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厄利电压的双极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642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052415.8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厄利电压的双极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双极器件包括3个金属连线和衬底;衬底上方依次设置N埋层、第一外延层、第二外延层和SiO2层;3个金属连线分别穿过SiO2层上设置的引出孔后,分别连接集电区的引出区、发射区和P型基区;集电区的引出区和P型基区位于第二外延层内部,发射区位于P型基区内部;双极器件两侧边均设置P型隔离区。所述方法主要改进在于包括对衬底进行第一次外延工艺,形成第一外延层;在第一外延层上进行第二次外延工艺,形成第二外延层;通过双外延层的设计,能够有效增大厄利电压,降低厄利效应,提高集成电路的精度;同时,寄生的PMOS管阈值电压增高,电路的金属布线更加方便,工作电压范围扩大。

    一种双极带隙基准结构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678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87809.6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带隙基准结构及工作方法,属于电源管理领域,具体属于模拟集成电路领域,通过采用两个相同的PNP晶体管,可产生相等的支路电流,从而使得两个NPN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相等,生成的与温度正相关的电流,在流经电阻R2,产生与温度正相关电压,将与温度正相关电压与PNP晶体管Q2的VBE结压降叠加,得到并输出不受电源电压变化影响的带隙基准电压;本结构设计简单,能够减小电流镜失配的影响,具有功耗低、可靠性好、适应双极型工艺、芯片面积小、低成本的特点,提高了基准电压源电路的应用适用性,并且可广泛应用在各种电源类管理和驱动类芯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一种抗总剂量辐射加固LDMOS器件结构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030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663181.6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总剂量辐射加固LDMOS器件结构及制备方法,在衬底硅上间隔设置掺杂层,在掺杂层上端面的边部设置有部分嵌入的场氧化层,能有效提高场开启电压,使其高于工作电压,形成良好的隔离,同时能够减小多晶硅栅极与硅衬底之间的寄生电容;场氧化层内侧紧邻设置嵌入沟道的环状第一接触电极,且场氧化层内侧沉淀栅氧化层;环状第一接触电极上表面设置平整条状的多晶硅栅极,多晶硅栅极两端补分别与环状第一接触电极的对应栅氧化层区域重叠设置,多晶条形带界定了有源区的边界,可挡住注入的离子,注入离子的区域形成有源区。

    一种抗总剂量辐射加固LDMOS器件结构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030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63181.6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总剂量辐射加固LDMOS器件结构及制备方法,在衬底硅上间隔设置掺杂层,在掺杂层上端面的边部设置有部分嵌入的场氧化层,能有效提高场开启电压,使其高于工作电压,形成良好的隔离,同时能够减小多晶硅栅极与硅衬底之间的寄生电容;场氧化层内侧紧邻设置嵌入沟道的环状第一接触电极,且场氧化层内侧沉淀栅氧化层;环状第一接触电极上表面设置平整条状的多晶硅栅极,多晶硅栅极两端补分别与环状第一接触电极的对应栅氧化层区域重叠设置,多晶条形带界定了有源区的边界,可挡住注入的离子,注入离子的区域形成有源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