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六速比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9982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1711033655.9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六速比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前行星排、中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制动器、二号制动器、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和三号离合器等,其中中行星排是双行星行星排。通过控制制动器和离合器的切换,该动力系统可以实现纯电动模式、输入式功率分流模式、一号复合式功率分流模式、二号复合式功率分流模式、六个固定速比模式、并联模式、再生制动模式、驻车发电模式。

    双行星排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57337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711033652.5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行星排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C1系统、离合器C2系统。离合器C1系统不仅可以使前排齿圈与后排齿圈或者行星架结合,还可以中断前行星排和后行星排的动力传输,离合器C2系统可以使后排太阳轮与前排太阳轮或者箱体结合,通过控制离合器C1系统和离合器C2系统的接合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具有更好的整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低排放的特点,包括纯电动驱动、多模驱动、无级变速功能,实现了高性能、低成本开发,易于实现规模产业化。

    一种基于信息综合的纯电动汽车驾驶员需求转矩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9776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0332177.5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2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综合的纯电动汽车驾驶员需求转矩估计方法,该方法除考虑电机外特性以外,还考虑电池低温放电极化现象及高温对输出的限制,且在用电池输出能力限制电机功率输出时,考虑了从电源系统电功率到动力系统机械功率之间的电机工作效率问题;并把加速踏板系数kacc与档位系数综合得到驾驶员操作系数kcab;把3或4级的电机、电池故障综合得到对应的4或6级的电力驱动系统故障系数把电池温度与SOC对其输出能力的限制统一综合为电池状态系数kbat。本方法考虑因素更加全面、细致,通过综合相关因素,减少对功率/转矩的修正计算,使运算速度和准确度得到提高,能快速精确估计驾驶员实时转矩需求,可大大改善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驾驶体验。

    双模六速比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9982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33655.9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六速比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前行星排、中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制动器、二号制动器、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和三号离合器等,其中中行星排是双行星行星排。通过控制制动器和离合器的切换,该动力系统可以实现纯电动模式、输入式功率分流模式、一号复合式功率分流模式、二号复合式功率分流模式、六个固定速比模式、并联模式、再生制动模式、驻车发电模式。

    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96040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510275395.0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克服了目前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制动器和电机系统;前行星排包括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公共齿圈、前排太阳轮轴;后行星排包括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后排太阳轮轴;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后排太阳轮轴上;后排太阳轮轴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前排太阳轮轴上;电机/发电机MGⅡ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通过滑动轴承配合;电机/发电机MGⅡ通过花键与公共齿圈连接;电机/发电机MGⅠ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轴连接。

    四驱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89998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035558.8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Y02T10/6243 Y02T10/6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驱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旨在克服当前四驱汽车油耗高、排放严重与并联式四驱混合动力不能实现发动机的最优控制的问题,其包括电机、电池、发动机、行星排、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电机控制器、后右轮毂电机、一号轮毂电机控制器、二号轮毂电机控制器与后左轮毂电机。电机的三个接头与电机控制器的三个接头电线连接,电机控制器的正负极接头与电池的正负极电线连接,一号轮毂电机控制器的正负极接头与电池的正负极电线连接,二号轮毂电机控制器的正负极接头与电池的正负极采用电线连接,一号轮毂电机控制器的三个接头与后右轮毂电机的三个接头采用电线连接,二号轮毂电机控制器的三个接头和后左轮毂电机的三个接头采用电线连接。

    双行星排式油电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12346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074558.X

    申请日:2013-03-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Y02T10/6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行星排式油电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其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1号逆变器、超级电容、2号逆变器、二号电机、一号电机与前行星排输出轴。前行星排的前行星排行星架套装在前行星排输出轴的左端为过盈配合,一号电机套装在前行星排输出轴右端,一号电机左端和前行星排太阳轮键连接,发动机输出轴右端和前行星排齿圈套键连接,二号电机转子端与前行星排输出轴的右端键连接,二号电机的转子端与后行星排太阳轮为键连接。后行星排齿圈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机壳上。一号电机与1号逆变器电线连接,二号电机与2号逆变器电线连接,1号逆变器与超级电容电线连接,2号逆变器与超级电容电线连接,1号逆变器和2号逆变器电线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