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可变电容二极管的方法及可变电容二极管

    公开(公告)号:CN100442542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410101110.3

    申请日:2004-12-14

    Inventor: 锅岛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93

    Abstract: 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可变电容二极管的方法中,在具有低杂质浓度的第一传导类型的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掩模,利用离子注入,通过掩模的开口部分,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具有中间杂质浓度的第一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在相对于具有中间杂质浓度的第一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的表面侧的半导体衬底中,通过掩模的相同开口部分,形成具有高杂质浓度的第二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并且通过对半导体衬底进行热处理,激发具有中间杂质浓度的第一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和具有高杂质浓度的第二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在根据本发明的可变电容二极管中,其中第一传导类型的环形接触层形成于具有高杂质浓度的第二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周围的结构组成了多个单元的每一个,所述多个单元排列在阵列中。

    制造可变电容二极管的方法及可变电容二极管

    公开(公告)号:CN1630102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200410101110.3

    申请日:2004-12-14

    Inventor: 锅岛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93

    Abstract: 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可变电容二极管的方法中,在具有低杂质浓度的第一传导类型的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掩模,利用离子注入,通过掩模的开口部分,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具有中间杂质浓度的第一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在相对于具有中间杂质浓度的第一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的表面侧的半导体衬底中,通过掩模的相同开口部分,形成具有高杂质浓度的第二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并且通过对半导体衬底进行热处理,激发具有中间杂质浓度的第一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和具有高杂质浓度的第二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在根据本发明的可变电容二极管中,其中第一传导类型的环形接触层形成于具有高杂质浓度的第二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周围的结构组成了多个单元的每一个,所述多个单元排列在阵列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