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57224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54375.5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获取控制器发送的待行驶区段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待行驶区段的状态信息,以及对所述待行驶区段进行主动防撞探测得到的探测结果,对所述待行驶区段进行状态核验;根据状态核验结果,控制车辆行驶。本发明通过利用主动防撞探测得到的探测结果,对待行驶区段的状态信息进行核验,可以在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性的情况下,控制车辆行驶。

    一种地面主动的列车精确停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2819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84718.9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面主动的列车精确停车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列车进入站台区域时,VOBC打开车载激光发射器将激光信号至发送相邻地面激光接收器;速度位置处理器根据相邻地面激光接收器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地面激光接收器转换电信号的时间间隔计算列车当前的速度和位置并发送至联锁设备;联锁设备判断列车是否停稳和停准;若联锁设备确定列车停稳停准后,则将停稳停准信息发送至VOBC;VOBC接收停稳停准信息,并向联锁设备发送车门站台门联动命令;联锁设备接收车门站台门联动命令,向站台门发送开门命令,完成车门站台门联动,从而实现列车精确停车。该方法及系统实现列车精确停车功能,达到提高地面主动性、全面提高系统安全性。

    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0149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09908.3

    申请日:2020-05-15

    Inventor: 崔俊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首先,在地面控制设备中建立虚拟车载设备模型和虚拟轨旁设备模型;然后,基于所述虚拟车载设备模型和虚拟轨旁设备模型,对地面控制设备所管辖范围内列车进行安全逻辑控制。在地面控制设备中设置虚拟车载设备模型和虚拟轨旁设备模型,简化车载设备功能,大幅减少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设备数量和设备间的接口,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安全性。

    一种远程控制系统和列控系统的切换方法和切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1961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747657.X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系统和列控系统的切换方法和切换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切换装置接收将列控系统切换至远程控制系统命令后,远程控制系统监控列车停车;切换装置确认所述列车停稳后,对所述列车施加驻车制动,并隔离所述列车的列控车载设备,将所述列车从列控系统切换至远程控制系统。本发明在切换列控系统与远程控制系统前,监控列车停车,并在停车后施加驻车制动,防止了列车在切换过程中发生溜车的状况,停车且施加驻停后,对列车车载设备进行隔离,防止除切换系统以外的系统输出制动,在对列车车载设备安全隔离后进行切换系统,保证了切换系统的安全性,既实现了对基于无人驾驶列控系统的控制,又保证了控制的安全性。

    一种能够适应国外要求的综合列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12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10763450.4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国外要求的综合列控系统,所述综合列控系统包括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所述车载设备集成CTCS-3车载列控系统单元和国外车载列控系统单元,所述CTCS-3车载列控系统单元和国外车载列控系统单元通过继电形式进行接口,以级间切换的方式在所述CTCS-3车载列控系统单元和国外车载列控系统单元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地面设备包括车站系统、调度站系统、CTC中心系统、RBC中心系统和GSM-R核心网系统,所述车站系统、调度站系统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CTC中心系统、RBC中心系统和GSM-R核心网系统实现数据连接。本发明的系统能够满足国内外主流市场的一些通用运营需求,实现同目标国现阶段已存在的列控系统兼容。

    一种车载控制设备的时钟调整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36896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10117861.3

    申请日:2013-04-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控制设备的时钟调整方法。其中一种车载控制设备的时钟调整方法包括:接收时钟报文;判断所述时钟报文是否为有效时钟报文;在所述时钟报文为有效时钟报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时钟从设备的本地时钟与所述时钟报文中携带的时间戳的差异值,对所述时钟从设备的本地时钟进行调整,使调整后的所述时钟从设备的本地时钟与所述时钟主设备的本地时钟同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时钟主设备发送并由时钟从设备接收的时钟报文可以通过实时总线进行传输,所以在不额外增加硬件同步信号线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设备之间的时钟同步,降低系统成本。

    一种高速磁浮列车受流器控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1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3059.2

    申请日:2025-0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列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速磁浮列车受流器控制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车载运控系统、分区运控系统、司机控制台和受流器;所述车载运控系统,用于接收列车位置和速度信息,并发送到所述分区运控系统;并用于判断列车当前位置处于车站或者辅助停车区且速度静止、或者列车目的地为车站或者辅助停车区且速度小于预设值,控制所述受流器伸出;所述分区运控系统,用于判断列车速度,当列车速度大于预设值且此时受流器伸出,向车载运控系统发送所述受流器收回命令并切断牵引停车。本发明根据停车点信息和列车实现对受流器的控制。

    一种虚拟编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031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59092.5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列车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编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调度指挥系统、地面安全控制设备及至少两辆列车的车载列控设备,所述车载列控设备包括ATO模块;其中,所述调度指挥系统,被配置为根据列车运行计划生成编队信息;所述地面安全控制设备,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编队信息的合法性;及根据合法编队信息生成编队指令;所述车载列控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编队指令进行虚拟编队;及基于所述ATO模块控制其所在列车的自动驾驶;其中,所述ATO模块,被配置为:当其所在列车不为虚拟编队首车时,根据虚拟编队首车的自动驾驶参数,确定自身驾驶策略。通过本公开给出的方案可做到编队列车协同控制。

    一种虚拟编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03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59092.5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列车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编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调度指挥系统、地面安全控制设备及至少两辆列车的车载列控设备,所述车载列控设备包括ATO模块;其中,所述调度指挥系统,被配置为根据列车运行计划生成编队信息;所述地面安全控制设备,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编队信息的合法性;及根据合法编队信息生成编队指令;所述车载列控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编队指令进行虚拟编队;及基于所述ATO模块控制其所在列车的自动驾驶;其中,所述ATO模块,被配置为:当其所在列车不为虚拟编队首车时,根据虚拟编队首车的自动驾驶参数,确定自身驾驶策略。通过本公开给出的方案可做到编队列车协同控制。

    一种基于列车运行工况辨识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45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28745.9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列车运行工况辨识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列车在不同牵引工况下的运行状态数据,计算得到牵引制动性能数据;其次,形成黏着工况特征相关数据集;然后,基于黏着工况特征相关数据集,将列车黏着工况划分为#imgabs0#个等级,其中,#imgabs1#为自然数;然后,基于列车黏着工况等级数量#imgabs2#和当前运行状态数据,识别列车当前黏着工况等级#imgabs3#,#imgabs4#为自然数,且#imgabs5#≤#imgabs6#,并建立当前黏着工况等级下的黏着系数和列车制动最大减速度的映射关系,并生成最佳列车防护曲线。上述方法通过聚类算法对黏着工况进行聚类分级,对黏着工况的分析更加精确,通过黏着工况等级自适应的生成最佳列车防护曲线,提高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