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19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82927.8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应用于复杂异形表面的涂胶工装,解决了现有航空航天飞机及导弹制造领域人工涂胶不均匀的问题,属于自动刮胶涂胶领域。本发明包括涂胶支撑臂、贴面轮和涂胶装置;涂胶支撑臂的一端与涂胶的工业机器人连接,涂胶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贴面轮和涂胶装置;贴面轮贴合涂胶表面行进,涂胶装置设计有前后两个室:出胶室A和存胶室B,存胶室B中设计有带有弹性部件的压力弹板以及两个隔层,通过压力弹板上弹性部件以及隔板的压力控制胶液的流进流出,存胶室B中的刮胶板的底部高于贴面轮的最低点,两者之差就是胶层厚度。本发明可以实现在圆锥、椭锥等复杂且粗糙的曲面上进行涂胶。
-
公开(公告)号:CN1167746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215081.1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北京德动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循迹导航的横向移动大长宽比AGV的控制方法。大长宽比AGV采用横向移动便于行走车身转向。利用车首和车位组装的视觉相机对循迹导航条的信息识别作为反馈,判断AGV行进姿态,结合车身偏移类型,控制系统形成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每500ms执行一次。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大型大长宽比产品工装过程中的运输问题,旨在提高大长宽比产品运输效率,降低能耗,提高工作安全性,实现总装过程自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98782.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总装车间生产过程流程可重构工艺流程再造方法,解决了总装生产的过程车间柔性可重构设计方案忽视具体工艺执行过程柔性设计,没有办法依托柔性可重构生产车间现有资源实现生产执行合理化流程再造响应的问题。按总装车间工艺执行设计进行详细调研分析,将产品工艺进行模块化设计,并导入数字化管控平台的生产管控;基于对总装工艺模块化设计方案,划分其中不同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工艺知识库平台;根据产品三维设计模型,设计产品总装生产顺序,并对其中的顺序关系划分出工艺执行层次、物料齐套方案、设备工装方案以及人员配置等,形成匹配生产条件的基础装配工艺方案。本发明高效稳定,提高了总装生产过程车间柔性化管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6574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22389.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热防护构件装配的自动涂胶装置及方法,包括机器人及其末端执行器系统、热防护构件仿形工装和控制系统,末端执行系统配备高精度伺服胶枪、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及感知涂胶过程构件受力情况的力传感器,高精度位移控制器通过读取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数据控制胶枪刮刀位移的运动,使刮刀始终与零件表面保持一定间隙;机器人配置编程软件,通过软件调节行距、高度、速度涂胶参数,调节范围根据胶枪及刮刀的型号不同而定,从而设定每种工件的最佳涂胶工艺参数。本发明用于代替人工涂胶操作,既能适应多型产品及工况,避免手工操作一致性低等问题,又能实现胶量、黏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粘接装配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04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53467.9
申请日:2024-11-02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IPC: B24B1/00 , B24B19/00 , B24B41/04 , B24B41/00 , B24B41/06 , B24B47/12 , B24B49/16 , B24B49/12 , B24B49/00 , B24B51/00 , B24B45/00 , B25J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杂异形薄壁蒙皮自动化打磨系统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打磨头模块;(2)布局六轴机器人;(3)设计支撑车模块;(4)规划打磨路径;(5)启动打磨工作程序。本发明增加智能加工设计理念,在打磨设备中融合了力控、视觉、软件等技术,具体包含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打磨自动找正规划技术、自动拍照定位技术等,实现了航空产品薄壁蒙皮的自动化打磨;打磨过程中根据磨头末端和产品接触部位的接触力进行姿态力/位混合控制补偿,保证各个磨头接触力的精确与稳定,同时还能根据产品表面的轮廓特征进行自适应伸缩,解决磨头与接触面之间快速移动,并且打磨头通过定位卡扣设计实现磨头的快速换装。
-
公开(公告)号:CN1172606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99171.9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装配工装的技术领域,改善了现有技术对于发动机与后设备舱、燃料舱的装配精度和效率不足的缺陷,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与后设备舱、燃料舱装配的装配平台,其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通过偏摆机构设置于第一平台上,偏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偏摆件,偏摆件令第二平台的一侧具有靠近或远离第一平台的运动方式;第三平台,通过俯仰机构设置于第二平台远离第一平台的一面,俯仰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俯仰件,俯仰件令第三平台的一侧具有靠近或远离第一平台的运动方式;支撑模块,设置于第三平台上,支撑模块包括支撑机构。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装配平台对发动机姿态进行调整以进行高精度装配,同时提高发动机与后设备舱、燃料舱的装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22357.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Q10/067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资源约束的总装工艺流程规划方法,解决了目前模式对生产信息收集、分析要求高,效率低下,调度周期长,响应慢,且不具备前瞻性,滞后总装进程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资源统计;步骤2:工序梳理;1)梳理每个工序所需的资源;2)梳理每个工序所需的时间;3)梳理工序间绝对的时间先后顺序,并按最短时间逻辑绘制流程图;步骤3:工位内容设计;步骤4:系统搭建;步骤5:数字模拟;步骤6:数据收集与反馈;步骤7:瓶颈资源储备;步骤8:迭代更新;步骤9:系统调度。本发明减少因生产资源受限而导致的等待时间,将现有资源发挥到最大作用,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基于资源约束下的总装工艺流程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6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8959.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粘剂固态、粘流态粘接工艺方法及工艺确定方法,能保证产品阶差指标符合使用需求,达到热防护系统高质量、高可靠性粘接装配的要求。包括:1)对于超差产品的配套热防护构件,在粘接前使用深度尺测量超差产品端面热防护到承载结构表面的高度,以此确定配套粘接的热防护构件胶粘剂的刷涂厚度;2)固态胶液粘接是在距热防护边缘10~20mm范围内,提前刷涂制作要求厚度的固态胶层,粘接时在固态胶层上表面以及四周刷涂足量的液态胶粘剂,确保将已制备的固态胶层完全包裹覆盖;3)粘流态胶液粘接是在热防护边缘区域刷涂既定厚度的液态胶液,待胶液常温固化12h后,在粘流态胶液上刷涂液态胶液确保胶液充盈。
-
公开(公告)号:CN119642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97298.3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扫描分析的产品表面形貌获得方法。是通过人工手持便携式光学三维激光扫描及光笔测量系统对产品进行扫描,用多频外差技术对相位图像进行展开,分别获得两个相机的连续相位移图像后,就可以方便的利用极线约束和相位约束来得到同一个三维点在左右相机中的对应像素点,将无序点云进行配准关联,采用关键帧提取方法,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计算力减少计算过程,从而最终利用双目立体视觉原理计算出该点在相机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可有效展示产品的实际总装效果,为后续装配路径规划提供基础保障,有利于自动化装配过程的实施;降低人工操作次数;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9899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03470.2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IPC: B23P1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装配工装的技术领域,改善了现有技术对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的装配精度和效率不足的缺陷,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装配的装配平台,其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通过偏摆机构设置于第一平台上,偏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偏摆件,偏摆件令第二平台的一侧具有靠近或远离第一平台的运动方式;第三平台,通过俯仰机构设置于第二平台远离第一平台的一面,俯仰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俯仰件,俯仰件令第三平台的一侧具有靠近或远离第一平台的运动方式;支撑模块,设置于第三平台上,支撑模块包括支撑机构。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装配平台对动力发生装置姿态进行调整以进行高精度装配,同时提高动力发生装置与设备搭载舱体、燃料存储舱体的装配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