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36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57092.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合金锻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合于高温合金锻模的可换保护壳的设计方法,包括通过改进后的物理基础实验,构建可换层锻造系统的传热模型、可换层锻造过程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模型和锻模可换层的综合模拟模型,基于上述模型通过实验,探究可换层参数、边界条件对可换层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最后根据影响规律以锻件尺寸要求和锻件微观组织为目标,得到可换参数和边界条件的优化组合,建立可换层制造使用参数和边界条件的设计规则;本发明基于金属保护壳锻模保护技术,根据锻模分区的制造思想,提出了一种可更换保护壳的设计方法,从而在锻造过程中提高高温合金锻件质量、延长锻模寿命、降低锻模成本,适用于高温合金锻造。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83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006838.2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7 , C22F1/04 , C22F1/00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大型铝合金双孔整框结构构件的残余应力消减方法,首先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设计初始模锻件,然后通过固溶淬火模拟得到的残余应力数据优化设计模锻件,最后依次完成行固溶淬火处理和非等压下量冷压变形处理。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优化设计后的模锻件结构,能显著提高模锻件整体固溶淬火后残余应力分布的均匀性,从而降低后续冷压变形处理的难度。同时,采用非等压下量冷压变形处理能大幅减小锻件残余应力大小和提高锻件整体残余应力分布均匀性的目的,从而克服此类锻件在机加过程中发生翘曲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6671.6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铝合金大锻件热处理数值模拟领域,公开了一种预测不同淬火工艺处理后合金热变形行为的方法。本申请对铝合金锻件淬火模拟中变形行为预测常用的Arrhenius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考虑淬火冷却过程及变形条件影响的修正Arrhenius本构模型。本申请修正后的模型根据真实情况将热变形临界激活能假定为受淬火冷却转变程度、变形温度与速率影响的函数。引入淬火因子作为中间量以建立激活能演化函数,实现对合金在不同淬火冷却工艺后变形所需临界激活能的演化特性的描述,最终实现对不同淬火冷却工艺、不同变形条件下铝合金热变形行为的精确预测,从而减小对锻件热处理残余应力的预测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443367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52205.9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大型锻件煨弯工装,包括工装上模和工装下模,工装上模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凸头部,并且沿凸头部的圆弧结构设置有固定成形坯料的限流槽,使得工装上模在坯料成形的过程中能平稳的向下推压成形坯料,限流槽的两侧侧壁结构相同,由三段独立的凸形挡板相互连接构成;工装下模包括成形部,成形部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凹形带状结构,与工装上模的凸头部相对应。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大型锻件煨弯工装,能将大型锻件在传统自由锻煨弯处理过程中的多次弯曲、拍平、再弯曲等工序整合成一次成型的过程,使大型复杂形状的成形坯料不仅能一次性成形且成型形状的精确度好、一致性高和成形火次低,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004715.5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防止大型整框构件的弱刚性高筋发生倒筋变形的预防方法,采用常规冷压模具对整框锻件进行冷压变形模拟,根据冷压变形模拟后得到的锻件材料流动状态数据对冷压模具进行优化处理,最后采用优化冷压模具对整框锻件进行冷压变形处理。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预防方法,通过对整框锻件冷压变形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计算,确定出整框锻件上弱刚性高筋发生的倒筋变形趋势及变形方向;然后对冷压模具型腔结构进行局部优化设计处理,使局部结构优化后的冷压模具能大大改善在冷压变形过程中锻件对应位置的受力方向及锻件材料流动状态,进而有效预防整框构件的弱刚性高筋结构在冷压变形完成后的后续机械加工时出现倒筋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82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7694.6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F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高强钛合金大型构件组织均匀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铸锭放置在加热炉中,将铸锭加热至锻打温度;S2:对铸锭进行多火次的锻打,形成原材料;S3:对原材料进行多火次的加热锻打,最终形成锻件;S4:将锻件放置在加热炉中,将锻件加热至Tβ+Δt,保温90~120分钟;S5:保温完成以后再将锻件加热至Tβ+Δn,保温60~90分钟;随后将加热炉温度调节至时效温度,进行时效保温第三时间;本发明,通过将锻件放置在加热炉中,将锻件加热至Tβ+Δt,保温保温90~120分钟;使锻件中的α晶粒完全转变成为β晶粒,在将锻件再将锻件加热至Tβ+Δn,保温60~90分钟;使β晶粒均匀成长,消除锻件组织中的衬度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0205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29495.6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铝合金模锻件半精加工方法,属于机加工施工技术领域,目的是有效控制加工变形。先进行工位一粗加工,再进行工位二粗加工,接着进行工位一半精加工,最后进行工位二半精加工面;粗加工中,对工位一和工位二的去除量按黄金比例法进行调整;半精加工中,对工位一和工位二的去除量或者加工参数按黄金比例法进行调整;去除量按黄金比例法为工位一的去除量小于工位二的去除量;加工参数黄金比例法为工位一的其中一项加工参数大于或者小于工位二的对应加工参数。通过对锻件加工的去除量按一定比例进行调整以及对加工参数按一定比例进行调整,对不同工位加工时残余应力释放的大小和剧烈程度进行控制,使两个工位加工变形量相互抵消,实现了变形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0077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28111.1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拐角处聚料的L形锻件的锻造模具及方法,包括错料模和煨弯模,错料模上设置有错料槽,煨弯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本发明所述的锻造方法首先是对毛坯进行前期处理,再对毛坯加热,再将加热完成后的毛坯的转角聚料区压扁以形成凸出部,再第一次错料形成单侧鼓包,再滚拔头部区和杆部区以完成整个锻件的整体成型;再通过第二次错料整个毛坯进行修正,最后再经过二次加热进行煨弯成型;本申请不但使用的模具更少,同时在原始毛坯上首先通过压扁也第一次错料形成单侧鼓包,从而避免加工难度最高的单侧鼓包受到头部和杆部加工的影响,提高其加工质量;同时由于单侧鼓包加工质量的提高能够避免对其进行反复锻打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59842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463915.1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截面钛合金框类锻件模锻加工方法,该变截面钛合金框类锻件为近圆形的框型结构,所述模锻加工方法是在制坯模和/或预锻模的下模模腔内设置对应于设计锻件在模锻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难成形部位的内凹结构分流腔,制坯模和/或预锻模上的分流腔用作对应的制坯件和/或预锻件在模锻加工过程中由等截面、等半径向变截面、变半径扩框成形时的分料。本发明能够有效调节制坯件和/或预锻件在成形过程中的金属材料流动速度和方向,使设计锻件上的难成形部位与易成形部位趋于同时、高质量成形,起到降低成形压力、避免锻造中的金属材料在难成部位形成汇流而导致折叠等缺陷发生的作用,保障设计锻件的难成形部位高效率、高质量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831567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07646.8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特大型筋条腹板类铝合金模锻件消除固溶后残余应力方法,属于锻造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锻件设计,锻件的腹板区厚度控制在60mm之内;步骤二,设置整体冷压缩模具,整体冷压缩模具包括有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以及下模所构成的型腔包括有与锻件的筋条区相匹配的塑性压缩区,以及与锻件的腹板区相匹配的弹性压缩区;步骤三,对锻件进行整体冷压。本发明主要通过控制锻件腹板区域的厚度,使其在整体冷压缩时仅发生弹性变形即可满足后续加工需求,并调整了冷压缩模具结构,使合模时高残余应力区发生塑性形变,而其腹板区等低残余应力区仅发生弹性形变,从而降低了锻件整体冷压缩所需载荷,使其能应用于现有设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