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9225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811168114.1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H04B7/185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目标区域的分步式星座构型优化设计方法,涉及卫星星座构型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析多目标区域的星座优化模型设计主要需要考虑的优化目标、优化约束条件及优化变量,构建多目标区域星座构型优化模型;然后,采用MATLAB模块和STK模块搭建了高效的星座构型优化设计平台;最后,提出了分步式优化的方法,将相互矛盾的优化目标、优化约束条件分离,优先采用不容易建模的优化约束条件进行优化计算,再对不容易建模的优化约束条件进行优化设计。有效解决星座构型优化面临的不可公度性和不相容性问题,实现面向多目标区域的星座构型优化设计,并确保新的星座构型与已有星座构型的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20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79798.4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快速交会的运载火箭任务规划方法,涉及航天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运载火箭预留的推进剂,确定追踪航天器的升交点地理经度的经度调整值;步骤S2,根据经度调整值和运载火箭的多个可选发射地,计算追踪航天器入轨后能与目标航天器交会的地理经度区间;步骤S3,根据地理经度区间和目标航天器绕行地球一天所有圈次的升交点地理经度,确定理论升交点地理经度和运载火箭的选定发射地;步骤S4,根据选定发射地和理论升交点地理经度计算理论发射时间;步骤S5,以选定发射地和理论发射时间发射运载火箭,使追踪航天器进入交会轨道。本发明可保证一天内至少存在一个发射时刻,使追踪航天器能与目标航天器快速交会。
-
公开(公告)号:CN10590531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0414531.4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对日定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系统包括:骨架、陀螺、星敏感器、太阳敏感器、电路、数据线路和星载控制组件,根据系统工作模式选择采用不同的姿态敏感器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本体系下的太阳矢量,由卫星结构设计信息计算本体系下太阳帆板法线矢量,根据矢量旋转定义推导出误差四元数,计算误差角速度代入PID控制律,将计算的控制指令传送给反作用飞轮完成对日定向控制。该控制装置可满足两种工作模式下卫星的对日定向控制,统一了星上控制算法及参数设定,并使卫星对日定向机动路径最短,该发明可广泛适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对日定向控制的卫星。
-
公开(公告)号:CN10745058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83737.1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面级多星部署全任务周期轨道设计方法,其步骤包括:步骤一、根据上面级多星部署任务,给出多星部署的一般流程,分析多星部署调相误差组成;步骤二、通过对分析出的几种组成的调相误差,轨道摄动、卫星分离和轨道机动造成的调相误差,进行误差补偿后设计漂移轨道;步骤三、再考虑调相漂移过程中其它干扰因素造成的调相误差,进行调相机动中途修正,进一步消除误差。通过充分考虑多星部署过程中的各类误差组成和影响因素,在对各调相误差进行补偿的基础上对上面级漂移轨道的参数进行设计,并通过基于有限阀值的调相机动中途修正方法,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消除了调相误差,整体上提高了多星部署的实现效果与所部署星座的初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84155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10102622.4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运载火箭通用先进上面级,包括电气部分和结构部分,电气部分由综合电子系统单机和外设单元组成;综合电子系统单机包括集成为一体且通过总线连接的中心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测控通信模块、姿轨控模块、时序控制模块和电源与热控管理模块;外设单元包括姿控外设、测控通信外设、电源外设、推进外设和热控外设;结构部分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载荷安装板、姿控环、贮箱和仪器舱,以及安装于仪器舱内的单机安装板和推进安装板。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有效减少相互之间的耦合和干涉,大幅提高了系统配置的灵活性;机/电/热一体化设计,单机间无缆化连接,显著减小了系统复杂度,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20027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327115.X
申请日:2025-03-19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F41F3/04
Abstract: 一种运载火箭发射窗口及发射点位的规划方法及装置,涉及运载火箭发射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在J2000坐标系下,根据目标星座的基本参数计算卫星在各时刻的位置。将卫星的位置信息转换为大地坐标后,根据大地坐标计算各卫星的星下点轨迹,结合发射场的中心位置和机动半径,计算出卫星经过发射场的时间窗口,为后续规划运载火箭的发射窗口和发射点位提供关键数据。综合考虑运载火箭的型号、时间窗口和卫星的星下点轨迹,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最适合的发射窗口和发射点位,避免了仅依赖固定的发射点位及升交点/降交点信息来逆向推导发射窗口的繁琐过程,大幅简化了建模与计算流程,显著提升了发射任务的执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20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979798.4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快速交会的运载火箭任务规划方法,涉及航天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运载火箭预留的推进剂,确定追踪航天器的升交点地理经度的经度调整值;步骤S2,根据经度调整值和运载火箭的多个可选发射地,计算追踪航天器入轨后能与目标航天器交会的地理经度区间;步骤S3,根据地理经度区间和目标航天器绕行地球一天所有圈次的升交点地理经度,确定理论升交点地理经度和运载火箭的选定发射地;步骤S4,根据选定发射地和理论升交点地理经度计算理论发射时间;步骤S5,以选定发射地和理论发射时间发射运载火箭,使追踪航天器进入交会轨道。本发明可保证一天内至少存在一个发射时刻,使追踪航天器能与目标航天器快速交会。
-
公开(公告)号:CN107298186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0461097.X
申请日:2017-06-18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载荷的同轨面卫星自主相对位置保持方法,采用导航星座实现星上自主定轨或通过地面站测控定轨,获取卫星位置初始基准,采用星间激光测距通信一体载荷结合转台指向信息实现空间两星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确定与系统间的时间统一,利用星座各星当前位置进行目标星座的解算,将现有位置信息与目标位置信息对比,确定各星相对位置保持需求,并解算各星外包络及姿态形变要求,通过太阳翼位置调整与变形、调整摄动影响,改变卫星轨道变化速率,从而实现同轨面多星的相对位置保持,确保星座中各星在轨道受摄动影响后可以一相对较好的构型运行,以减低轨道衰减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782762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830856.5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G01N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真空容器内可调整加载压力的接触热阻测量装置,包括:真空容器、试验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平台、加热单元、冷却单元、加压单元;加压单元由压力敏感器、丝杠加压装置、驱动电机组成;本发明利用电机带动螺杆旋转改变试件之间的接触压力,代替了人工手动旋转螺杆,从而避免了每次试验都需要真空容器复压,手动旋转螺杆,抽真空等一系列操作,大大简化试验流程和时间,同时还能反馈补偿由于温度变化带来的压力偏差,从而提高了试验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0531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14531.4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B64G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4 , B64G2001/2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对日定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系统包括:骨架、陀螺、星敏感器、太阳敏感器、电路、数据线路和星载控制组件,根据系统工作模式选择采用不同的姿态敏感器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本体系下的太阳矢量,由卫星结构设计信息计算本体系下太阳帆板法线矢量,根据矢量旋转定义推导出误差四元数,计算误差角速度代入PID控制律,将计算的控制指令传送给反作用飞轮完成对日定向控制。该控制装置可满足两种工作模式下卫星的对日定向控制,统一了星上控制算法及参数设定,并使卫星对日定向机动路径最短,该发明可广泛适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对日定向控制的卫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