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机油泵总成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7791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70071.1

    申请日:201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机油泵总成,包括发动机的前罩壳、机油泵泵盖、内转子和外转子,泵盖的右部设有向外凸起并向右倾斜的限压阀安装孔,所述前罩壳的外侧下部左边缘上,设有油位计导管安装孔,该油位计导管安装孔向外凸起。该机油泵总成结构紧凑,进而缩小机油泵总成在发动机中的安装空间,同时改变油位计导管的安装位置,使得油位计导管能准确的测量发动机内部的油位。

    发动机前罩壳及具有该前罩壳的发动机正时系统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814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66681.2

    申请日:2012-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前罩壳及具有该前罩壳的发动机正时系统调节方法,在发动机前罩壳上设置有与正时链条动轨的可调节部位相对应的维修孔。在发动机前罩壳外表面且靠近主动皮带轮的位置处设有第一正时标记,该第一正时标记与主动皮带轮上设有的第二正时标记配合,当第一正时标记与第二正时标记对齐时,发动机一缸活塞位于上止点位置。结构简单,在需要调节发动机正时系统时,不需要将发动机前罩壳拆卸下来,直接通过维修孔调节,调节方便,节省了维修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效率。

    一种发动机油位计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93856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89956.1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油位计,由手柄和油标尺组成,在所述手柄的上设置拐角区域,用于防止油位计拔插过程中手柄与其它发动机附件干涉,客户使用方便。另外在油标尺的下端设置一段凹陷区,防止油位计拔出时,油标尺与导管摩擦,导致附着在油标尺上的油液位置模糊不清。本油位计结构外形大方、美观,在苛刻的空间、结构限制条件下,能够达到以下优点:装配方便,用户使用舒适;油标尺上的油位清晰,容易读取;油位计自身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成本低,同时对与之配合的油位计导管的结构要求低。

    一种相位器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81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41338.9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位器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相位器控制方法应用于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所述相位器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凸轮轴的当前相位与目标相位之间的目标相位差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相位器处于锁止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发动机在当前状态下的目标发动机参数;基于所述目标发动机参数和所述目标相位差,确定解锁占空比;基于所述解锁占空比,控制所述机油控制阀解锁所述相位器;其中,解锁后的所述相位器用于对所述发动机气门进行可变气门正时。本发明方案可以节省通过占空比累加过程对相位器进行解锁而产生的滞后时间,进而提高VVT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改善发动机性能。

    定子铁芯及具有其的定子与电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183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96848.9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定子铁芯及具有定子铁芯与定子绕组的配合结构、定子与电机,其中,该定子铁芯中,通过在铁芯本体的轴向开设若干个冷却通道,且任一个冷却通道的两端向铁芯本体的两端延伸且两端均呈开口设置,同时,在铁芯本体的外壁面上且朝向壳体的内壁面对应冷却通道开设流入通道,任一个流入通道被配置为与对应的冷却通道连通,在需要对铁芯本体和绕组端部进行冷却时,冷却介质沿着位于冷却通道上的流入通道进入到对应的冷却通道内,在冷却介质沿着流入通道进行输送时,能够对铁芯本体进行冷却,在冷却介质进入到冷却通道内后,沿着冷却通道的轴向流动,增加了冷却介质在铁芯本体的冷却面积。

    一种汽车发动机活塞回油孔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121853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779472.0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活塞回油孔布置结构,包括设在活塞的第三活塞环槽中的八个第三活塞环槽回油孔;还包括设在活塞的第二活塞环槽中的第一辅助回油孔和第二辅助回油孔;所述第一辅助回油孔和第二辅助回油孔分别由一平直段和与其相连的竖直段构成,两竖直段的出口分别与活塞销孔的上侧壁相通;所述第一辅助回油孔和第二辅助回油孔沿活塞径向布置且相互对称,第二活塞环槽中的机油从所述第一辅助回油孔和第二辅助回油孔的平直段流到竖直段排出。本发明能够使活塞销得到良好的润滑和冷却,时排走第二环槽中的机油,减少机油倒吸入缸内参与燃烧,避免出现缸内负压过大工况,降低机油损耗和改善发动机排放。

    一种减重气缸体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81772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056582.4

    申请日:2016-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重气缸体,包括气缸体本体,所述气缸体本体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缸孔,沿缸孔阵列外侧延伸的水套以及水套的外壁,位于缸孔下方的曲轴室,设在曲轴室内的多个轴座,位于气缸体本体进气侧的多个通风道,以及位于气缸体本体排气侧的多个回油道;所述的孔壁的厚度为4mm~5mm;所述水套的口部为开放式,且水套的宽度为6mm~8mm;所述水套的外壁的厚度为3mm~3.5mm;所述曲轴室的壁厚为3 mm~3.5mm。本发明在满足刚度与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气缸体的重量,节约了成本,同时改善了铸造工艺需求。

    一种汽车发动机活塞回油孔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12185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779472.0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活塞回油孔布置结构,包括设在活塞的第三活塞环槽中的八个第三活塞环槽回油孔;还包括设在活塞的第二活塞环槽中的第一辅助回油孔和第二辅助回油孔;所述第一辅助回油孔和第二辅助回油孔分别由一平直段和与其相连的竖直段构成,两竖直段的出口分别与活塞销孔的上侧壁相通;所述第一辅助回油孔和第二辅助回油孔沿活塞径向布置且相互对称,第二活塞环槽中的机油从所述第一辅助回油孔和第二辅助回油孔的平直段流到竖直段排出。本发明能够使活塞销得到良好的润滑和冷却,时排走第二环槽中的机油,减少机油倒吸入缸内参与燃烧,避免出现缸内负压过大工况,降低机油损耗和改善发动机排放。

    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活塞的顶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65332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760980.5

    申请日:2014-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活塞的顶部结构,包括设在所述活塞顶部的马蹄形的凸起,在所述凸起内围成一大致呈盆形的凹坑,所述凹坑相对于活塞顶部中心更靠近活塞左侧,凹坑的底面为从左至右向下倾斜的平面,所述凸起的右侧具有向下倾斜的排气门避让斜面,左侧具有向下倾斜的进气门避让斜面。本发明能够提高发动机燃烧压缩比,改善发动机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

    一种具有导流作用的发动机缸体水套盖板

    公开(公告)号:CN101655047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190877.0

    申请日:2009-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导流作用的发动机缸体水套盖板,所述水套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缸体水套与水泵进水通道之间的工艺连接通道的工艺孔口处,密封工艺孔,其密封面上有密封槽,装配密封圈。所述水套盖板的内侧面具有与工艺孔大小相适应的向内凸台,凸台的表面有下凹的弧形,形成导流弧面,所述导流弧面一侧高,一侧矮,矮的一侧与水泵进水通道的通道壁承接,高的一侧与工艺连接通道的通道壁承接,在水泵进水通道与缸体水套之间形成圆弧形水流通道。本水套盖板通过增加导流弧面,密封面在密封水道工艺孔的同时,导流弧面又能为冷却水提供导流,通过导流消除了回旋涡流,防止形成旋涡区,从而减小了流体的局部阻力系数,有效降低冷却水流经水道直拐角处的动能损失,提高对发动机的冷却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