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盖包边装置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42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810144872.3

    申请日:2018-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门盖包边装置,包括轮廓伺服包边装置和窗框滚头装置,轮廓伺服包边装置包括中部输送、举升机构、模腔、内板定位机构、底板框架和用于包边的轮廓伺服包边机构,轮廓伺服包边机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底板框架上,门盖滑移连接于中部输送上和举升机构上,门盖均与模腔和内板定位机构可解除式相抵,门盖与轮廓伺服包边机构可解除式相抵,窗框滚头装置一端位于中部输送一侧上方,窗框滚头装置一端与门盖可解除式相抵。本发明的一种汽车门盖包边装置轮廓伺服包边装置和窗框滚头装置集成一体,使得结构简化、调试过程简单、调试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以及节约设备成本、节约场地且具有较广的实用性。

    一种门盖滚边岛的柔性上料台

    公开(公告)号:CN108787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811026746.4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门盖滚边岛领域,提供了一种门盖滚边岛的柔性上料台,所述柔性上料台包括用于上料的推拉上料拼台,设置在所述推拉上料拼台底部一侧用于固定所述推拉上料拼台的第一推拉上料拼台底板,设置在所述推拉上料拼台底部另一侧用于固定所述推拉上料拼台的第二推拉上料拼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推拉上料拼台底板用于将所述第一推拉上料拼台底板进行提升的第一升降定位机构,及连接所述第二推拉上料拼台底板用于将所述第二推拉上料拼台底板进行提升的第二升降定位机构,解决拼台难以精确调整定位的技术问题。

    一种轮罩滚边机构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8793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811027316.4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罩滚边机构,包括底模、电机、传动连接头、压缩弹簧、支架和滚边部,其中的,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连接头连接,所述传动连接头与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支架连接有定位靠轮,所述定位靠轮在所述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紧靠在所述底模上,所述压缩弹簧的轴线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滚边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一种预包边装置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0695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811025731.6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包边装置,包括底板框架、对零件进行预包边的预包边单元、对零件的外板进行定位并防止外板窜动错位的外板导向单元、对零件提供支撑的模腔、用于定位零件的内板的内板定位销机构和用于夹紧内板并防止内板反弹翘起或错位的内板压紧机构,其中,所述预包边单元、模腔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框架上,所述外板导向单元、内板定位销机构、内板压紧机构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模腔上,所述外板导向单元分布于所述模腔周围,所述内板压紧机构分布于所述模腔周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进行大角度翻边,效率较高。

    一种车身的柔性上料架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8397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611262348.3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行业车身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身的柔性上料架,所述柔性上料架包括安装底板、支撑座、第一上料架、第二上料架及上料缓冲架,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一上料架及第二上料架分别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两端,所述上料缓冲架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上料缓冲架设于所述第一上料架与第二上料架之间。上料架的多个吸盘,牢牢吸附工件,保证其位置精度和稳定性;上料架底部使用铝型材框架进行组装搭建,构架出45度的工作台面,符合人机工程方便人工上料;铝型材框架具有模组化和多功能化,T型及凹槽设计,使得在任意位置可安装螺母螺栓,加装组件时无需拆卸型材,高度和角度随意调整,简单快捷。

    一种柔性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524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16162.5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其包括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插销、安装组件、转动组件;连接机构,包括外筒组件、固定组件;动力机构,包括底座、传动组件。通过设置外筒组件与固定组件,使得定位机构与动力机构实现便捷安装拆除的同时能实现两者之间的稳固连接,通过设置安装组件与转动组件,使得定位机构在集成化程度下实现更小的空间和更小的零件上柔性定位,通过设置底座与传动组件,对定位机构提供动力支持,同时动力机构可以通过连接机构搭配不同运动半径的定位模块,更好的适应不同的需求。

    一种滚边模装置及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287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096289.6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边模装置及切换方法,包括:底模和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上设有斜面,所述底模固定布置在定位机构的斜面上,定位机构包括:本体框架、定位块、限位块、模支撑条和转台支撑条,所述限位块固定布置在本体框架底端的一个侧面上;所述定位块设有两个,两个定位块分别固定布置在本体框架底端的两个对侧面上并向本体框架内延伸,所述定位块上还开设有销孔;所述模支撑条设有两个,两个模支撑条分别平行对称固定在本体框架底面的外侧;所述转台支撑条设有两个,两个转台支撑条分别平行对称固定在本体框架底面的内侧,所述模支撑条与转台支撑条平行;本发明提供的滚边模装置及切换方法,采用柔性切换设计,可以切换不同车型的滚边模装置,切换过程快速高效;切换过程中及切换完成使用不同的支撑块接触,易于切换的同时,还能确保切换后有足够的支撑面和摩擦力,稳定性好。

    一种内窗框包边方法及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9941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031311.9

    申请日:2018-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9/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窗框包边方法及机构,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多方向滑动的运用使机构能在零件进出料时进行精确的干涉避让;所述机构包括采用动力总成、多连杆传动系统带动L型叉臂在Z方向上来回运动;采用气缸滑移装置带动机构主体在Y方向上来回运动,从而协同控制包边刀具的运动方向,使其在包边区域内进行包边作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包边刀具。本发明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的创新使内窗框包边机构能安装在窗框闭合的小空间内,多方向滑动的运用使机构能在零件进出料时进行精确的干涉避让;本发明的包边方法的创新整合了包边的预包刀和主包刀,实现刀具在内窗框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包边动作,减少了切换动作和机构。

    一种车身的柔性上料架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8397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62348.3

    申请日:2016-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0 B23K2101/00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行业车身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身的柔性上料架,所述柔性上料架包括安装底板、支撑座、第一上料架、第二上料架及上料缓冲架,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一上料架及第二上料架分别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两端,所述上料缓冲架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上料缓冲架设于所述第一上料架与第二上料架之间。上料架的多个吸盘,牢牢吸附工件,保证其位置精度和稳定性;上料架底部使用铝型材框架进行组装搭建,构架出45度的工作台面,符合人机工程方便人工上料;铝型材框架具有模组化和多功能化,T型及凹槽设计,使得在任意位置可安装螺母螺栓,加装组件时无需拆卸型材,高度和角度随意调整,简单快捷。

    在车身焊装生产线之间输送车身的方法及其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74730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810218121.8

    申请日:2008-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身焊装生产线之间输送车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随第一生产线生产节拍调整设置在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之间的输送装置的高度,使其在水平面上对齐第一生产线;第一生产线上的传输机构随第一生产线生产节拍将车身传输到输送装置上,且第一生产线产生使第二生产线动作的控制信号传送到第二生产线;随第二生产线生产节拍调整所述输送装置的高度,使其在水平面上对齐第二生产线;第二生产线上的传输机构随第二生产线生产节拍将输送装置上的车身输送到第二生产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上述方法的车身输送系统。实施本发明的车身焊装生产线之间输送车身的方法及其输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备组成简单,成本较低、占用空间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