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93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65753.3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C21/20 , G01C21/00 , G01C11/04 , G06T17/00 , G06Q10/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山体监测的多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通过设定的无人机集群编队采集待测山体的图像,利用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对待测山体进行特征点提取,标记出山顶特征点、山洼特征点及山脚特征点,并计算得到各特征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坐标,进而得到待测山体三维模型,而后利用贪心算法进行将特征点作为任务检测点分配给无人机集群,利用待测山体三维模型,根据A‑Star算法对分配到检测任务的各无人机进行三维路径规划。本发明利用无人机自动编队协同采集待测山体图像,减少了人工的投入,同时可适应不同的地形和环境情况,数据采集覆盖范围更广,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山区自然灾害的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1909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136910.8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B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格雷相位编码的高频条纹解包裹方法,以相位而非强度去数字化多元格雷码,并以多元进制解码获取阶梯码字,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抗噪性,其步骤包括如下:步骤一:确定所需要的多元格雷码灰度级;步骤二:将多元格雷码嵌入相移条纹,并结合相移条纹投影到被测物体表面;步骤三:提取阶梯码字序列去展开相移条纹提取的截断相位;步骤四:计算获取错位校正的阶梯码字;步骤五:获取无歧义的绝对相位,并求取物体的三维形貌;仅通过投影4张编码图像就可以获取超过100个稳定码字,可以有效的还原高频条纹测量的物体形貌,降低测量误差,为高频条纹快速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相位展开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91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09180.1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等间距的二值条纹编码投影方法及系统,涉及结构光三维测量领域。该基于等间距的二值条纹编码投影方法,包括:接收一幅黑白相间的等间距二值条纹;根据投影仪投影图像的宽度确定所述二值条纹的周期数,确定二值条纹图像;将二值条纹图像每次向左移动一个像素点数并记录,重复移动7次,获得8幅二值条纹图;将一个周期为2 的正弦条纹平均分为15等份,每一等份横坐标增量为 ,记录每个点对应的正弦强度值;将8幅二值条纹图中每幅二值条纹图所乘以的相应的系数,经过叠加运算得到仿正弦条纹图,使仿正弦条纹图与所记录(56)对比文件Weibin Zhu等.Research on SinusoidalError Compensation of Moiré Signal Using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EEEAccess.2020,第8卷14820-14831.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1633949.1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触摸屏上产生局部振动的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触觉反馈模块等组件。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由触觉渲染算法计算出来的交互过程中产生的触觉信息,经内部的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后向驱动模块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驱动模块由MOSFET驱动器构成,用于驱动八个压电陶瓷贴片,每个压电陶瓷贴片对应一个驱动模块。显示模块由电容式触摸屏构成。触觉反馈模块由均匀分布在触摸屏表面四周且距边界的距离大于机械波波长的八个压电陶瓷贴片构成。本发明在控制方法中引入了时间反转镜原理,通过在触摸屏的不同位置产生局部的振动触觉刺激可增强多个手指同时与触摸屏接触时的交互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434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083408.4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运用中的使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一种仿生脊柱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仿生脊柱结构在利用绳索控制其弯曲时绳索的放出量不足以满足脊柱弯曲需求的问题。其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所述前机架上设置有脊柱首端,所述后机架上设置有脊柱尾端,所述脊柱首端和脊柱尾端之间活动连接有不少于一个的脊柱关节;所述前机架和/或后机架上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驱动机构,用于控制脊柱整体的运动,所述驱动机构在控制仿生脊柱弯曲时,一侧绳索放出的长度大于对应另一侧绳索收合的长度;本发明适用于仿生机器人仿生脊柱机构的控制,能够为脊柱在
-
公开(公告)号:CN1172843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57624.1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应用于曲面的双足爬壁机器人,包括:第一腰部组件、第二腰部组件,第一腰部组件、第二腰部组件转动连接;脚部组件,脚部组件为两组,分别安装在第一腰部组件和第二腰部组件下端部,脚部组件包含限位连接杆、转向节、连接件、吸盘;转向节连接在限位连接杆和连接件之间,吸盘连接在连接件下端部;真空泵,真空泵安装在第二腰部组件内部;电磁阀,电磁阀为两组,分别安装在第一腰部组件和第二腰部组件下端部,电磁阀与真空泵均通过第一软管连接,电磁阀与脚部组件中的连接件均通过第二软管连接。本发明提出机器人的行走方式为双足交替前行,运用三个运动关节即可完成所有行走动作,控制方法简单、运动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1909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6910.8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B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格雷相位编码的高频条纹解包裹方法,以相位而非强度去数字化多元格雷码,并以多元进制解码获取阶梯码字,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抗噪性,其步骤包括如下:步骤一:确定所需要的多元格雷码灰度级;步骤二:将多元格雷码嵌入相移条纹,并结合相移条纹投影到被测物体表面;步骤三:提取阶梯码字序列去展开相移条纹提取的截断相位;步骤四:计算获取错位校正的阶梯码字;步骤五:获取无歧义的绝对相位,并求取物体的三维形貌;仅通过投影4张编码图像就可以获取超过100个稳定码字,可以有效的还原高频条纹测量的物体形貌,降低测量误差,为高频条纹快速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相位展开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039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0879656.5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16C10/00 , A61B34/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融入生物特性的高保真度肺部变形模型及其建模方法,属于非接触医疗技术领域。其包含右柯西‑格林变形张量的第四不变量、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和PHANTOM OMNI手控器,所述右柯西‑格林变形张量的第四不变量表示肺部组织的各向异性,所述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表示肺部组织的非线性、黏弹性和黏塑性的生物特性,所述PHANTOM OMNI手控器进行操作来感知手术过程中的反馈力;所述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由三元素模型与非线性黏塑性模型相串联形成,真实地描述肺部虚拟手术蠕变的全过程,提高模型的保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31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07882.7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线管阵列驱动的磁流变液平板显示装置,属于盲人平板显示装置领域,包括弹性膜、磁流变液、活动块、储液格、框架和控制电路。储液格正反面粘贴有弹性膜,将活动块和磁流变液包裹在弹性膜之间。盲文点框架位于弹性膜的下方,框架内留有放置螺线管的凹槽,螺线管通过线圈与控制电路连接。线圈通电后,磁流变液受到磁场作用由液态变成Bingham半固态,产生屈服应力。此时活动块受到力的作用无法下沉,盲人触摸盲文点时会感受到明显的刚度差异。当需要复位时,停止对螺线管通电,此时磁流变液重新变为液态,盲文点处的刚度差异消失。装置具有控制简单、锁止力大、体积小、刷新率高和成本低等特点,可动态生成可触摸的图形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89681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710156353.4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船自动停泊系统及方法,该系统船体上设有GPS收发装置、无线通信装置、电子罗盘、陀螺仪、灰度摄像头、摄像头、控制器、第一超声波传感器、动力单元;在回收平台的定位牌上设有黑色识别条、灰色识别条,回收平台还设有回收平台基座、后部支撑杆、前部支撑杆、电机、导轨、线缆、气囊、第二至第三超声波传感器、第一至第二红外线收发装置、压力传感器。本发明方法采用灰度摄像头判断无人船与回收平台上方定位牌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无人船航向实现精准停泊;回收平台的碰撞保护模块根据红外线和超声波来判定无人船是否会发生碰撞等危险情况,并以此决定是否打开气囊保护无人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