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99834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57813.2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酶解冷榨方法制取玫瑰籽油,解决了溶剂萃取法过程中有机溶剂残留的问题,以及传统热压榨工艺中易产生一定量反式脂肪酸的问题,并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其中的营养成分,本发明创新在于通过机械外力使植物细胞壁充分破碎,使其与酶充分接触,加入复合酶经过复合酶酶解,使油脂最大程度的游离出来,提高低温干燥调节水分,进行冷榨,提高了出油率,最终得到油率达66.1%,并且整个提取过程无反式脂肪酸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23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50111.8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酶法预处理压榨月见草油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压榨方法出油率低,设备磨损严重,月见草油品质较差等问题。其发明步骤如下:首先用酶预处理月见草籽,将产物离心分离可以得到游离油和含油物料,然后将调节好水分的含油物料放入压榨机中压榨得到月见草油。由于对月见草籽进行充分的酶解前处理,在此过程中收集部分优质油脂,又能充分破坏月见草细胞壁,降低了进一步压榨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压榨温度避免月见草油在高温下变质,很好地保护了月见草油中的γ-亚麻酸以及亚油酸等不饱和酸,所获油脂品质完美。
-
公开(公告)号:CN101993779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010541072.9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nventor: 江连洲 , 于殿宇 , 张宏伟 , 王立琦 , 王俊国 , 李振岚 , 胡立志 , 潘明喆 , 朱秀清 , 郑环宇 , 解桂东 , 马丽娜 , 刘丹怡 , 刘飞 , 孙立斌 , 孙贺 , 张欢
Abstract: 一种两段式脱臭塔降低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脱色大豆油为原料,选择外加热式汽提蒸馏脱臭塔,采用两段式脱臭工艺,使酮类、醛类等具有较高蒸汽压的物质大部分在上段板式塔中脱除,然后在极限真空状态下对油脂进行加热至高温,使高沸点的脂肪酸、烃类在下段板式塔中脱除;与传统的板式脱臭塔相比,本发明减少了油脂在没有达到极限真空条件下的受热时间,降低了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并且减少了反式异构体的形成,提高了成品油的质量,成品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控制在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950453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03636.5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B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蒸发器溶剂蒸汽加热蒸脱机的热风方法,它将一蒸、二蒸的溶剂蒸汽出口与蒸发冷凝器之间增加风冷加热器,用蒸发器溶剂蒸汽作为热源先将空气进行预热,降低了给蒸脱机热风加热器加热所需蒸汽量,提高了蒸汽凝结水的温度回水温度,节约了动力除氧水箱加热所需蒸汽,并且也可利用剩余的蒸汽对粕进行加热烘干,对能源利用有了很好地提升。风冷加热器的使用在23个月后即收回了成本,并可以达到降低冷凝器负荷,节约蒸汽、电耗的多重效果,为企业的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03402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82551.5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C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CO2状态下应用纳米镍催化剂氢化大豆油的方法,二氧化碳达到超临界状态时,可显示出较大的溶解能力,大大降低催化剂反应过程的传质阻力进而提高催化剂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周期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由于纳米镍独特的表面结构,使其能最大限度的吸附氢进而提高催化效率。通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状态下,采用纳米镍催化剂催化与一级大豆油进行氢化反应制备氢化油脂,实现降低氢化油脂反式脂肪酸含量。本发明优化了纳米镍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压力及反应温度等氢化工艺参数,在最优状态下进行反应,氢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可降低到8.12%。
-
公开(公告)号:CN104263715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7999.5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海藻酸钙-壳聚糖固定磷脂酶A2的方法,采用物理包埋的方法来固定脂质酰基转移酶(Lysomaxoil)。研究了海藻酸钙浓度、壳聚糖浓度、钙离子浓度、戊二醛浓度和交联时间等不同固定化条件对脂质酰基转移酶(Lysomaxoil)固定效率和催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因素进行优化。根据本发明中复合载体的包埋特性固定脂质酰基转移酶(Lysomaxoil),提高了酶在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调节和控制酶的活性与选择性,从而有利于酶的回收和产品的生产,最终得到的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80%,对于油脂精炼中的酶法脱胶工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048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330803.4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在油脂脱色过程中有机色素在温度升高过程中易转化为其他色泽物质,这些新生成的色素很难脱除,同时会消耗大量活性白土。本发明采用两段式脱色的方法,即先用VIS-450日光照射除去类胡萝卜素等有色物质,再利用再生白土进行预处理的方式,除去在单色光照射过程中新生成的色素。类胡萝卜素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氧、光、热等因素对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均会产生破坏性影响,从而降低油脂的色泽。并且类胡萝卜素在VIS-450处吸光值几乎达到最大。因此选用VIS-450可见光为脱色条件,并且可见光对大豆油氧化程度小,不会对大豆油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并且脱色率有所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46875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90237.0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P7/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CO2酶法合成低热量甘油三酯的方法。因为超临界CO2具有类似于液体的密度和类似于气体的扩散性和粘度,显示出较大的溶解能力和较高的传递特性,从而大大的降低了酶反应过程中的传质阻力,缩短了酯化时间,提高反应速率。本发明研究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体系中水分添加量,酶用量等不同条件对酯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的因素进行了优化。通过气相色谱图进一步解释此种长短链甘油三酯的优势。用本方法优化出的条件进行酯化,得到的最佳酯化率为65.3%,热量值较普通葵花油低50%。因此,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合成长短链甘油三酯,既可提高酯化率,节约能源,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048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30803.4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在油脂脱色过程中有机色素在温度升高过程中易转化为其他色泽物质,这些新生成的色素很难脱除,同时会消耗大量活性白土。本发明采用两段式脱色的方法,既先用VIS-450日光照射除去类胡萝卜素等有色物质,再利用再生白土进行预处理的方式,除去在单色光照射过程中新生成的色素。类胡萝卜素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氧、光、热等因素对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均会产生破坏性影响,从而降低油脂的色泽。并且类胡萝卜素在VIS-450处吸光值几乎达到最大。因此选用VIS-450可见光为脱色条件,并且可见光对大豆油氧化程度小,不会对大豆油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并且脱色率有所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492548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56459.1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对大豆油脂加工过程进行有益的改进。先用少量白土脱除油脂中的大量植物色素,再通过高温除去其中大部分热敏性物质,得到合格的大豆油脂,所得成品油不易返色回味,且减少了白土用量,具体方法是:在脱胶油中添加0.9%的白土,脱色时间20分钟,滤去白土后通过250℃高温处理30分钟,即获得合格的大豆油脂。该工艺过程中脱胶油在白土罐中存留时间短,减少了油脂和活性白土的接触时间,减少了脂肪酸双键异构化的机会,降低了油脂中的反式酸含量,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