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7205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01746.6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G25/16 , A01G25/02 , G05B1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5/167 , A01G25/02 , A01G25/16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渐进式定点精准远程控制浇灌装置及方法,所述渐进式定点精准远程控制浇灌装置包括金属箱体、中央控制器、湿度采集设备、浇灌设备、无线通讯设备和警报设备。本发明使用单片机作为核心主板,其具有的高性能可实现多种复杂操作与指令;设置两个传感器可更为准确获得植物各个部位土壤湿度;实现了精准浇水,模拟土壤渗透速率表,动态进行浇水量调整,中间预留空隙时间以等待水分下渗,随后按更新湿度自动调整补水量,以此保证在不积水条件下慢慢逼近适宜湿度;与用户端的远程通信大大提高系统稳定与灵活性,用户可即时了解作物情况,如装置发生异常情况亦可即时向用户发送警报。
-
公开(公告)号:CN118711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218138.9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G16C20/20 , G16C20/70 , G06F18/214 , G06F30/27 , G06F18/22
Abstract: 一种观赏植物形态特征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模型生成方法,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对于重金属领域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品种,对于不同品种和植物生长初期的研究还很匮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方案:S1:获取观赏植物的形态数据和观赏植物种植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数据;S2:确定形态特征参数;S3:用XGBoost算法选择选出匹配的形态特征参数;S4:构建样本数据集与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模型;S5:使用样本数据集对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模型进行训练;S6:参数优化,得到基于观赏植物形态特征的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模型。本发明在重金属污染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571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1391154.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nventor: 高连兴 , 周泉 , 梁港平 , 杨亚洲 , 冯伟志 , 袁军 , 蔡依琳 , 刘俊峰 , 许顺 , 赵清来 , 杨丹 , 孟祥雨 , 王君 , 王国建 , 王洋 , 尹慧敏 , 周桂芬 , 郭宏亮
Abstract: 一种杆链式花生起收机,属于花生收获机械中的花生起收机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及沿机架依次设置的圆犁刀组、挖掘铲组、挤压拨送辊、输送杆链、振动去土轮组、放铺机构,两个所述圆犁刀组与两个挖掘铲组前后对称设置在机架工作前端两侧,挤压拨送辊位于挖掘铲组末端上方,输送杆链呈先升后降设置,首端低于挖掘铲组末端,末端高于地面,振动去土轮组设置在输送杆链下方,放铺机构设置在输送杆链末端。本发明可实现花生起收时对土壤的最小矩形断面切割,减少工作阻力及后续碎土分离难度;可实现三级碎土、两步振动去土的花生挖掘和去土工作,花生土壤分离效果高且掉果损失小,同时有利于后续的花生捡拾摘果;实现花生植株的首尾相接的纵向有序放铺。
-
公开(公告)号:CN114342637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391165.2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nventor: 高连兴 , 周泉 , 梁港平 , 杨亚洲 , 冯伟志 , 袁军 , 蔡依琳 , 刘俊峰 , 许顺 , 赵清来 , 杨丹 , 孟祥雨 , 王君 , 王国建 , 王洋 , 尹慧敏 , 周桂芬 , 郭宏亮
Abstract: 一种夹持式花生起收机,属于花生起收机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及沿机架依次设置的犁刀组、挖掘铲组、挤拉碎土辊、夹持机构、去土辊、放铺机构,两个所述犁刀组与两个挖掘铲组前后对称设置在机架工作前端两侧,两个挤拉碎土辊位于挖掘铲组后方两侧,立式相向转动,与夹持机构的首端夹持链轮同轴设置,去土辊与夹持机构的张紧链轮同轴设置,放铺机构设置在夹持机构末端。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土壤的最小矩形断面切割,减少工作阻力及后续碎土分离难度;可以完成三级碎土、两步分离的花生挖掘工作,变传统输送去土的被动碎土方式为多级主动挤压破碎去土;可以实现植株的纵向放铺,其挖掘损失低,土壤分离效果好,工作负荷小,条铺质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56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1340579.8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循环农业多目标种养规模分配优化方法,涉及生态循环农业生产中多目标优化的资源配置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缺乏对循环农业生产耦合性问题的分析,导致耦合性差,以及常规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根据现有农业资源条件构建循环农业生产理想模型;选取循环农业生产耦合度评价参数,包括经济效益和氮平衡数据;分别建立农业生产资料与经济效益关联,农业生产资料与氮平衡数据关联;收集循环农业生产相关的氮元素数据与经济效益数据;构建经济效益目标函数和氮平衡约束条件,构建适应度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猪生产规模与玉米种植规模的优化策略。