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92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76615.9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23K26/352 , B23K26/064 , B23K26/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喷雾推力器发射极的飞秒激光加工系统及方法,包括:搭建飞秒激光加工系统;通过程控计算机调节精密三轴位移台,使得飞秒脉冲激光经聚焦物镜聚焦至多孔陶瓷加工样品表面;进行发射极结构粗加工,通过程控计算机控制振镜和精密三轴位移台,实现飞秒脉冲激光在多孔陶瓷加工样品表面联动扫描;进行发射极结构精加工,通过振镜实现飞秒脉冲激光在多孔陶瓷加工样品表面往复扫描,扫描过程中同时控制机械快门,实现锥形发射极结构区域免烧蚀;重复粗加工和精加工,对锥形发射极结构进行阵列化拓展;进行超声清洗。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机械加工精度低,对于陶瓷材料存在崩边以及毛孔堵塞的问题,提高了电喷雾推力器工作寿命及比冲。
-
公开(公告)号:CN11164118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350573.2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H02H3/08
Abstract: 一种电弧推力器电源保护方法,通过监测电弧电压,当电弧电压低于设定值并维持设定时间后,将电源输出限制为小电流恒流输出。随后,当电弧电压达到设定的恢复值以上时,恢复电源正常输出;当电弧电压在恢复值以下的安全范围之内时,电源维持小电流恒流输出;当电弧电压在设定的安全范围之下并维持一定时间后,电源停止输出。本发明可有效减少电弧推力器稳态工作过程中的扰动因素引起的阳极烧蚀。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32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27717.4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空间用固体冷气发生器产气剂药柱固定结构,包括:交叉波形轴向缓冲支撑环、径向缓冲固定臂。交叉波形轴向缓冲支撑环由多层波形弹簧组成,交叉波形轴向缓冲支撑环的一端固定连接径向缓冲固定臂的顶部,交叉波形轴向缓冲支撑环的另一端顶靠点火器;径向缓冲固定臂用于将药柱装卡在固体冷气发生器的壳体内,使药柱位于点火器的下方;径向缓冲固定臂支撑在药柱的外壁和固体冷气发生器壳体的内壁之间,使药柱和固体冷气发生器壳体互不接触,且药柱和固体冷气发生器壳体之间的间隙用于导流气体。经过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固定结构的气体产气剂未发生产气剂断裂问题。对该抗力学振动的固体冷气产气剂固定结构已经成功在轨应用,已经成功完成轨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8165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51679.7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抑制毛细管气液两相流的装置,包括:法兰、框架、前室、毛细管、相变吸热金属片以及陶瓷隔热垫。推进剂经毛细管进入催化床发生催化燃烧释放热量。前室内的陶瓷隔热垫首先隔绝一部分热量向毛细管传递,随后相变吸热金属片通过相变吸热方式进一步降低毛细管出口温度。本发明有效抑制了毛细管中气液两相流的产生,从而解决单组元发动机推力下降故障,将发动机工作箱压由1.8MPa‑1.2MPa拓展至1.8MPa‑0.3MPa。同时可消除毛细管内推进剂爆燃产生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单组元发动机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17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67287.0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压贮供模块的离子液体电喷雾推力器,包括:推力器外壳的一端套装发射极,形成腔体结构;推力器外壳通过绝缘柱固定连接电磁阀对接法兰;毛细管用于向腔体结构内喷射推进剂形成雾锥;毛细管内部残留的推进剂在真空条件下析出气泡,利用气泡将毛细管内的推进剂分隔为多个空腔,起到绝缘作用;推力器外壳上固定安装有抽取极,抽取极接地处理且与发射极之间不接触;发射极上固定连接有发射极电极;推力器外壳上加工有通气孔。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喷雾推力器可对接于高压推进剂贮供系统以补充推进剂,延长单台推力器的寿命,实现推进系统中推进剂的优化利用。本发明对接的推进剂贮供系统可沿用现有无毒单组元推进剂贮箱、电磁阀等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19109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448726.1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张伟 , 龙军 , 王平 , 蒋庆华 , 官长斌 , 高晨光 , 何英姿 , 付拓取 , 夏继霞 , 苏高世 , 赵春阳 , 苏龙斐 , 宋新河 , 张良 , 李恒建 , 赵立伟 , 张志伟 , 王焕春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B64G1/4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固体冷气微推进模块在轨应用方法,属于空间推进技术领域。本发明常规采用线性化平均推力计算轨控时间的问题,通过在轨标定模型,确定模块的推力输出模型,通过非线性规划优化方法计算获得轨控所需要的精确时间;可广泛应用于固体冷气微推进模块高精度轨道机动控制、在轨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191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48726.1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张伟 , 龙军 , 王平 , 蒋庆华 , 官长斌 , 高晨光 , 何英姿 , 付拓取 , 夏继霞 , 苏高世 , 赵春阳 , 苏龙斐 , 宋新河 , 张良 , 李恒建 , 赵立伟 , 张志伟 , 王焕春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B64G1/4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固体冷气微推进模块在轨应用方法,属于空间推进技术领域。本发明常规采用线性化平均推力计算轨控时间的问题,通过在轨标定模型,确定模块的推力输出模型,通过非线性规划优化方法计算获得轨控所需要的精确时间;可广泛应用于固体冷气微推进模块高精度轨道机动控制、在轨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328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27712.1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空间推进系统用固体冷气发生器结构,包括:点火器、垫环、过滤网、支撑环组件、药柱部件、壳体、U型底盖。点火器的一端由壳体的内部向顶部伸出,并与垫环通过螺纹连接;点火器的外壁套装有过滤网;药柱部件、支撑环组件和壳体由内至外依次套装,U型底盖和壳体的内壁之间焊接固定;壳体顶部周向均布有多个圆形排气孔;药柱部件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不接触,导流气体;U型底盖的外壁上沿径向向内加工有多个缺口。本发明结构点火端主排气,气体流通性好,利用高燃速药燃烧产生的热量维持其余低燃速产气剂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50020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452238.0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付拓取 , 张伟 , 高晨光 , 官长斌 , 刘瀛龙 , 王梦 , 李永平 , 沈岩 , 陈君 , 王平 , 杨蕊 , 赵春阳 , 苏高世 , 吴耀武 , 周磊 , 刘全成 , 甄利鹏 , 庚喜慧 , 赵立伟 , 周旭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结构,推进剂在催化床中催化剂作用下,实现催化分解,在燃烧室中进一步燃烧后经喷管喷出产生推力;热控组件安装在推力室催化床上,对催化床进行温度控制和监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结构,通过导热片、毛细管导热丝等调控毛细管温度,抑制微流量下推进剂在毛细管中产生两相流,实现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稳定工作。抑制微流量下推进剂在毛细管中产生两相流,从而实现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稳定工作。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具有高比冲、绿色无毒、质量轻、可预包装等特点,为微纳卫星轨道机动、快速响应等提供所需的力或力矩,极大的拓展了微纳卫星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64118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50573.2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H02H3/08
Abstract: 一种电弧推力器电源保护方法,通过监测电弧电压,当电弧电压低于设定值并维持设定时间后,将电源输出限制为小电流恒流输出。随后,当电弧电压达到设定的恢复值以上时,恢复电源正常输出;当电弧电压在恢复值以下的安全范围之内时,电源维持小电流恒流输出;当电弧电压在设定的安全范围之下并维持一定时间后,电源停止输出。本发明可有效减少电弧推力器稳态工作过程中的扰动因素引起的阳极烧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