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9876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211277.3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基于椭圆转移轨道的入轨式弹道设计方法,涉及运载火箭弹道设计领域。本发明对控制变量赋初值;通过固定末级第二次工作时长固定椭圆转移轨道的近地点高度;根据设置的运载火箭飞行时序,对火箭飞行过程中受力情况进行建模,对速度、位置进行数值积分,进行三自由度质点弹道计算;将计算出的速度、位置通过坐标系转换,判断地心矢径大小、绝对速度大小、轨道倾角、当地弹道倾角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输出速度、位置、飞行程序角、高度相关弹道参数,发射弹道设计完成;否则根据当前值与目标值之差调整所述控制变量,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满足要求,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实现固体火箭椭圆转移轨道的入轨式弹道方案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5416617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777730.7
申请日:2015-11-14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的级间分离试验装置,属于运载火箭级间分离试验领域。包括试验架车、偏航转轴、U型支撑架、以及第一俯仰支耳和第二俯仰支耳,U型支撑架包括横梁和固定在横梁两端的相互平行的竖梁,横梁的中间处被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入以使U型支撑架能相对偏航转轴转动,第一俯仰支耳和第二俯仰支耳相对固定在所述U型支撑架的竖梁上,且第一俯仰支耳和第二俯仰支耳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俯仰支耳和第二俯仰支耳用于支撑分离体。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以上装置进行级间分离试验的方法。本发明装置和方法能较为真实的模拟多自由度条件下的级间分离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573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28234.8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B64G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抛离式飞行器分离发射装置,其包括:运载器,所述运载器转动安装有两个分离支架,所述分离支架开设有缺口,两个所述分离支架通过分离螺栓锁止于关闭状态,且两个所述分离支架之间形成腔室,两个所述缺口围成安装口,所述分离支架与所述运载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趋于打开两个所述分离支架;所述安装口安装飞行器一,所述腔室安装飞行器二。分离螺栓爆炸分离,解除对分离支架的限位固定,在弹性件的弹力下,打开分离支架,释放安装口内的飞行器一,同时也为后续飞行器二的分离做好准备工作;分离支架与运载器相连,保留了转动功能,分离支架转动后不抛离,满足航天发射活动不新增太空垃圾影响轨道安全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42864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54292.7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B64G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645
Abstract: 一种星箭分离系统,包括:卫星推离装置,卫星推离装置上设有刚性转接件;套筒,其轴线沿卫星推离方向设置,套筒一端正对刚性转接件;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规格相同,关于套筒轴线对称设置;第一柔性齿条、第二柔性齿条,规格相同,第一、第二柔性齿条的首端啮合且穿过套筒并与刚性转接件固定连接,套筒用于保证第一、第二柔性齿条啮合,第一、第二柔性齿条的首端啮合后具有支持卫星推离的刚度;第一柔性齿条的中段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齿啮合,第二柔性齿条的中段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齿啮合。本发明可有效调节控制分离力大小和速度,大幅提升了分离控制精度及稳定度,并可重复多次使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0428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569442.0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箭分离系统及其分离方法,该装置包括运载火箭和至少两个分离组件,每一所述分离组件均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且每一所述分离组件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顶端均活动连接一卫星,每一所述分离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分离组件与运载火箭贴合,且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位于所述运载火箭内,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运载火箭的顶部,且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出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以使对应的所述卫星发生偏转。本发明提供的星箭分离系统及其分离方法,可以有目的地控制星箭分离时的偏转角速度,满足卫星并联紧密布置时卫星分离的安全性保障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304282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69442.0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箭分离系统及其分离方法,该装置包括运载火箭和至少两个分离组件,每一所述分离组件均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且每一所述分离组件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顶端均活动连接一卫星,每一所述分离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分离组件与运载火箭贴合,且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位于所述运载火箭内,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运载火箭的顶部,且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出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以使对应的所述卫星发生偏转。本发明提供的星箭分离系统及其分离方法,可以有目的地控制星箭分离时的偏转角速度,满足卫星并联紧密布置时卫星分离的安全性保障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42882.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用化的运载火箭弹道计算方法,包括:设定目标轨道和目标轨道对应的约束条件,目标轨道包括太阳同步轨道或低倾角轨道,约束条件至少包括地心矢径、绝对速度、飞行路径角;简化输入参数,输入参数包括构型参数、质量参数、气动参数、发动机参数;基于目标轨道的约束条件、对应的控制变量、输入参数,通过牛顿迭代法计算控制变量的值,以得到运载火箭的弹道。本申请提供一种通用化的运载火箭弹道计算方法,通过优选典型目标轨道保证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对弹道计算的输入参数进行简化梳理,通过牛顿迭代法计算以得到弹道,在保证计算准确性的前提下提升了对不同构型方案的适应性,可进行快速弹道迭代计算,具有通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51823.3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体运载火箭运输起竖装置及发射实施步骤,其中一种固体运载火箭运输起竖装置包括:转运平台,其一端铰接有起竖臂,起竖臂用于固定火箭本体;第一起竖油缸,其铰接于转运平台,输出端驱动连接有托架,托架位于起竖臂的侧边,且端部与起竖臂的铰接端铰接,托架用于托置起竖臂到达第一起竖角度;第二起竖油缸,其铰接于托架,输出端驱动连接起竖臂,第二起竖油缸用于驱动起竖臂远离或贴近托架到达第二起竖角度。该装置满足不同火箭体的转运需求,具备水平和垂直两种运输对接方式,提高了适配性,降低了发射成本,提高了转载速度。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运输转运装置结构单一,不能同时满足水平对接运输和垂直对接运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4649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488666.6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星发射的卫星布局方案及适配器,涉及航天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星发射的卫星布局方案。本发明方案通过将多颗卫星分层安装在适配器上,在分离阶段通过配置不干涉的发射方向进行分离。该方法显著提高卫星释放效率及安全性。与此同时,本方案还提供一种适配器结构以实现了卫星多层安装以及卫星分离,既提升了卫星搭载数量又可以满足多种卫星发射任务的需求。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显著提高了卫星释放效率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9876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211277.3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基于椭圆转移轨道的入轨式弹道设计方法,涉及运载火箭弹道设计领域。本发明对控制变量赋初值;通过固定末级第二次工作时长固定椭圆转移轨道的近地点高度;根据设置的运载火箭飞行时序,对火箭飞行过程中受力情况进行建模,对速度、位置进行数值积分,进行三自由度质点弹道计算;将计算出的速度、位置通过坐标系转换,判断地心矢径大小、绝对速度大小、轨道倾角、当地弹道倾角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输出速度、位置、飞行程序角、高度相关弹道参数,发射弹道设计完成;否则根据当前值与目标值之差调整所述控制变量,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满足要求,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实现固体火箭椭圆转移轨道的入轨式弹道方案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