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8740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22268.1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61K36/748 , A61P15/14
Abstract: 一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复方灌注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兽用灭菌液体制剂技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黄芩、连翘、毛冬青、苦木、金果揽、漏芦、千里光、白花蛇舌草,荜茇,半枝莲,聚山梨酯80,亚硫酸氢钠,氯化钠,注射用水;制备时,将连翘、毛冬青、漏芦、白花蛇舌草、金果榄、半枝莲经提取后所得的提取液与苦木、千里光、荜茇经提取所得的提取液合并,搅拌,加入黄芩经提取后所得的提取物,搅拌,加入聚山梨酯80、亚硫酸氢钠、氯化钠,搅拌至完全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ml,搅拌,4℃静置12小时,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轧盖,121℃湿热灭菌20分钟,得本剂;本剂为中药复方液体灭菌制剂,直接作用于病灶,生物利用度高,针对性强,疗效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296144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57812.8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B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β-胡萝卜素-15,15′-单加氧酶对对大豆油进行脱色的方法。首先从鸡肠黏膜中提取β-胡萝卜素-15,15′-单加氧酶,测得提取物的蛋白浓度为5.87mg/mL。以三级大豆油的脱色率为指标,研究β-胡萝卜素-15,15′-单加氧酶在不同酶提取液添加量、胆酸钠浓度、反应时间以及搅拌速度的条件下对三级大豆油中β-胡萝卜素中的作用。证实利用β-胡萝卜素-15,15′-单加氧酶对大豆三级油进行脱色,最终得到的酶法脱色的脱色率为32.74%。
-
公开(公告)号:CN10459314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28129.8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1B3/00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固定化磷脂酶C和固定化磷脂酶A1联合应用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方法。利用磷脂酶C脱胶提高油脂得率这一特点,先采用少量PLC进行常规酶法脱胶操作,而后利用磷脂酶A1脱胶彻底速度快的特点,加入适量PLA1实施脱胶操作,考察PLC和PLA1的加入时间,加入量之比以及之间的关系。最终确定的最佳条件为:固定化磷脂酶C在固定化酶添加量0.14g/kg,初始PH值为7.0,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250r/min,反应时间为1.5h。然后加入磷脂酶A1在固定化酶添加量0.12g/kg,初始PH值为6.0,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250r/min,反应时间为1.0h,在此最佳条件下测得脱胶油中的磷含量为4.3mg/kg,DAG增加率为1.3%,节省时间约两小时,为以后工业化生产脱胶工艺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56038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8356.0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1B3/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化磷脂酶A1和固定化磷脂酶C联合应用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方法,根据磷脂酶A1、磷脂酶C的各自特点,开发出固定化磷脂酶A1-磷脂酶C双酶脱胶技术,即先采用少量固定化磷脂酶A1进行常规酶法脱胶操作,利用溶血磷脂形成有利于后续固定化磷脂酶C作用的乳化体系,而后加入适量固定化磷脂酶C实施脱胶操作。得到脱胶后磷含量最低为2.8mg/kg,磷脂酶C连续使用6个批次后固定化酶相对活力仍保持在80%左右。因此采用联合脱胶方法,既可提高精炼率,又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减少脱胶反应时间2h,且油脂得率提高1.3倍。
-
