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箱通风系统、氢内燃机及曲轴箱通风系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1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03643.8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氢内燃机及曲轴箱通风系统控制方法。本发明中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曲轴箱、油气分离器、空气滤清器和控制单元,曲轴箱的内部设置有氢气浓度检测单元,油气分离器的进口与曲轴箱的第一连通口连通,空气滤清器通过进气管路与曲轴箱的第二连通口连通,空气滤清器通过第一补气管路可选择性地和曲轴箱的第三连通口连通,控制单元与氢气浓度检测单元、油气分离器和空气滤清器信号连接。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曲轴箱通风系统,曲轴箱内部的氢气浓度始终在安全范围内,且氢内燃机稳定工作。

    发动机及其配气机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56988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66552.6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其配气机构,其中,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包括配气组件,每个发动机的缸设有至少两组配气组件,至少一组配气组件为可调节配气组件,可调节配气组件包括进气门及控制进气门工作的进气调节装置。进气调节装置包括摇臂和活塞驱动组件,摇臂用于带动进气门运动;活塞驱动组件能够沿气门轴线方向运动,活塞驱动组件一端能够与进气门的阀杆端部抵接以推动进气门打开的气门第一控制位,且活塞驱动组件具有与进气门的阀杆端部隔离的气门第二控制位。由于配气组件气门打开时间及升程不同,使得气体形成涡流,提高燃烧速度,提高燃烧充分性,降低气耗及排温,本申请提供的配气机构使得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提高。

    发动机及其配气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75698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66552.6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其配气机构,其中,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包括配气组件,每个发动机的缸设有至少两组配气组件,至少一组配气组件为可调节配气组件,可调节配气组件包括进气门及控制进气门工作的进气调节装置。进气调节装置包括摇臂和活塞驱动组件,摇臂用于带动进气门运动;活塞驱动组件能够沿气门轴线方向运动,活塞驱动组件一端能够与进气门的阀杆端部抵接以推动进气门打开的气门第一控制位,且活塞驱动组件具有与进气门的阀杆端部隔离的气门第二控制位。由于配气组件气门打开时间及升程不同,使得气体形成涡流,提高燃烧速度,提高燃烧充分性,降低气耗及排温,本申请提供的配气机构使得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提高。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油气分离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62793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1429651.4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系统、油气分离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该油气分离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油气分离器、用于检测曲轴箱排出的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流量的传感器组件以及用于设置于油气分离器与油气分离器的动力源之间的调节阀,调节阀和传感器组件均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传感器组件的反馈控制调节阀,以使调节阀调整作用于油气分离器的动力,使油气分离器的转速与曲轴箱排出的混合气体的含油量相匹配。该油气分离系统、油气分离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改善了油气分离器主动分离动力的大小主要与发动机转速相关,以致油气分离器长时间高转速、低负荷运行,会对油气分离器的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油气分离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6279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29651.4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系统、油气分离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该油气分离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油气分离器、用于检测曲轴箱排出的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流量的传感器组件以及用于设置于油气分离器与油气分离器的动力源之间的调节阀,调节阀和传感器组件均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传感器组件的反馈控制调节阀,以使调节阀调整作用于油气分离器的动力,使油气分离器的转速与曲轴箱排出的混合气体的含油量相匹配。该油气分离系统、油气分离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改善了油气分离器主动分离动力的大小主要与发动机转速相关,以致油气分离器长时间高转速、低负荷运行,会对油气分离器的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气缸盖精确冷却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37753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0777595.0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缸盖精确冷却方法,冷却水由水泵出来后分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通过副冷却水进水口流入副储液室,所述第二流路通过主冷却水进水口流入所述下水套;所述流入副储液室的冷却水通过连通通道与下水套实现互通,流入下水套;所述下水套中的冷却水由第一引导通道以及第二引导通道进入至上水套实现冷却,所述冷却后的冷却水流出气缸盖进入节温器,本发明从水泵直接取水冷却排排鼻梁区,并通过控制阀和ECU信号进行控制,保证达到精确冷却的目的,采用控制阀控制这条水路的开断,达到了在不同工况、不同领域有针对性的冷却方案,拓展了同一基本型发动机配套多领域的可能性。

    一种油气分离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70342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74199.7

    申请日:2013-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其包括密封连接在曲轴箱上的油气分离器壳体,油气分离器壳体与曲轴箱的连接端面上装有将油滴挡回曲轴箱的挡油板,挡油板的边缘与油气分离器壳体的连接端面内沿之间形成油气混合物进入通道,油气分离器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油气分离段和倾斜向上设置的过滤段,油气分离段的下底面自与曲轴箱的连接部位向外逐渐向上倾斜设置,油气分离段的内腔为过滤腔,过滤腔的内壁上设有向过滤腔中凸进且驱使油气混合物在过滤腔中曲线通过的至少一块隔板,过滤段内装有滤芯,过滤段的上伸端部装有上封盖,上封盖上装有排气管。本发明具有对油气混合物进行预分离且油气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用于柴油机喷油器的压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4706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83302.7

    申请日:2012-12-28

    Inventor: 蔡海杰 陈利 高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紧装置,该压紧装置包括螺套和定位部件,其中,螺套通过轴向挡圈固定于柴油机喷油器,定位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柴油机喷油器,其另一端固定于柴油机的机体;这样,通过拧紧螺套实现喷油器的下移压紧,在压紧过程中,由于喷油器通过定位部件固定于柴油机的机体上,不会随着螺套的旋紧而转动,实现在喷油器压紧过程中的定位,从而避免了拧紧过程中发生的喷油器跟转现象,提高了喷油器压紧工装的精度和效率。

    油气分离器及其控制方法、氢发动机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9341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15385.6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其控制方法、氢发动机及车辆。该油气分离器包括油气分离器本体、氢浓度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油气分离器本体包括相互连通的分离腔和排放腔,分离腔设有进气口,排放腔设有排气口,分离腔内设有旋转分离部,氢浓度检测装置与排放腔相连通,控制装置分别与氢浓度检测装置和旋转分离部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氢浓度检测装置测量的氢气浓度值控制旋转分离部的转速。根据本发明,当氢气浓度过高时,控制装置将增加旋转分离部的转速,加快高浓度氢气的排出,防止氢气在曲轴箱内积聚,降低了氢气浓度过高而引发的爆炸风险,确保了氢燃料发动机的安全性。

    发动机及其配气机构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55285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46479.6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其配气机构,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包括驱动轴、套管、凸轮相位调节器及配气组件,套管套设在驱动轴外侧,凸轮相位调节器的定子和转子中的一者与驱动轴连接,另一者与套管连接。发动机的每个缸设有至少两组配气组件,配气组件包括进气门、进气凸轮及与进气凸轮传动连接控制进气门工作的进气调节装置,两个配气组件上的进气凸轮一者与驱动轴固定连接,另一者与套管固定连接;当发动机位于高速低负荷区时,凸轮相位调节器控制与驱动轴传动连接进气门及与套管传动连接的进气门开启时间存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差值。两个进气门开启时间存在时间差的非对称相位提升涡流水平,提高燃烧速度,降低了排温,进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