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0020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452238.0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付拓取 , 张伟 , 高晨光 , 官长斌 , 刘瀛龙 , 王梦 , 李永平 , 沈岩 , 陈君 , 王平 , 杨蕊 , 赵春阳 , 苏高世 , 吴耀武 , 周磊 , 刘全成 , 甄利鹏 , 庚喜慧 , 赵立伟 , 周旭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结构,推进剂在催化床中催化剂作用下,实现催化分解,在燃烧室中进一步燃烧后经喷管喷出产生推力;热控组件安装在推力室催化床上,对催化床进行温度控制和监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结构,通过导热片、毛细管导热丝等调控毛细管温度,抑制微流量下推进剂在毛细管中产生两相流,实现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稳定工作。抑制微流量下推进剂在毛细管中产生两相流,从而实现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稳定工作。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具有高比冲、绿色无毒、质量轻、可预包装等特点,为微纳卫星轨道机动、快速响应等提供所需的力或力矩,极大的拓展了微纳卫星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68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06024.9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流体阻尼、电磁阀、喷注器、辐射散热片和催化床,流体阻尼内部设置有对推进剂进行节流的流体通道,流体阻尼与电磁阀一端入口连接,电磁阀内部设有推进剂流道,推进剂流道与流体通道相通,电磁阀内部推进剂流道内径大于流体阻尼内部流体通道内径,电磁阀与催化床通过喷注器连接。本发明喷注器变截面毛细管通过拓宽毛细管根部的通流面积,提高毛细管的抗污染能力,提高推力器整机寿命,本发明相对于目前50小时以内的使用寿命,可以将使用寿命提升至500~1000小时。
-
公开(公告)号:CN105927423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48595.1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组元催化分解推力器的喷注结构及其装配方法,该喷注结构包括锥形槽体、锥形堵头、连接螺钉和调整垫片。首先采用连接螺钉将锥形槽体、锥形堵头和调整垫片连接固定,形成喷注单元;其次,采用专用设备对此喷注单元进行流量‑压降性能测试,测试预定流量下的实际压降,并通过实际压降与预定指标进行比对及对调整垫片总厚度的调整,达到实际压降满足预定的压降控制指标要求;最后,采用真空电子束焊将锥形槽体、锥形堵头和调整垫片连接固定,并将连接螺钉拆除。本发明的喷注结构具备较好的喷注均匀性、可有效减少流通通道,提高喷注器可靠性,并提高工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32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27717.4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空间用固体冷气发生器产气剂药柱固定结构,包括:交叉波形轴向缓冲支撑环、径向缓冲固定臂。交叉波形轴向缓冲支撑环由多层波形弹簧组成,交叉波形轴向缓冲支撑环的一端固定连接径向缓冲固定臂的顶部,交叉波形轴向缓冲支撑环的另一端顶靠点火器;径向缓冲固定臂用于将药柱装卡在固体冷气发生器的壳体内,使药柱位于点火器的下方;径向缓冲固定臂支撑在药柱的外壁和固体冷气发生器壳体的内壁之间,使药柱和固体冷气发生器壳体互不接触,且药柱和固体冷气发生器壳体之间的间隙用于导流气体。经过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固定结构的气体产气剂未发生产气剂断裂问题。对该抗力学振动的固体冷气产气剂固定结构已经成功在轨应用,已经成功完成轨控。
-
公开(公告)号:CN11041301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68501.2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魏延明 , 龙军 , 卢国权 , 杨灵芝 , 陈明阳 , 汪旭东 , 官长斌 , 陈君 , 沈岩 , 攸兴杰 , 付拓取 , 张伟 , 宋新河 , 张良 , 李恒建 , 王焕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的微牛量级微推力动态测试台及测试方法,该微推力动态测试台包括:摆臂、标定线圈、标定磁铁、标定控制器、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卡件、PID闭环控制模块、位移计控制器、阻尼机构、驱动力线圈、挠性轴机构和底座;摆臂通过挠性轴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标定线圈缠绕在标定磁铁外侧、与标定控制器连接;驱动力线圈、位移计控制器和标定磁铁依次设置在摆臂上;驱动力线圈、位移计控制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与PID闭环控制模块连接;阻尼机构与摆臂靠近驱动力线圈的一端间隔设置,摆臂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待测推力器安装工位。