公开(公告)号:CN105199855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57811.3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金属离子促进水化脱磷的方法。分别研究了Ca2+、Mg2+、Fe3+及Mn2+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金属离子影响脂质体聚集态的大小顺序依次为:Ca2+、Mg2+>Fe3+>Mn2+。再将离子水加到大豆毛油中进行水化脱磷,油脂磷后,磷含量为21.05mg/Kg,当向未脱胶的毛油中添加含有Ca2+或Mg2+或Fe3+或Mn2+离子水时,脱胶后油中的磷含量分别为16.26、18.82、15.56、9.89mg/Kg,均低于用去离子水脱胶后油中的磷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19203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57775.0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含天然维E的燕麦营养饼干制作方法。本发明是以小麦粉为基料,加入一定量的燕麦粉,同时利用酯交换后的小麦胚芽起酥油替代传统氢化油脂制作富含天然维E的燕麦营养饼干。其特点是所用小麦胚芽起酥油的维E含量高达258.4mg/100g,并以优质燕麦作为主要原料,本发明目的是制作具有丰富的粗纤维、高维生素E、零反式脂肪酸且富含大量亚油酸及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等优点于一身的代餐饼干。采用该工艺条件下制作的饼干硬度适中,口感较好,酥脆性最佳,饼干所含天然维生素E含量可达到201.6mg/100g。
-
公开(公告)号:CN10460725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22575.8
申请日:2015-01-1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B01J31/28
Abstract: 一种用于油脂氢化的镍复合磁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材料技术领域。该催化剂是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具有超顺磁性的Fe3O4纳米粒子作为最基本的载体,在其基础上用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得到SiO2/Fe3O4核壳粒子;进而用PVP-DB-171(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包覆SiO2/Fe3O4核壳粒子,得到磁性载体PVP-DB-171/SiO2/Fe3O4;在其基础上负载上24%镍,得到磁性复合催化剂Ni/PVP-DB-171/SiO2/Fe3O4。本发明生产的新型磁性复合催化剂在反应后,利用磁场能使氢化油与催化剂高效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045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0331743.8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对浸出法浸出时间较长,水酶法酶的用量较大,无法重复使用等缺点,而提出的将酶法与溶剂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提油方法。本发明是在最佳固定条件下将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固定,取出酶膜缠绕在圆柱体的表面上制得固定化纤维素酶辊和固定化碱性蛋白酶辊。然后在真空条件下,通过调节空气中的湿度来调节胚片水分,最佳的相对湿度为75%,利用固定化纤维素酶辊连续碾压胚片30min,使纤维素酶酶解植物细胞壁,然后利用固定化碱性蛋白酶辊连续碾压胚片30min,使蛋白质与油脂分离。酶解结束后的胚片,用溶剂萃取提油,萃取时间仅需35min,残油达到0.5%以下。同时固定化酶柱可连续作用料胚24h以上,酶活力仍保持80%。
-
公开(公告)号:CN103478404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390203.1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本发明涉及大豆分离蛋白干燥过程中的一种加热方法,用燃煤炉的热烟气代替传统装置中蒸汽机产生的热蒸汽。以热管热风炉作为生产大豆分离蛋白过程的热风源。热管热风炉的热管主要由密封管,吸液芯三部分组成。热管采用变相传热,具有极高的传热效率。在热管的两侧装有强化传热翅片,热管风炉采用的是气-气换热器。在换热器壳体中用一块隔扳分为两个部分,形成的高温烟气和冷空气的流动通道,将两种流体间的换热全部移至管外,通过传热热管束进行热量转换。850-950℃的烟气进入热管换热器中与由鼓风机进入的-20-30℃冷空气相互接触换热,烟气由850-950℃降到160℃左右,冷空气升到160-250℃,最后得到160℃左右的气体被传送至喷雾干燥塔为备喷雾干燥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6036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8349.0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复合酶膜辅助提取大豆油的方法及设备。这种皮带输送机工作时,皮带在电动滚筒的带动下转动,并通过改向滚筒改变方向,大豆胚片通过导料槽出料,在皮带的带动下运输,大豆胚片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固定化纤维素酶辊及固定化碱性蛋白酶辊的交叉连续碾压,并在真空容器的环境下调节水分湿度,以达到酶解时的最佳湿度,初级处理后的大豆胚片在改向滚筒的带动下翻转进入下一层皮带输送机,重复上述过程碾压大豆胚片,共计2层,预处理后的大豆胚片进行溶剂浸出提油,缩短了溶剂浸出时间,增加了固定酶的循环使用次数。降低了提取大豆油脂在工业化生产上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