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喷发动机凸轮轴轴承盖

    公开(公告)号:CN103670559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210360250.7

    申请日:2012-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喷发动机凸轮轴轴承盖,包括轴承盖本体,轴承盖本体上具有能够与其上方的气缸盖罩相贴合的弧形上密封面、能够与其下方的气缸盖相贴合的下密封面、以及能够与其后方的高压油泵底座相贴合的后密封面,下密封面上设有与凸轮轴轴颈相适配的弧形凹面;所述轴承盖本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沿上下方向的第一安装孔和沿前后方向的第二安装孔,在轴承盖本体的后密封面上开设有通气孔。当高压油泵布置在缸盖的后端时,通过该凸轮轴轴承盖能够保证高压油泵底座与气缸盖、凸轮轴、气缸盖罩之间的可靠密封,使高压油泵底座内腔与气缸盖系统内部的压力平衡。

    一种直喷发动机凸轮轴轴承盖

    公开(公告)号:CN10367055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60250.7

    申请日:2012-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喷发动机凸轮轴轴承盖,包括轴承盖本体,轴承盖本体上具有能够与其上方的气缸盖罩相贴合的弧形上密封面、能够与其下方的气缸盖相贴合的下密封面、以及能够与其后方的高压油泵底座相贴合的后密封面,下密封面上设有与凸轮轴轴颈相适配的弧形凹面;所述轴承盖本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沿上下方向的第一安装孔和沿前后方向的第二安装孔,在轴承盖本体的后密封面上开设有通气孔。当高压油泵布置在缸盖的后端时,通过该凸轮轴轴承盖能够保证高压油泵底座与气缸盖、凸轮轴、气缸盖罩之间的可靠密封,使高压油泵底座内腔与气缸盖系统内部的压力平衡。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9682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368521.3

    申请日:201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包括依次相通的含油气体入口、油气分离通道、出油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油气分离通道由上盖板和下盖板粘合形成,所述含油气体入口和出油口设在下盖板上;所述油气分离通道为沿油气混合气流动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U形通道,油气分离通道与含油气体入口通过带有通孔的隔板分隔,该隔板背面设置有与通孔正对的滤芯,隔板前方设有靠近含油气体入口的第一挡板,隔板后方设有L形的第二挡板,其上开设有供机油流向出油口的回油孔,位于第二挡板后方的油气分离通道底部设置有供机油流向出油口的回油槽。该油气分离器能使油气分离更加彻底,提高分离效率,降低机油消耗量,改善排放性能,缩小安装空间。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96826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210368521.3

    申请日:201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包括依次相通的含油气体入口、油气分离通道、出油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油气分离通道由上盖板和下盖板粘合形成,所述含油气体入口和出油口设在下盖板上;所述油气分离通道为沿油气混合气流动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U形通道,油气分离通道与含油气体入口通过带有通孔的隔板分隔,该隔板背面设置有与通孔正对的滤芯,隔板前方设有靠近含油气体入口的第一挡板,隔板后方设有L形的第二挡板,其上开设有供机油流向出油口的回油孔,位于第二挡板后方的油气分离通道底部设置有供机油流向出油口的回油槽。该油气分离器能使油气分离更加彻底,提高分离效率,降低机油消耗量,改善排放性能,缩小安装空间。

    一种炭罐吸附连接管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12900339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1509789.0

    申请日:2020-07-28

    Inventor: 殷智勇 梁宵 黄参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罐吸附连接管总成,包括分别与燃油蒸汽吸附通道上的三个端口连接的快换接头、三通快换接头和直管快换接头,其特征是:所述燃油蒸汽吸附通道包括第一连接分管、第二连接分管和第三连接分管;所述快换接头与第一连接分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分管的另一端与燃油蒸汽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燃油蒸汽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分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分管的另一端与三通快换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三通快换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分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分管的另一端与直管快换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明,集成度高,密封可靠,容易布置、装配,能够降低成本。

    一种集成式冷却水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760114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2299277.1

    申请日:2022-08-31

    Inventor: 黄参 殷智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式冷却水管结构,包括变速器油冷却水管、发动机冷却水管和与之连接相通的旁通管;所述变速器油冷却水管和发动机冷却水管均与第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油冷却水管包括第Ⅰ金属管,与所述第Ⅰ金属管的下端连接相通的第Ⅰ橡胶管,套设在所述第Ⅰ橡胶管外壁上的第Ⅰ防磨护套,还包括与第Ⅰ防磨护套固定连接的第Ⅰ管卡;所述第Ⅰ橡胶管通过第Ⅰ弹簧卡箍与所述第Ⅰ金属管连接;所述变速器油冷却水管的第Ⅰ金属管与第Ⅰ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集成度高,既能够实现发动机冷却水的循环,又能够实现变速器油冷却水的循环,且工艺性好,便于安装维修,制造成本低。

    一种发动机缸盖与凸轮轴轴承盖的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441901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1020956.8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与凸轮轴轴承盖的配合结构,包括缸盖以及凸轮轴轴承盖,缸盖的上表面与凸轮轴的底面相贴合,凸轮轴轴承盖的底面上设有两个上配合槽,缸盖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下配合槽,上配合槽和下配合槽相结合形成用于同凸轮轴的轴颈相配合的安装孔,上配合槽内设有用于释放润滑油以润滑凸轮轴的润滑部;凸轮轴轴承盖的底面上设有润滑油槽,润滑油槽位于两上配合槽之间,润滑油槽的两端分别与两润滑部相连通,润滑油槽和缸盖的上表面相结合形成润滑油道;缸盖内设有供油道,供油道和润滑油道连通,缸盖内还设有泄压道,泄压道与润滑油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有的凸轮轴轴承盖内的润滑油路的油压较大时油压不易释放的问题。

    一种增压直喷发动机溢流管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4627722U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20272843.7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直喷发动机溢流管总成,包括法兰盘、暖通进水管、缸盖排气支管和三通接头,在所述法兰盘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口与法兰盘上的中心通孔相连,所述暖通进水管和缸盖排气支管分别连接在该三通接头的另两个接口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缸盖排气和暖通进水的集成布置,结构紧凑、方便安装维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