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皮带使用寿命的监控方法和监控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72479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1542994.4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皮带使用寿命的监控方法和监控组件。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自动张紧轮的一侧设置距离传感器,利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自动张紧轮与所述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L,当发动机皮带出现松弛时,自动张紧轮自动改变位置,以将松弛的发动机皮带张紧,自动张紧轮的位置改变使距离L变小;在每次发动机熄火时,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距离L,并将L与预设的极限距离Lmin相比较,基于比较结果为L大于Lmin的情况,判断发动机皮带未达到使用寿命,基于结果为L小于或等于Lmin的情况,判断发动机皮带达到使用寿命,需进行更换。

    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方法及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8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34120.5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方法及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结构,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驱动齿轮放入齿轮室的驱动齿轮腔中,然后将驱动齿轮的轮毂推入至驱动齿轮腔的腔壁上开设的安装通孔中;步骤B,将机油泵的驱动轴穿过驱动齿轮腔的腔壁上开设的轴孔后穿入驱动齿轮中。由于是先将驱动齿轮的轮毂装配于安装通孔中,再将机油泵的驱动轴穿入至驱动齿轮,所以只需要将驱动齿轮腔的宽度做的等于或者略大于驱动齿轮的最大厚度的尺寸即可满足安装要求,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驱动齿轮腔的尺寸,避免了驱动齿轮腔中积攒过多机油,进而避免了驱动齿轮长期搅油导致的机油过热和老化变质过快,延长了机油寿命。

    一种减振皮带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3873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1561407.6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皮带轮,包括皮带轮本体,皮带轮本体包括芯轴和套设在芯轴上且能够绕芯轴的轴心转动的皮带轮,芯轴与皮带轮的套设内圈之间形成有套设间隙;芯轴上还套设有螺旋扭转弹簧,螺旋扭转弹簧位于套设间隙内,螺旋扭转弹簧的一端与芯轴固定连接,螺旋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皮带轮固定连接,且当皮带轮相对芯轴转动时,螺旋扭转弹簧能够在套设间隙内发生径向扩张至套设内圈或径向收缩至芯轴。上述减振皮带轮,通过螺旋扭转弹簧的阻尼缓冲的作用,从而能够降低两传动轴之间瞬间速度差对皮带轮系的冲击,继而若将该皮带轮应用于发动机的动力传动的皮带轮系中,能够大大缓解皮带轮系振动的问题。

    一种涡后排气管支架及涡后排气管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7654281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039691.6

    申请日:2017-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1822 F01N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后排气管支架,设置有机体连接部和排气管连接部,所述涡后排气管支架由多层金属板叠合形成,其中,所述涡后排气管支架在自身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缓冲段,所述缓冲段仅由位于顶部的顶层金属板和位于底部的底层金属板构成,并且所述顶层金属板上有凸起,所述底层金属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对称的凹陷,所述凸起和所述凹陷构成隔振变形腔。该涡后排气管支架不仅不容易断裂,而且隔振变形腔还可以有效阻隔振动在涡后排气管支架上的传递,从而有效减小机体噪音,提高用户使用感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涡后排气管支架的涡后排气管总成。

    一种涡后排气管支架及涡后排气管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76542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711039691.6

    申请日:2017-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后排气管支架,设置有机体连接部和排气管连接部,所述涡后排气管支架由多层金属板叠合形成,其中,所述涡后排气管支架在自身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缓冲段,所述缓冲段仅由位于顶部的顶层金属板和位于底部的底层金属板构成,并且所述顶层金属板上有凸起,所述底层金属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对称的凹陷,所述凸起和所述凹陷构成隔振变形腔。该涡后排气管支架不仅不容易断裂,而且隔振变形腔还可以有效阻隔振动在涡后排气管支架上的传递,从而有效减小机体噪音,提高用户使用感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涡后排气管支架的涡后排气管总成。

    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方法及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8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434120.5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方法及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结构,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驱动齿轮放入齿轮室的驱动齿轮腔中,然后将驱动齿轮的轮毂推入至驱动齿轮腔的腔壁上开设的安装通孔中;步骤B,将机油泵的驱动轴穿过驱动齿轮腔的腔壁上开设的轴孔后穿入驱动齿轮中。由于是先将驱动齿轮的轮毂装配于安装通孔中,再将机油泵的驱动轴穿入至驱动齿轮,所以只需要将驱动齿轮腔的宽度做的等于或者略大于驱动齿轮的最大厚度的尺寸即可满足安装要求,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驱动齿轮腔的尺寸,避免了驱动齿轮腔中积攒过多机油,进而避免了驱动齿轮长期搅油导致的机油过热和老化变质过快,延长了机油寿命。

    发动机皮带使用寿命的监控方法和监控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72479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542994.4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皮带使用寿命的监控方法和监控组件。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自动张紧轮的一侧设置距离传感器,利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自动张紧轮与所述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L,当发动机皮带出现松弛时,自动张紧轮自动改变位置,以将松弛的发动机皮带张紧,自动张紧轮的位置改变使距离L变小;在每次发动机熄火时,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距离L,并将L与预设的极限距离Lmin相比较,基于比较结果为L大于Lmin的情况,判断发动机皮带未达到使用寿命,基于结果为L小于或等于Lmin的情况,判断发动机皮带达到使用寿命,需进行更换。

    一种减振皮带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38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61407.6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皮带轮,包括皮带轮本体,皮带轮本体包括芯轴和套设在芯轴上且能够绕芯轴的轴心转动的皮带轮,芯轴与皮带轮的套设内圈之间形成有套设间隙;芯轴上还套设有螺旋扭转弹簧,螺旋扭转弹簧位于套设间隙内,螺旋扭转弹簧的一端与芯轴固定连接,螺旋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皮带轮固定连接,且当皮带轮相对芯轴转动时,螺旋扭转弹簧能够在套设间隙内发生径向扩张至套设内圈或径向收缩至芯轴。上述减振皮带轮,通过螺旋扭转弹簧的阻尼缓冲的作用,从而能够降低两传动轴之间瞬间速度差对皮带轮系的冲击,继而若将该皮带轮应用于发动机的动力传动的皮带轮系中,能够大大缓解皮带轮系振动的问题。

    手动盘车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39854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0638489.3

    申请日:2019-0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手动盘车装置。包括:齿轮轴;齿轮,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齿轮轴上;法兰,所述法兰用于连接发动机的机壳,所述齿轮轴穿过在所述法兰上开设的第一通孔,所述齿轮轴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沿轴向移动,以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进行切换;电感式接近开关,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安装在所述法兰上,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用于感应所述齿轮轴的位置且在所述齿轮轴处于工作位置时向起动机的点火装置发出使点火开关断开的常开信号。本实用新型的手动盘车装置,当齿轮轴处于工作位置时,感应式接近开关通过感应齿轮轴的位置向起动机的点火装置发出点火开关断开的常开信号,以使起动机不能起动,从而避免造成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

    后取力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13270973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20836221.8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后取力装置和一种发动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后取力装置的中间齿轮轴设有多个导流片,相邻的导流片之间形成镂空结构,其装配在后取力装置中时,中间齿轮轴旋转会使会使内部空气进行流动,使导流片外侧形成负压,促进后取力装置内部的润滑油向导流片外侧流动,使出油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增加润滑油循环效率,增加出油率,避免润滑油堆积在后取力总成中,造成漏油等故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