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01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8031.0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集群控制与避障方法和装置,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无人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动态变换能力、避障能力不足以满足其自身的避障需求的问题。方法包括:在无人机集群中的部分无人机感知到障碍物时,部分无人机中的每架无人机根据自身定位和障碍物感知结果定位障碍物位置并在无人机集群中广播障碍物位置;无人机集群根据障碍物位置进行自适应变化并自主调整无人机自身航向,使障碍物始终保持在无人机集群的视线范围内;在无人机集群通过障碍物之后,无人机集群的队尾保持面向障碍物以确保无人机集群整体脱离障碍物范围。无人机集群根据障碍物进行自适应变化并自主调整无人机自身航向以实现集群大范围障碍物感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9035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79541.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无人机复杂空间快速遍历搜索控制的仿真验证系统,包括空间搜索模块、轨迹规划模块和仿真无人机;空间搜索模块接收动态场景深度图进行空间搜索;在空间搜索中基于动态场景深度图更新概率占据地图,找出边界集合以及边界集合中每条边界对应的最佳观测点位置,并从多个最佳观测点位置中选出一个作为仿真无人机的下一个目标点的位置;所述轨迹规划模块用于根据搜索的目标点进行轨迹规划生成连续性期望轨迹输出到仿真无人机;仿真无人机用于根据连续性期望轨迹进行仿真飞行,对飞行过程中运行的平稳和安全性进行验证。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环境感知、算法验证、机动飞行控制的完整仿真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68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7505.0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天津商业大学
IPC: G06F30/10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空两栖机器人的爬行模态动力学建模方法,属于两栖机器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器人难以在建筑复杂空间上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包括:步骤1:对单个驱动爪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驱动爪的运动学模型;步骤2:对爬行模态的整体运动进行分析,建立所述陆空两栖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本发明通过对陆空两栖机器人爬行模态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明确了陆空两栖机器人在爬行模态的力学特性和运行过程,使其能够适应建筑、地下等复杂空间中全方位的运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730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08233.1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人机操控仿真模拟训练方法和电子设备,该仿真模拟训练方法包括获取图像序列集合,图像序列集合包括多个图像序列子集,图像序列子集包括多帧图像,图像包含有至少一个预设目标对象,同一图像序列子集的多帧图像所包含的预设目标对象的数量相等,不同图像序列子集的图像所包含的预设目标对象的数量不同;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和预设顺序依次显示多个图像序列子集的多帧图像;获取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操控选手根据图像选择的实际目标对象;针对每一图像,判断操控选手选择的实际目标对象与对应图像的预设目标对象是否一致,并获取判断结果;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操控选手的训练得分。
-
公开(公告)号:CN1149193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37517.3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天津商业大学
IPC: B60F5/02 , B62D57/028 , B64C27/08 , B64C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空两栖三模态机器人,属于两栖机器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器人难以在建筑复杂空间上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相互连接的爬滚组件和飞行组件,所述爬滚组件用于机器人的爬行和滚动,所述飞行组件用于机器人的飞行。本发明的陆空两栖三模态机器人重量轻、体积小,能够适应建筑、地下等复杂空间中全方位的运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21478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83157.3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群无人系统推演及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对无人机单机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单机任务执行过程或无人机集群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协同任务执行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并对无人机单机或无人机集群的模拟仿真过程进行飞行状态监控;在模拟仿真过程中进行至少一种异常状态注入,改变无人机单机或无人机集群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对无人机单机或无人机集群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异常状态进行诊断,并对无人机单机或无人机集群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控制能力和执行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集群无人系统推演及故障诊断系统。本发明可以模拟集群无人系统在多种环境场景下的任务执行过程以及任务过程中的多种故障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59845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15191.3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6Q10/06 , G06K9/00 , A61B5/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场景中执行力的操控工效分析方法、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操控选手在虚拟场景下操控目标对象执行目标任务产生的操控结果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虚拟场景下的虚拟对象;根据所述操控结果数据,获得所述操控选手对于所述目标任务的任务工效评分;根据所述任务工效评分,获得所述操控选手的操控评分;以及,根据所述操控评分,执行设定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11403153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1878396.4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空协同无人装备仿真系统,包括2N块屏幕、N台微型计算机和一台外置显卡仿真加速平台,N台微型计算机均与外置显卡仿真加速平台连接,外置显卡仿真加速平台上搭载有VR-Forces仿真工具,一台微型计算机搭载有三维场景仿真管理子系统,一台微型计算机搭载有指挥控制仿真子系统,其余N-2台微型计算机分别搭载有一无人装备仿真子系统,N-2个无人装备仿真子系统、三维场景仿真管理子系统和指挥控制仿真子系统的底层通信传输均通过VR-Forces仿真工具中的VR-Link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多个空中无人装备仿真实体和地面无人装备仿真实体在该任务场景下的协同任务仿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822758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750305.9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地协同无人系统,包括:空中无人系统,其包括多个无人飞行器组成无人飞行器网络;地面无人系统,其包括多个机器人组成机器人网络;空地通信数据链,其与多个无人飞行器和多个机器人相连,包括用于传输探测信息的图传数据链和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数传数据链;指挥控制中心,其通过所述空地通信数据链与所述空中无人系统和所述地面无人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空地协同无人系统探测区域全面、探测作业速度快、信息通信高效和保障操控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20359573U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22065597.5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设备的可分离式遥控终端,包括,终端主体、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终端主体包括壳体、主体电路板和显示触屏;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壳体内部均设置手柄电路板,壳体的正面上侧均设置用于安装按键和微型摇杆的通孔,按键和微型摇杆通过通孔与手柄电路板电连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手柄电路板分别通过线缆与主体电路板电连接;在终端主体的壳体背面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在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壳体背面分别设置第三插接件和第四插接件;第一插接件与第三插接件匹配插接或分离;第二插接件与第四插接件匹配插接或分离。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遥控终端的便携、小型化和宜人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