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变形工艺试验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367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07139.2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锻造变形工艺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棒材镦饼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锻件的等效应变场分布情况;B、根据应变场分布情况,确定等效应变场对应的变形量与工程变形量相同的区域,在该区域内确定取样区域;C、重复步骤A、B,得到合适的棒料直径和厚度和取样区域;D、根据步骤C得到的棒料直径和厚度下料,并根据设定的变形量进行镦饼锻造,得到锻件;E、在取样区域取样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出变形量与组织性能关系。本发明在等效应变场对应的变形量与工程变形量均匀一致的取样区域进行取样检测,避开了不同变形量对组织性能影响,可以准确建立变形量与组织性能间关系,以指导实际生产,获取最佳的锻件组织性能。

    消除锻造和热处理影响的锻造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909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12761.2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锻造和热处理影响的锻造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相同规格的原材料上获取多组试验试样,所有试验试样的厚度一致;依次对每一组试验试样进行锻造;将锻造完成的所有试验试样加工至同一厚度;依次对每一组试验试样进行热处理,同一组试验试样的热处理工艺相同;对每一个试验试样进行取样,并对样品进行检测试验加工和理化测试,得到每个样品的性能;据性能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得出锻造工艺参数与组织性能关系,识别最佳性能,确定最佳锻造工艺参数。该试验方法基本上消除了锻造过程和热处理过程的干扰因素,最终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更有利于获取真实的材料本质规律,适用于任意金属材料的锻造试验。

    消除锻造和热处理影响的锻造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909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1112761.2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锻造和热处理影响的锻造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相同规格的原材料上获取多组试验试样,所有试验试样的厚度一致;依次对每一组试验试样进行锻造;将锻造完成的所有试验试样加工至同一厚度;依次对每一组试验试样进行热处理,同一组试验试样的热处理工艺相同;对每一个试验试样进行取样,并对样品进行检测试验加工和理化测试,得到每个样品的性能;据性能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得出锻造工艺参数与组织性能关系,识别最佳性能,确定最佳锻造工艺参数。该试验方法基本上消除了锻造过程和热处理过程的干扰因素,最终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更有利于获取真实的材料本质规律,适用于任意金属材料的锻造试验。

    锻造变形工艺试验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3671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107139.2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锻造变形工艺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棒材镦饼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锻件的等效应变场分布情况;B、根据应变场分布情况,确定等效应变场对应的变形量与工程变形量相同的区域,在该区域内确定取样区域;C、重复步骤A、B,得到合适的棒料直径和厚度和取样区域;D、根据步骤C得到的棒料直径和厚度下料,并根据设定的变形量进行镦饼锻造,得到锻件;E、在取样区域取样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出变形量与组织性能关系。本发明在等效应变场对应的变形量与工程变形量均匀一致的取样区域进行取样检测,避开了不同变形量对组织性能影响,可以准确建立变形量与组织性能间关系,以指导实际生产,获取最佳的锻件组织性能。

    一种含铝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397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47881.5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铝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含铝高熵碳氮化物陶瓷是由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基体和弥散分布于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基体中的AlN颗粒组成,所述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基体中含Al,本发明提供的高熵碳氮化物陶瓷,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基体中含Al,同时还含有原位生成的AlN第二相颗粒,Al和原位生成的AlN颗粒分别利用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提升高熵陶瓷的力学性能,同时在氧化过程中含铝氧化物的形成提升高熵陶瓷的抗氧化性能,从而使本发明所提供的含铝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兼具良好力学性能和优异抗氧化性能。

    一种提升高熵碳化物陶瓷中铬元素固溶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4749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0697934.4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高熵碳化物陶瓷中铬元素固溶度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包含过量氧化铬的多组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粉末通过球磨混合,所得混合粉末通过压制成型,所得压坯进行碳热还原得到预固溶体;将预固溶体在接近氧化铬熔点温度下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高熵碳化物陶瓷。该方法通过添加过量氧化铬粉末、采用碳热还原以及控制超高温放电等离子烧结温度等技术手段相结合实现提升高熵碳化物陶瓷中铬元素的固溶度,从而能够制备出等原子比或接近等原子比的含铬元素高熵碳化物陶瓷,且得到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致密化以及单一的晶体结构。

    一种高强韧性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87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51004.0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性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熵碳氮化物陶瓷由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基体和弥散分布于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基体中的W2C颗粒组成,所述制备方法为按设计比例配取过渡族金属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碳黑,混合获得混合粉,将混合粉于氮气气氛下进行原位碳热还原氮化反应,获得高熵陶瓷粉体,然后将高熵陶瓷粉体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即得高强韧性高熵碳氮化物陶瓷,本发明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利用含W的高熵碳氮化物陶瓷合成过程中的相分离行为,实现了颗粒W2C的原位生成和高熵碳氮化物陶瓷的制备,原位生成的W2C颗粒会通过第二相强化机理提升高熵陶瓷力学性能。

    一种采用高熵合金连接钨钴类硬质合金和42CrMo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1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79620.2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高熵合金连接钨钴类硬质合金和42CrMo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CoCrFeNi)1‑xCux高熵合金作为过渡层材料,通过SPS技术对钨钴类硬质合金和42CrMo钢进行固相扩散焊接,完成钨钴类硬质合金与42CrMo钢的连接;其中x=0.1‑0.5。本发明提供的采用高熵合金连接钨钴类硬质合金和42CrMo钢的方法,以(CoCrFeNi)1‑xCux高熵合金作为过渡层材料,旨在抑制焊接处脆性相的生成,减小残余应力,使得焊接头的性能得到提高,进而使得硬质合金与钢焊接的整体可靠性提升。

    一种可替代骨水泥的生物医用金属多孔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351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49623.9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替代骨水泥的生物医用金属多孔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将金属粉末铺放在金属基植入体表面,通过放电等离子真空烧结,即在金属基植入体表面形成金属多孔涂层。该金属多孔涂层满足骨组织长入所需的特定孔隙特征与性能指标,且与金属基植入体结合良好,可以替代骨水泥使用,能够使骨组织在随着骨骼的生长而进入金属多孔涂层,有利于与金属基植入体有效结合,避免因使用现有骨水泥而产生的一系列消极影响,且该金属多孔涂层制备温度相对较低,且不使用造孔剂,制备周期短,操作简单。

    一种调控亚稳β钛合金力学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0498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375416.0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亚稳β钛合金力学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是将亚稳β钛合金材料切割成板材,并去除表面氧化层,得到亚稳β钛合金板材;将所述亚稳β钛合金板材进行深冷处理;经过深冷处理后的亚稳β钛合金板材进行预变形加工;将预变形加工后的亚稳β钛合金置于空气中恢复至室温,即得含有孪生组织的亚稳钛合金。该方法通过深冷处理中的温度效应与加工过程中的应力作用,共同实现亚稳钛合金微观组织的调控,在合金中诱发大量孪生组织。这种孪晶组织对合金的强度与塑性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实现亚稳β钛合金强韧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