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350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99241.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点失效的仿真分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带有焊点的实际样件进行拉伸试验,得到实际失效数据;S2,根据实际样件建立焊点仿真分析模型,焊点尺寸和位置根据实际样件上焊点状态设置,标定焊点的热响应区的材料属性曲线,焊点的热响应区的材料属性曲线为在实际样件的基础上缩放强度曲线和断裂曲线,缩放系数为0.9~1.1;S3,进行仿真失效模拟,得到模拟失效数据,与实际失效数据进行一致性对比,若一致,则执行S4,若不一致,则调整缩放系数重新进行仿真失效;S4,将得到的焊点材料参数输入整车模型,进行整车分析。其能够对零部件的焊点区域进行精确仿真,对焊点的失效进行精确的预测,便于在设计阶段对设计区域进行设计变更。
-
公开(公告)号:CN118343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14829.4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30/09 , B60R21/01 , B60R21/01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紧急转向系统、转向方法、车载终端以及车辆,其中,紧急转向系统包括传感部件、固定部件、第一紧急拉杆和第二紧急拉杆;固定部件上设有与传感部件电连接的第一气动组件和第二气动组件;第一紧急拉杆和第二紧急拉杆分别可滑动设置在固定部件的两端,用于与车辆的左前轮和右前轮传动;第一紧急拉杆和固定部件装配的位置处形成第一气室,第一气动组件用于朝向第一气室充气以推动第一紧急拉杆朝向车辆的右侧滑动;第二紧急拉杆和固定部件装配的位置处形成第二气室,第二气动组件用于朝向第二气室充气以推动第二紧急拉杆朝向车辆的左侧滑动。通过气体推动车轮转向,灵敏度高,便于迅速避开被撞物,减小碰撞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6476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79105.9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零部件,具体涉及铸造成型机舱件、车辆前部防碰撞吸能结构及车辆,所述铸造成型机舱件包括由铝合金一体铸造成型的机舱件本体,机舱件本体包括竖向布置且作为前壁板总成的下板件的基板,基板前侧左、右部设有向前延伸作为机舱纵梁后段的水平段。所述车辆前部防碰撞吸能结构包括前防撞梁总成、机舱纵梁总成、前副车架总成、电池包总成和上述的铸造成型机舱件;前副车架总成前部连接在两根机舱纵梁前段的前部之间,前副车架总成后部连接在机舱件本体的左、右水平段之间;前副车架总成后侧与基板前侧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架,电池包总成的电池包箱体前横梁与基板后侧连接。其能够在提升强度、刚度的碰撞安全的前提下,达到轻量化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43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82595.X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0134 , B60R21/013 , B60R21/0132 , B60R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碰撞预测的安全气囊起爆实现系统、方法及车辆,包括: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通过场景探测模块持续探测车辆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并生成场景信息,当碰撞预测模块根据车辆状态信息判断事故已经发生时,碰撞预测模块将采集到的场景信息与预置的场景信息进行比对,预测碰撞产生的强度、最佳点火时间,结合探测的乘员乘坐信息生成起爆信息,并将该起爆信息发送到起爆控制模块,起爆控制模块根据起爆信息完成气囊起爆操作。本发明能够准确探测即将发生的碰撞事故,能够准确预测碰撞事故的事故过程,以及能够准确发出安全气囊点火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11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650665.2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所述的一种用于结构参数化设计的近似模型建立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优化设计问题,构成初始训练样本集;步骤2、建立多个近似模型,形成单元模型库;步骤3、进行单元模型决策,构建适用于当前训练样本的理想单元模型集;步骤4、计算各个单元模型的权重系数并建立集成近似模型;步骤5、修正当前的集成近似模型;步骤6、判断是否满足收敛准则,如果满足,则完成设计,否则执行步骤7;步骤7、利用增量学习技术增加新的训练样本至步骤1生成的训练样本集,并依次执行步骤2至步骤6。本发明消除了近似模型对响应特征的依赖,保证了技术通用性,提高了预测稳健性,提高了预测可靠性,提高了集成近似模型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7922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62971.X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纵梁前端结构,包括纵梁总成、前碰撞横梁总成,其特征是:前碰撞横梁总成包括前碰撞横梁、吸能盒、吸能盒安装板;前碰撞横梁呈腔体结构,其内部设有连接其前面和后面的横梁上加强板和横梁下加强板;吸能盒内设有连接其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吸能盒上加强板和吸能盒下加强板,吸能盒上加强板和吸能盒下加强板的前端部均与前碰撞横梁的后面紧贴、后端部均与吸能盒安装板紧贴;纵梁总成包括纵梁内板和与其配合连接的纵梁外板,纵梁内板前端部的上面连接有上支架、前端部的下面连接有下支架,吸能盒安装板的上部与上支架配合连接、下部与下支架配合连接。其具有较好的碰撞吸能效果,同时具备较高的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4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37341.4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9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构部件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碰撞数据;碰撞数据包括多个碰撞力序列以及每个碰撞力序列对应的侧滑位移量,一个碰撞力序列包括在一次碰撞过程中车辆与壁障在不同碰撞阶段的阶段碰撞力。根据多个碰撞力序列以及每个碰撞力序列对应的侧滑位移量,确定影响车辆的侧滑位移量的目标阶段碰撞力。确定在目标阶段碰撞力对应的碰撞阶段需要重构的部件。用于降低车辆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11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0650665.2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身结构参数化设计的近似模型建立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优化设计问题,构成初始训练样本集;步骤2、建立多个近似模型,形成单元模型库;步骤3、进行单元模型决策,构建适用于当前训练样本的理想单元模型集;步骤4、计算各个单元模型的权重系数并建立集成近似模型;步骤5、修正当前的集成近似模型;步骤6、判断是否满足收敛准则,如果满足,则完成设计,否则执行步骤7;步骤7、利用增量学习技术增加新的训练样本至步骤1生成的训练样本集,并依次执行步骤2至步骤6。本发明消除了近似模型对响应特征的依赖,保证了技术通用性,提高了预测稳健性,提高了预测可靠性,提高了集成近似模型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882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73176.2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A柱总成及汽车,涉及白车身技术领域。汽车A柱总成包括A柱结构、门槛和门槛边梁。其中,A柱结构包括侧围外板、内板、连接板和加强管梁。内板设于侧围外板的内侧,侧围外板与内板之间形成空腔,连接板设于侧围外板和内板之间。加强管梁设于空腔内,加强管梁为中空柱状结构,内部设有加强筋。加强管梁与连接板连接。加强管梁和门槛分别与门槛边梁连接。由此,可以提高A柱结构的结构强度,以及A柱结构与门槛的连接强度,减少A柱总成因碰撞事故出现严重变形的可能性;同时提升门槛对电池的防护效果,进而提升整车的安全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070494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41152.7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蜂窝结构有限元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三维CAD软件中根据铝蜂窝结构实际尺寸建立铝蜂窝CAD模型,该铝蜂窝CAD模型由7个大小相同的窝孔形成,每个窝孔截面均为正六边形;将所建立的铝蜂窝CAD模型导入有限元前处理软件中,将每个窝孔的面划分成1个四节点四边形的壳单元;在壳单元的每条边上生成1个2节点的梁单元,并将分布在窝孔顶部和底部的梁单元记为第一梁单元,将分布在窝孔中部的梁单元记为第二梁单元;赋予壳单元准静态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并赋予第一梁单元和二梁单元刚度曲线。本发明能够准确反映沿窝孔轴向和沿与窝孔轴向垂直方向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模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