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流道制备超滑表面涂料的方法与涂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72720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64377.3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流道制备超滑表面涂料的方法与涂覆工艺。该超疏水涂料是利用二氧化硅颗粒,碳纳米管与聚偏二氟乙烯(PVDF)混合之后黏附在微流道上。该涂覆材料形成多孔结构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正硅酸四乙酯(TEOS)遇水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形成聚合程度较高的硅酸,之后硅酸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水解后得到的硅醇发生缩合反应形成Si‑CH3,该产物附着在二氧化硅簇上并聚集形成网络。第二个方面是乙醇的蒸发,碳纳米管与二氧化硅颗粒在熔融的PVDF上塌缩,使得在PVDF表面上留下纳米空隙和纳米孔。通过在多孔微结构内注入硅油来制备超滑表面。微流道超滑涂层具备减阻,耐压、耐高温等功能,提高了微流道散热器的综合性能。

    一种异质嵌入式针鳍微流道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534693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782286.8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针鳍微流道散热器,主要由盖板、针鳍散热模块、基板组成。散热器的针鳍散热模块上主要由高导热系数材料加工而成,其主要特征结构有肋与针鳍,肋与肋之间构成流道,针鳍分布其间,针鳍散热模块有效的解决了热点的问题,提高了微流道散热器针对局部的散热能力。本发明在保留微通道体积小、换热能力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了微流道散热器针对局部热源的散热能力,具有较高的换热能力和换热极限。本发明结构紧凑、换热能力好,在电子芯片、激光器、整流器等高发热设备冷却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多级Y形入口流道结构的并联散热器组的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16471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644397.7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Y形入口流道结构的并联散热器组的设计,主要涉及一种能够改善并联散热器冷却液流量分布均匀性的入口流道结构设计。传统的T形入口流道会导致流入并联散热器组的冷却液流量不均匀,距离冷却液入口越近,流入散热器的冷却液流量越多,反之则越少。当流入并联散热器的流量分布不均衡时,会导致并联热源组的温度不同,造成热源组之间的温度差异。并联数越多,热源组之间的温差越大,“短板效应”更加明显。本发明对传统的T形入口流道—T形出口流道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把T形入口流道改进为多级Y形入口流道,从而使得流入并联散热器组的冷却液流量更加均匀,解决传统T形入口流道—T形出口流道结构下各并联散热器的冷却液流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以此抑制“短板效应”的发生。

    一种具有超滑表面的液冷流道散热器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8070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39801.4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具有超滑表面的液冷流道散热器制造方法,先加工散热器主体的液冷流道,利用疏水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与聚偏二氟乙烯(PVDF)清漆,甲苯通过高速搅拌制备疏水颗粒溶液;通过在散热器的液冷流道表面涂覆疏水颗粒溶液,加热烘干的方法制备疏水微纳结构;通过在疏水微纳结构中注入与传热介质不互溶的润滑油制备超滑表面;使具有超滑表面的液冷流道具备减阻,耐压,耐腐蚀等功能,实现了液冷流道散热器的综合性能提升。

    大尺寸PBGA再流焊最优温度曲线参数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730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80078.3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大尺寸PBGA再流焊最优温度曲线参数设置方法,涉及微电子封装领域,针对大尺寸再流焊焊接工艺,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混合神经网络参数优化方法。其优化过程为:收集大尺寸PBGA工艺参数,建立大尺寸PBGA再流焊工艺数据集,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混合模型,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其采用的混合神经网络比传统的神经网络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快的运算速度,更好的适合于该领域,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更好的选择工艺参数;本发明可以很好的为大尺寸PBGA再流焊生产提供良好的工艺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