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温保护壳及锻模基体的使用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36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57285.4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合金锻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保护壳及锻造基体的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包括利用稳态实验法构建传热模型、利用金属弯曲实验结合传热模型构建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利用摩擦磨损实验构建磨损计算模型并结合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构建可换层综合模型;进行高温合金锻造缩比实验,建立可换层和锻模基体的有限元模型,最后基于上述得到的模型构建可换层的寿命预测模型和使用可换层的锻模基体的寿命预测模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高温保护壳及锻造基体的使用寿命预测方法,能够预测保护壳以及锻模基体的寿命,保证锻造工艺安全高效进行,适用于高温合金锻造。

    一种用于冶金辊道表面再制造的焊锻复合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7817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49951.3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冶金辊道表面再制造的焊锻复合工艺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先对辊道进行前处理,再对辊道进行多材料电弧增材焊接;当焊接形成的焊道冷却到预设温度时,锻打装置开始工作,对冷却到预设温度的焊道区域进行锻打;最后再对修复后的辊道进行焊后处理、精加工,即实现辊道表面再制造。焊枪和锻打装置在轨道上按相同速度移动,辊道通过机头驱动绕其轴线转动,从而在辊道圆周面上以螺旋线的形式满焊设定厚度的焊材。焊枪位于辊道轴线上方并竖直朝下,锻打装置的锻打方向水平朝向辊道轴线。本发明能够有效实现辊道表面精整和堆积材料组织及成分的均匀化,提高辊道使用寿命。

    一种轧辊制造及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83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747135.9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轧辊制造及修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制造并预处理轧辊辊芯,所述轧辊辊芯为新制辊芯或者采用待修复轧辊制成;预热轧辊辊芯,同时烘干焊丝和焊剂;采用低碳合金焊丝堆焊打底层;堆焊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均匀覆盖打底层,所述过渡层材料中包含的C元素、Fe元素和Ni元素等元素含量值介于工作层材料与打底层材料对应元素的含量值之间;采用Ni基材料堆焊工作层;堆焊工艺层;对堆焊完成后的轧辊进行焊后热处理;对工艺层进行机加工。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轧辊制造及修复方法,能大幅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降低堆焊材料成本,同时还能保证堆焊工作层的性能,提高表面硬度,有效改善轧辊表面的加工性能,降低机轧辊加工的难度和成本。

    一种轧辊制造及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839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47135.9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轧辊制造及修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制造并预处理轧辊辊芯,所述轧辊辊芯为新制辊芯或者采用待修复轧辊制成;预热轧辊辊芯,同时烘干焊丝和焊剂;采用低碳合金焊丝堆焊打底层;堆焊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均匀覆盖打底层,所述过渡层材料中包含的C元素、Fe元素和Ni元素等元素含量值介于工作层材料与打底层材料对应元素的含量值之间;采用Ni基材料堆焊工作层;堆焊工艺层;对堆焊完成后的轧辊进行焊后热处理;对工艺层进行机加工。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轧辊制造及修复方法,能大幅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降低堆焊材料成本,同时还能保证堆焊工作层的性能,提高表面硬度,有效改善轧辊表面的加工性能,降低机轧辊加工的难度和成本。

    一种大型锻模的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1242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55805.6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B21J13/02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锻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锻模制造前采用如下步骤设计锻模:a、建模;采集大型锻模的数据建立大型锻模的3D有限元模型和2D有限元模型;b、划定锻模的复合强化区;将温度变化量ΔT>50℃的锻模区域划分为复合强化区;c、复合强化区的材料预选;选取屈服强度σs(Tmax1)满足σ(Tmax1)≤σs(Tmax1)-σn的材料作为复合强化区的预选材料,其中σn为锻打第n件锻件时模具上的累积应力;d、复合强化区的材料筛选;筛选出3~5种临界点Ac1接近H13钢的临界点Ac1的材料;e、确定复合强化区的材料;选取加工相对较容易的材料作为复合强化区的材料。本发明的大型锻模的制造方法具有设计科学,能够降低加工难度,有利于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