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侧非对称隔框的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09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13473.6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侧非对称隔框的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以解决两侧非对称隔框模锻成形过程中材料浪费较多的问题。所述上模和下模均设有与所述两侧非对称隔框匹配的两侧非对称型腔,型腔内均设有连皮成形凸台,所述连皮成形凸台上均设有弧形分料工艺槽,所述分料工艺槽的半径均大于用于成形所述两侧非对称隔框的棒料的半径,沿靠近腹板的方向,所述分料工艺槽均相对于所述中心线X1逐渐向所述隔框部宽度大的一侧偏移设置;所述下模的所述分料工艺槽一端的一侧设有能与所述棒料一侧配合以使棒料沿中心线X1摆放的第一定位部,另一端的一侧设有能与所述棒料配合以使棒料沿中心线X1摆放的第二定位部。本发明可以降低零件制造成本,零件的力学性能也更好。

    一种整体隔框的锻造成形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68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33238.6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体隔框的锻造成形方法,以解决锻件模锻过程材料无法较好落入型腔而造成的定位不稳以及材料不能很好进入型腔的问题,涉及锻造领域。一种整体隔框的锻造成形方法,包括板状初坯成形;沿所述棒状坯料的直径方向下压所述棒状坯料,将所述棒状坯料展宽,从而得到所述板状初坯;目标锻件成形;成形时将所述板状初坯放置在根据所述目标锻件设计的成型模具中压制得到目标锻件,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连皮部成形凸台到分模面的距离大于所述上模的连皮部成形凸台到分模面的距离,所述下模上设有多个定位用桥部延伸部,目标锻件成形时,通过所述桥部延伸部与所述板状初坯的边缘抵接配合进行定位,以固定所述板状初坯。

    一种短流程合金棒材的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272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26597.X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棒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短流程合金棒材的锻造方法。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形成锻打空间,锻打空间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机,夹持机上设置有夹钳以及驱动夹钳靠近或远离锻打空间的伸缩机构,其中一个夹持机与锻打空间之间设置有加热线圈,加热线圈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加热线圈的下方设置有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发明,通过两侧夹持机来回夹持棒材,通过温度感应装置检测棒材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棒材温度控制加热线圈对棒材进行感应加热,从而保证棒材每个部分在锻打拔长的过程中的处于锻造温度,降低成形载荷,使变形更加均匀,有效提高锻件的成型质量。

    一种短流程合金棒材的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2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6597.X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棒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短流程合金棒材的锻造方法。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形成锻打空间,锻打空间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机,夹持机上设置有夹钳以及驱动夹钳靠近或远离锻打空间的伸缩机构,其中一个夹持机与锻打空间之间设置有加热线圈,加热线圈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加热线圈的下方设置有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发明,通过两侧夹持机来回夹持棒材,通过温度感应装置检测棒材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棒材温度控制加热线圈对棒材进行感应加热,从而保证棒材每个部分在锻打拔长的过程中的处于锻造温度,降低成形载荷,使变形更加均匀,有效提高锻件的成型质量。

    一种提高高强钛合金大型构件组织均匀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2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7694.6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高强钛合金大型构件组织均匀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铸锭放置在加热炉中,将铸锭加热至锻打温度;S2:对铸锭进行多火次的锻打,形成原材料;S3:对原材料进行多火次的加热锻打,最终形成锻件;S4:将锻件放置在加热炉中,将锻件加热至Tβ+Δt,保温90~120分钟;S5:保温完成以后再将锻件加热至Tβ+Δn,保温60~90分钟;随后将加热炉温度调节至时效温度,进行时效保温第三时间;本发明,通过将锻件放置在加热炉中,将锻件加热至Tβ+Δt,保温保温90~120分钟;使锻件中的α晶粒完全转变成为β晶粒,在将锻件再将锻件加热至Tβ+Δn,保温60~90分钟;使β晶粒均匀成长,消除锻件组织中的衬度差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