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编程程序单元的冗余控制电路及使用它的半导体存储器

    公开(公告)号:CN1538458A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申请号:CN200410031974.2

    申请日:2004-03-31

    Inventor: 藤间志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7/18 G11C29/785

    Abstract: 一种冗余控制电路包括:多个程序单元(100)和电压控制部分(101,105,106,107)。在多个程序单元(100)中,通过由于施加电压(SVT)造成介质击穿来对表示缺陷位置的缺陷地址(XAD)进行编程。电压控制部分(101,105,106,107)同时施加电压(SVT)给多个目标程序单元(100)中的一部分。多个目标程序单元(100)是对应于缺陷地址(XAD)而要被介质击穿的多个程序单元(100)的一部分。

    半导体集成电路设备和在该设备中检测延迟误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07049A

    公开(公告)日:2004-06-23

    申请号:CN200310119877.4

    申请日:2003-12-08

    Inventor: 荒井实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L7/00 H03K5/135 H03K2005/00065 H03K2005/00071

    Abstract: 一包含(a)一实际输入电路(03A、04A),(b)一实际输出电路(05A、06A),(c)一具有和实际输入电路相同的特性的复制输入电路(12A),(d)一具有和实际输出电路相同的特性的复制输出电路(11A),(e)一依据外部触发器进行操作的振荡电路(15A),以及(f)一把从振荡电路中传送过来并且通过实际输入电路和实际输出电路的信号,和从振荡电路中传送过来并且通过复制输入电路和复制输出电路进行比较以检测在实际输入和输出电路和复制输入和输出电路之间的延迟误差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设备,其中依据由偏离比较电路检测到的延迟误差补偿在复制输入和输出电路中的延迟。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和延迟锁定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06003A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申请号:CN02142432.2

    申请日:2002-09-19

    Inventor: 高井康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7/1066 G11C7/22 G11C7/222 G11C11/40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LL电路及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DLL电路2包括:延迟电路21、22,输入分频时钟CLK2,并延迟;相位检测器23,对分频时钟和延迟电路22的输出的相位差进行检测;计数器24,输出使延迟电路21、22的输出抽头切换的信号;延迟电路31、32,输入分频时钟CLK2,并延迟;多路复用器35A,输入延迟电路31、32的输出OUTR、OUTF,并输出信号CLKOE;伪多路复用器36,输入CLKOE,并具有与多路复用器4相同的延迟时间;伪缓冲器37,具有与输出缓冲器5相同的延迟时间;伪缓冲器38,具有与输入缓冲器相同的延迟时间。DLL电路3包括:相位检测器33,对输入缓冲器的输出CLK1和缓冲器38的输出的相位差进行检测;计数器34,输出使延迟电路31、32的输出抽头切换的信号。

    包括反熔丝电路的半导体器件和向反熔丝电路写入地址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25341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810173861.4

    申请日:2008-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反熔丝电路的半导体器件和向反熔丝电路写入缺陷地址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反熔丝电路包括:反熔丝元件,以非易失的方式来保持数据;锁存电路,暂时地保持要被写入到反熔丝元件的数据。能够以纳秒的数量级执行对锁存电路的写入,因而,即使当各自不同的缺陷地址被写入到多个芯片时,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段完成对锁存电路的写过程。由此,可以对芯片并行地执行对反熔丝元件的写入的实际过程,结果,可以以高速执行对反熔丝元件的写入过程。

    具有芯片裂纹检测结构的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2790040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157178.8

    申请日:2012-05-18

    Inventor: 石川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芯片裂纹检测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一种器件,其包括半导体衬底、第一穿透电极和每个都穿过所述第二半导体衬底的多个第二穿透电极、形成在所述衬底的一侧上的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以及形成在衬底的相反侧上的第三端子和多个第四端子。第一和第三端子中的每个与第一穿透电极垂直对齐并且电连接到第一穿透电极。每个第二端子与第二穿透电极中关联的一个垂直对齐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穿透端子中没有与关联的第二端子垂直对齐的另一个。每个第四端子与第二穿透电极中关联的一个垂直对齐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穿透电极中关联的一个。还设置有导线,导线包括电连接到第一端子的第一端部和电连接到第二端子中选择的一个的第二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