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62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22476.3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运行行为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目标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牵引级位和制动级位,将牵引级位和制动级位转换为牵引序列和制动序列;根据牵引序列、制动序列以及与目标列车中控制系统对应的时滞原因,构建运行时滞模型;采用运行时滞模型以及减法聚类算法,对目标列车的初始运行策略进行优化,得到目标编码策略;采用分数阶最小二乘算法,对运行时滞模型中的时变参数进行辨识处理,使用处理后的运行时滞模型对目标列车的运行速度进行预测。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高速列车大功率操纵过程的速度预测精度,实现了对高速列车进行速度跟踪,满足了高速列车大功率操纵过程的运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0590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69551.4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导向轮行经位置轨道厢梁应力监测系统、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其中,系统包括多个光栅传感器、光纤接续盒、管线配线架、光波长解调单元和应力处理单元;通过设置光波长解调单元对多个光栅传感器的多路光信号解调,并将解调的波长数据输出至应力处理单元;应力处理单元基于波长数据获得原始波长变化量,对原始波长变化量进行低通滤波获得车辆对厢梁的挠曲应力引起的第一波长变化量,基于第一波长变化量从原波长变化量分离出导向轮对光栅传感器应力引起的第二波长变化量,根据第二波长变化量与应力标定参数得到每个导向轮的应力值,进而实现对导向对轨道厢梁的应力进行监测。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93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4504.6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江西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磁悬浮列车运行状态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先获取目标列车线路上至少一列磁悬浮列车的传感运行状态数据,运行状态数据包括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工况;根据预先建立的磁悬浮动力学模型以及运行工况,确定磁悬浮列车的预测运行状态数据;将传感运行状态数据和预测运行状态数据进行融合,得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状态监测数据。基于此,本申请结合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工况,对其运行状态进行预测,然后融合传感运行状态数据,得到本申请的运行状态监测数据,一定程度上改善滞后的问题,而且本申请的磁悬浮动力学模型会根据当前的运行工况来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更为准确,结合传感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2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82891.5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岔和路口混合区域列车通过控制方法及系统。当列车运行至设定的触发点时,中心ATS生成进路请求命令,按照设定的优先级将列车进路存入进路办理表,同时通过路口控制器向市政交通申请优先通过请求;中心ATS对进路办理表进行实时更新,包括:根据进路优先级和计算得到的最快到达路口时间对进路办理表中的列车进路排序,进路优先级的顺序优于最快到达路口时间的顺序;中心ATS根据最新的进路办理表,依次为列车办理进路。能够根据路口和道岔的情况更新进路办理表,控制列车在路口道岔混合区域,安全高效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161059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69551.4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导向轮行经位置轨道厢梁应力监测系统、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其中,系统包括多个光栅传感器、光纤接续盒、管线配线架、光波长解调单元和应力处理单元;通过设置光波长解调单元对多个光栅传感器的多路光信号解调,并将解调的波长数据输出至应力处理单元;应力处理单元基于波长数据获得原始波长变化量,对原始波长变化量进行低通滤波获得车辆对厢梁的挠曲应力引起的第一波长变化量,基于第一波长变化量从原波长变化量分离出导向轮对光栅传感器应力引起的第二波长变化量,根据第二波长变化量与应力标定参数得到每个导向轮的应力值,进而实现对导向对轨道厢梁的应力进行监测。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288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19109.8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防护曲线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目标位置点、目标列车运行的反方向和预设距离步长,依次确定目标列车的当前位置和预设目标位置点之间的线路关联的至少一个列车运行区间;根据当前列车运行区间的出口位置、出口速度、线路信息、限制加速度信息、限速信息以及目标列车的属性信息,确定当前列车运行区间的入口速度;确定当前列车运行区间的入口位置是否超出目标列车的当前位置;若是,则结束下一列车运行区间的确定,并将已确定的全部列车运行区间对应的各入口速度与出口速度之间的连线作为目标列车的防护曲线。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生成的列车防护曲线的精确性,有助于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54512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28745.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列车运行工况辨识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列车在不同牵引工况下的运行状态数据,计算得到牵引制动性能数据;其次,形成黏着工况特征相关数据集;然后,基于黏着工况特征相关数据集,将列车黏着工况划分为#imgabs0#个等级,其中,#imgabs1#为自然数;然后,基于列车黏着工况等级数量#imgabs2#和当前运行状态数据,识别列车当前黏着工况等级#imgabs3#,#imgabs4#为自然数,且#imgabs5#≤#imgabs6#,并建立当前黏着工况等级下的黏着系数和列车制动最大减速度的映射关系,并生成最佳列车防护曲线。上述方法通过聚类算法对黏着工况进行聚类分级,对黏着工况的分析更加精确,通过黏着工况等级自适应的生成最佳列车防护曲线,提高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1012.1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江西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虚拟编组磁浮车队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多源异构运行环境约束参数,以至少一个预设的整体优化因子为优化目标,对所述虚拟编组磁浮车队进行上层优化处理,得到与所述虚拟编组磁浮车队对应的整体运行控制曲线;将所述整体运行控制曲线作为下层寻优区间,根据每个列车个体的动力学特征模型,确定每个列车个体在所述下层寻优区间下的个体运行控制曲线;根据每个列车个体的个体运行控制曲线,对所述虚拟编组磁浮车队中的每个列车个体进行运行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稳定列车运行速度,节约车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428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19109.8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防护曲线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目标位置点、目标列车运行的反方向和预设距离步长,依次确定目标列车的当前位置和预设目标位置点之间的线路关联的至少一个列车运行区间;根据当前列车运行区间的出口位置、出口速度、线路信息、限制加速度信息、限速信息以及目标列车的属性信息,确定当前列车运行区间的入口速度;确定当前列车运行区间的入口位置是否超出目标列车的当前位置;若是,则结束下一列车运行区间的确定,并将已确定的全部列车运行区间对应的各入口速度与出口速度之间的连线作为目标列车的防护曲线。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生成的列车防护曲线的精确性,有助于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545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28745.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列车运行工况辨识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列车在不同牵引工况下的运行状态数据,计算得到牵引制动性能数据;其次,形成黏着工况特征相关数据集;然后,基于黏着工况特征相关数据集,将列车黏着工况划分为#imgabs0#个等级,其中,#imgabs1#为自然数;然后,基于列车黏着工况等级数量#imgabs2#和当前运行状态数据,识别列车当前黏着工况等级#imgabs3#,#imgabs4#为自然数,且#imgabs5#≤#imgabs6#,并建立当前黏着工况等级下的黏着系数和列车制动最大减速度的映射关系,并生成最佳列车防护曲线。上述方法通过聚类算法对黏着工况进行聚类分级,对黏着工况的分析更加精确,通过黏着工况等级自适应的生成最佳列车防护曲线,提高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