本发明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常规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22365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140336.9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药用植物转录调控图谱预测方法,属于生物信息学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当前药用植物遗传背景不清晰的问题,本发明搜集人参等药用植物基因组从头测序数据和转录调控网络,采用序列比对法从类比角度将近源物种的denovo全基因组水平转录调控网络迁移到未完全注释的药用植物基因组中;运用图卷积网络、注意力机制等方法构建深度网络学习架构并对共表达转录调控网络模块进行预测;采用社区发现算法,对差异共表达网络模块进行识别,进而揭示待预测药用植物中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利用该方法搭建的药用植物转录调控网络可视化数据库平台可查询药用植物转录因子、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生物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06546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350752.0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G06V20/40 , G06V10/764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任务级联的猪脸面部表情识别框架的建立方法,属于计算机图像识别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次提出将级联框架模型应用于对家猪时序面部表情影像进行分类识别。网络模型由三个级1联结构构成,首先将猪脸面部表情视频帧图像等间隔选择输入到简化多任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中。其次将提取到的猪脸面部序列帧特征图输入到多注意力机制模块中,捕获表情变化引起的面部显著性区域,实现对面部细微变化的关注。然后将视频帧提取到的精细特征图和多注意力特征图通过合并数组操作融合后输入到长短时记忆网络中,实现表情分类识别。通过家畜表情识别可以更好实现情绪调控,从而提高饲料消化率和利用率,提高生长速度,提高出产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3060.5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土壤三维孔隙结构特征分布规律综合指数构建方法。涉及土壤科学与计算机技术交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构建综合指数来分析土壤三维孔隙结构特征分布规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三维闵可夫斯基泛函估计值构建三维孔隙结构特征分布规律指数,能够全面、直观地反映土壤孔隙度、比表面积和连通度等关键参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二值化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切割像素矩阵数据集,得到土壤孔隙结构代表性基本体积数据集;计算三维空间中的闵可夫斯基泛函估计值;基于统计学中的偏度和峰度的特征,分析闵可夫斯基泛函估计值;基于不同土壤类型的孔隙结构分布特征参数,构建三维孔隙结构特征分布规律指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34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88646.1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 吉林省众拓智农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土壤团聚体三维孔隙结构动态演化过程的生成方法和设备,属于农业信息化技术领域,解决土壤团聚体三维孔隙结构动态演化过程的生成方法具有破坏性、无法实时观察土壤孔隙结构的动态变化和效率低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取土壤团聚体三维孔隙子结构数据集;基于孔隙子结构训练土壤团聚体三维孔隙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使用差分策略获取起点孔隙特征和终点孔隙特征对应的输入噪声向量;使用球面线性插值获取中间噪声向量;将噪声向量输入到生成模型中,获取孔隙三维结构的动态演化过程。本发明适用于实时、准确地重建和预测土壤孔隙结构的变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9189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411713.7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人参皂苷合成下游途径转录调控机制的预测方法和系统,属于植物调控机制技术领域,解决非模式生物人参的合成下游途径转录调控机制预测无法有效实现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通过人工智能领域BERT模型进行迁移学习,例如采用大量植物如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基因表达数据进行预训练(pre‑train),以获取植物基因的表达模式,再采用人参的基因表达数据对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finetune),以获取药用植物的基因表达专用模式,既考虑了大规模植物的一般性,又关注药用植物的特殊性,提高了网络可信度和可靠性。本发明适用于人参调控网络注释方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