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311706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1051078.2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边形单帽前纵梁,包括主侧板和多边形板,所述主侧板与所述多边形板围合形成闭合的多边形腔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型多边形截面设计,有效改善传统截面前纵梁变形形式不稳定,改变前纵梁截面形式,在同等材料以及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前纵梁安全碰撞吸能要求,并有效提高压溃力以及吸能指标,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5311702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1051098.X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央贯穿凹陷加强的前纵梁,包括主侧板和凹陷侧板,所述主侧板与所述凹陷侧板相围合成一个闭合的腔体,所述凹陷侧板上设有中央凹陷槽,所述中央凹陷槽的凹陷方向朝向所述主侧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中央凹陷槽截面设计,有效改善传统截面的前纵梁变形形式不稳定的问题,改变前纵梁截面形式,在同等材料以及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前纵梁安全碰撞吸能要求,并有效提高压溃力以及吸能指标,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2684315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248987.5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11/31
Abstract: 一种焊钳,包括:焊钳本体及与所述焊钳本体连接的变压器,所述焊钳本体与变压器设置为机载一体式结构;上述的焊钳将焊钳本体与变压器设置为机载一体式结构,去除了分体式焊钳与变压器之间连接的大电缆,减少了次级回路的电流损耗,大大节省使用维护成本;同时消除了电缆连接、裸露带来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05836934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173225.1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纵梁的设计,一种汽车前纵梁,包括前纵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主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将所述前纵梁主体内部分为至少两个腔体;较于传统双帽型纵梁结构形式,新结构无论是从平均压溃力以及内能吸收都得到极大改善,通过CAE分析和动态落锤试验的验证,采用多腔体截面设计,有效改善传统截面前纵梁变形形式不稳定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03273083U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20264375.X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1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管路锥形联接结构,包括:制动管路接头,其接头处的自由端向内凹进弯折形成锥形喇叭口,在锥形喇叭口顶端的弯折处形成圆角;接头螺母,其内部设有与锥形喇叭口相配合的向外凸出的锥形凸台,锥形凸台与锥形喇叭口插接,锥形凸台外表面与锥形喇叭口内锥面接触相抵;用于可拆卸连接制动管路接头和接头螺母的联接螺母,套装在制动管路接头的外部并与接头螺母可拆卸连接;锥形喇叭口内锥面的锥角为86°~92°,锥形喇叭口的壁厚为1.2mm~1.5mm,锥形喇叭口上的圆角半径为0.6mm~1.2mm。本实用新型制动管路锥形联接结构的有益效果为优化并改进了锥形喇叭口及锥形凸台的尺寸,增加了密封接触面的面积,消除了泄漏的风险,提高了制动液加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684307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248988.X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11/10
Abstract: 一种焊接机械手进给装置,包括:线性模块及与所述线性模块连接的旋转模块,所述旋转模块包括齿轮组旋转模组及焊机旋转模组;上述的焊接机械手进给装置通过线性模块和旋转模块代替机器人运动进行进给,成本低廉;线性模块的线性运动和旋转模块的旋转运动可在机械行程内实现任意空间轨迹的高精度定位,两个旋转模块中,采用齿轮组旋转模组、焊机旋转模组进行高精度回转,线性模块实现高精度的线性传动,线性模块与旋转模块多轴联动时可实现汽车白车身上电阻点焊点的全自动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201970007U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020696594.1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白车身的引出焊接机构,引出焊接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相连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由第一传动机构带动而线性设置的多个自动焊钳;引出焊接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相连的第二传动机构和由第二传动机构带动的焊机;自动焊钳包括第一铜片、第二铜片及串联在第一铜片与第二铜片之间的至少一对正负焊接电极;焊机包括一正电极接触部和一负电极接触部;第二传动机构带着焊机顺序接通多个自动焊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对应于所需焊点的多个自动焊钳配合移动式焊机,实现焊机有序接通该多个焊点,从而用机电化取代人工劳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