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微推力动态测试台的固有频率,实现微牛量级的微推力动态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789199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944292.8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沈岩 , 陈君 , 高晨光 , 付拓取 , 周怡秋 , 席红敏 , 龙军 , 官长斌 , 张伟 , 刘瀛龙 , 王梦 , 臧孝华 , 宋新河 , 张志伟 , 耿金越 , 杨蕊 , 白松 , 张良 , 赵立伟 , 王焕春 , 王文平 , 王新慧 , 于金盈 , 武胜勇 , 杨春雷 , 刘国梁 , 王建 , 李长维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单组元微推进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推力器组件、气加排阀、液加排阀、固体氮气生成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爆破片安全装置、贮箱组件和控制驱动电路;气加排阀、固体氮气生成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贮箱组件、液加排阀、爆破片安全装置和微推力器组件依次串联后安装在模块的气室内。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推进系统安全隔离的装置和方法,有利于高度集成,降低了系统复杂性,保障整个系统可靠工作,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68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306024.9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流体阻尼、电磁阀、喷注器、辐射散热片和催化床,流体阻尼内部设置有对推进剂进行节流的流体通道,流体阻尼与电磁阀一端入口连接,电磁阀内部设有推进剂流道,推进剂流道与流体通道相通,电磁阀内部推进剂流道内径大于流体阻尼内部流体通道内径,电磁阀与催化床通过喷注器连接。本发明喷注器变截面毛细管通过拓宽毛细管根部的通流面积,提高毛细管的抗污染能力,提高推力器整机寿命,本发明相对于目前50小时以内的使用寿命,可以将使用寿命提升至500~1000小时。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328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1127712.1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空间推进系统用固体冷气发生器结构,包括:点火器、垫环、过滤网、支撑环组件、药柱部件、壳体、U型底盖。点火器的一端由壳体的内部向顶部伸出,并与垫环通过螺纹连接;点火器的外壁套装有过滤网;药柱部件、支撑环组件和壳体由内至外依次套装,U型底盖和壳体的内壁之间焊接固定;壳体顶部周向均布有多个圆形排气孔;药柱部件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不接触,导流气体;U型底盖的外壁上沿径向向内加工有多个缺口。本发明结构点火端主排气,气体流通性好,利用高燃速药燃烧产生的热量维持其余低燃速产气剂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89199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0944292.8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沈岩 , 陈君 , 高晨光 , 付拓取 , 周怡秋 , 席红敏 , 龙军 , 官长斌 , 张伟 , 刘瀛龙 , 王梦 , 臧孝华 , 宋新河 , 张志伟 , 耿金越 , 杨蕊 , 白松 , 张良 , 赵立伟 , 王焕春 , 王文平 , 王新慧 , 于金盈 , 武胜勇 , 杨春雷 , 刘国梁 , 王建 , 李长维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单组元微推进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推力器组件、气加排阀、液加排阀、固体氮气生成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爆破片安全装置、贮箱组件和控制驱动电路;气加排阀、固体氮气生成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贮箱组件、液加排阀、爆破片安全装置和微推力器组件依次串联后安装在模块的气室内。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推进系统安全隔离的装置和方法,有利于高度集成,降低了系统复杂性,保障整个系统可靠工作,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05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340320.4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瀛龙 , 杨春雷 , 张涛 , 陈君 , 刘旭辉 , 付拓取 , 张伟 , 陈阳 , 魏钰良 , 金剑桥 , 白松 , 杨小菊 , 杨蕊 , 顾永金 , 臧娟伟 , 方志城 , 贾春林 , 周旭冉 , 孙静 , 甄利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单组元高温合金喷注器与陶瓷喷管的连接结构,包括:喷注面板、柔性石墨垫圈、半圆环、螺钉、弹簧垫片、平垫片、密封压环和陶瓷喷管;其中,喷注面板与喷注器相连接;柔性石墨垫圈套设于陶瓷喷管,柔性石墨垫圈的一端面与喷注面板相贴合,柔性石墨垫圈的另一端面与陶瓷喷管相贴合;陶瓷喷管的顶端与喷注面板相贴合;半圆环套设于陶瓷喷管的外表面,半圆环的一端面与陶瓷喷管相贴合,半圆环的另一端面与密封压环的一端面相贴合;密封压环、弹簧垫片和平垫片均套设于陶瓷喷管的外表面;螺钉依次穿过弹簧垫片、平垫片和密封压环,与喷注面板螺纹连接。本发明解决了金属喷注器与陶瓷喷管的异种材料可靠连接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