模锻件性能方向均匀性的锻造方法,所述盆状铝合金模锻件的材质为7050铝合金;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折弯变形的模拟反算,设计出与盆状铝合金模锻件等截面形状的平直荒坯的设计图;S2、根据步骤S1中平直荒坯的设计图,将各方向组织性能均匀的棒坯冷加工成平直荒坯;S3、将平直荒坯在模锻温度为350‑400℃、变形量为0‑10%的条件下,采用折弯成形的方式模锻成形,得到盆状铝合金模锻件。本发明实现了盆状铝合金模锻件性能方向均匀化的控制,解决了现有模锻成形过程中存在的性能方向差异大的问题,进而扩大了铝合金锻件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使更多型号和装备采用铝合金进行减重设计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67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621844.9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钛基材料热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高温钛合金大尺寸曲面锻件的低成本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适用的合金类型、热加工工艺及热处理方法等组成要素,采用模锻成形和退火处理两道主要工序。本发明得到的曲面锻件,单件重量600kg以上,最大投影面积2m2以上,室温强度和650℃强度保持率分别可达常规尺寸锻件的95%和92%。采用本发明技术制备的曲面锻件,制造成本可降低10%~20%,对于单件重量1200kg以上、最大投影面积4m2以上锻件技术优势更明显。本发明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整体或分体面板或臂板结构,满足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对轻质耐高温材料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768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99333.1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型燃机GH4706合金涡轮盘锻件细晶制备方法。加热棒料:先将棒料加热到第一温度,并在第一温度下保温第一时间;然后升温至第二温度并保温第二时间;镦粗变形:将加热好的棒料在压机上进行镦粗变形,变形量控制在20~70%,棒料镦粗变形后立即回炉;加热坯料:将坯料加热至第三温度,并在第三温度下保温第三时间;模锻变形:将加热好的坯料在压机上进行模锻变形,变形量控制在20~70%,将模锻变形后形成的锻件进行空冷;锻件热处理:将锻件加热至第四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然后出炉空冷至第五温度后立即水冷;将水冷至室温的锻件再次加热至第六温度下保温8~9h然后炉冷至第七温度下保温8~9h,随后将锻件空冷至常温。
-
公开(公告)号:CN1188085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35744.6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大尺寸复杂变截面高温合金锻造组织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预锻模与终锻模进行匹配设计,通过DEFORM软件设计出金属流动空间;S2、根据预锻件形状结构,结合数值模拟的温度分布结果;S3、锻件加热到1000℃~1020℃后出炉,用保温棉进行包套,并在100s内转运至模具;S4、在进行终锻时,锻件通过预锻件与终锻模匹配斜面和预锻件与终锻模的底部接触面实现自适应约束并准确定位;S5、锻件定位后进行锻压,底部小截面部位先变形,速度压制为12~15mm/s,再以10mm/s的速度压制至结束。通过数值模拟迭代,匹配设计预锻件尺寸,得到变形量良好的终锻件,从而获得了组织均匀、能优良的大尺寸变截面高温合金锻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25097.0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F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厚型锻件的热处理方法。用于精确控制厚型锻件进入时效保温阶段的温度。包括如下步骤,S1:在锻件表面开设沉孔,并在沉孔内安装第一热电偶,同时在锻件表面安装第二热电偶;S2:热处理炉加热至第一温度,然后将锻件放入热处理炉内;S3:将锻件加热至第一温度,并保温第一时间;S4:关闭热处理炉,打开排风系统,直到锻件表面温度降低至时效温度;S5:打开加热炉,使炉内温度保持在时效温度,逐步降低排风系统的排风功率,使锻件心部温度逐渐降低,锻件表面温度保持在时效温度至时效温度‑5℃的范围内,直到第一热电偶数值降低至时效温度,关闭排风系统;S6:将锻件在时效温度下保温第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38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263483.8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性成形中钛合金高温锻造成形的损伤力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本发明一种预测锻件成型过程表面开裂的的损伤模型,本发明通过一系列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并校准了一种包含温度、应变速率以及应力状态的模型,并将模型通过二次开发嵌入Deform,以提高仿真模拟的准确性。本发明建立的钛合金基于热变形的损伤模型,可以更好的预测钛合金在高温下的韧性损伤开裂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63490.8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eform的锻件开裂预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建立损伤开裂模型:依据获得的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断裂应变的影响数据建立损伤开裂模型。步骤2,建立预测锻造热成形过程的损伤预测模块:通过Deform后处理子程序的二次开发编写用户自定义变量,建立的损伤值可定量分析锻件损伤情况。步骤3,进行金属材料锻件损伤开裂仿真模拟:对锻件成型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并利用步骤2所建立的损伤模块预测锻造过程中断裂是否产生。本发明基于软件Deform,通过其后处理二次开发建立损伤预测模块,可预测锻件在成型过程中表面裂纹的形成,减小锻件加工生产过程中表面裂纹的产生对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002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6597.X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棒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短流程合金棒材的锻造方法。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形成锻打空间,锻打空间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机,夹持机上设置有夹钳以及驱动夹钳靠近或远离锻打空间的伸缩机构,其中一个夹持机与锻打空间之间设置有加热线圈,加热线圈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加热线圈的下方设置有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发明,通过两侧夹持机来回夹持棒材,通过温度感应装置检测棒材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棒材温度控制加热线圈对棒材进行感应加热,从而保证棒材每个部分在锻打拔长的过程中的处于锻造温度,降低成形载荷,使变形更加均匀,有效提高锻件的成型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