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测压及负压稳流功能的左心引流管

    公开(公告)号:CN10979397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42948.0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具有测压及负压稳流功能的左心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和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一端的体外循环机负压连接口,通过所述体外循环机负压连接口插接有软管控制硬芯,在所述软管控制硬芯的端部设有控制硬芯插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侧壁设有较细的负压调节管;所述引流管本体与负压调节管之间设有相通的侧孔A,在负压调节管的末端设有负压稳流开闭装置;当手术开始关闭负压稳流装置,防止血液从负压调节管流出体外导致血液丢失;当手术进行中体外循环机连接引流管主体行负压吸引,引流负压调节管将正常气压导入本体,保证顺畅引流;手术完成心脏复跳后,防止血液从负压调节管流出体外导致血液丢失。

    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59420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275418.8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Y02T10/6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克服了目前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制动器、离合器和电机系统;前行星排包括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前排太阳轮、前排齿圈;后行星排包括后排太阳轮轴、后排行星架主架、后排齿圈;电机系统包括有电机/发电机MG Ⅰ、电机/发电机MG Ⅱ;前排太阳轮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上;后排太阳轮轴与前排齿圈通过花键配合;后排太阳轮轴与电机/发电机MG Ⅱ通过花键配合;后排行星架主架与动力输出轴通过花键配合;电机/发电机MG Ⅰ通过滑动轴承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配合,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连接。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9049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75470.3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克服了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双离合器和电机系统,双离合器由低速离合器与高速离合器组成;前行星排包括行星架动力输入轴、前排太阳轮、前排齿圈;后行星排包括中间传动轴、后排齿圈、后排太阳轮、后排行星架主架;中间传动轴左端与前排齿圈配合,右端与低速离合器活塞缸固定连接;后排太阳轮支撑在中间传动轴上;电机系统包括有电机/发电机MGⅠ、电机/发电机MGⅡ;电机/发电机MGⅠ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配合,与前排太阳轮连接;电机/发电机MGⅡ与中间传动轴配合,与后排太阳轮连接。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3522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68350.0

    申请日:2014-09-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无法保证两个离合器可靠互补工作的问题。其包括有左离合器、右离合器和壳体;壳体包括左壳体(9)和右壳体(20)。左壳体(9)右端与右壳体(20)左端螺栓连接,左离合器与右离合器装在壳体内,左离合器的左离合器压盘(6)的外环面与左壳体(9)内环面为滑动连接,左离合器压盘(6)左端面上的2号轴向凸台的内环面与左壳体(9)的左内壁圆盘的左内壁环形凸台的外环面为滑动连接,右离合器的右离合器压盘(14)的外环面与左壳体(9)的内环面为滑动连接,右离合器压盘(14)中心处的压盘轴向右凸台的内环面与右壳体(20)的右内壁圆盘的右内壁环形凸台的外圆环面为滑动连接。

    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96040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510275395.0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克服了目前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制动器和电机系统;前行星排包括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公共齿圈、前排太阳轮轴;后行星排包括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后排太阳轮轴;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后排太阳轮轴上;后排太阳轮轴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前排太阳轮轴上;电机/发电机MGⅡ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通过滑动轴承配合;电机/发电机MGⅡ通过花键与公共齿圈连接;电机/发电机MGⅠ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轴连接。

    用于心血管外科的具有动脉防回流功能的脑灌注插管

    公开(公告)号:CN109793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42625.1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心血管外科的具有动脉防回流功能的脑灌注插管;包括脑灌注插管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血液回流球囊,所述防血液回流球囊安装在所述脑灌注插管本体的动脉端,以及与防血液回流球囊相通的球囊收缩侧管和控制所述球囊收缩侧管开闭的球囊侧管锁止开关;通过所述球囊侧管向防血液回流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使之膨胀阻断动脉,利用球囊侧管锁止开关保持防血液回流球囊膨胀,阻断血液回流,保证脑灌注流量;连接所述本体另一端与体外循环机即可行选择性脑灌注;灌注的过程中,所述脑灌注插管本体一端的侧孔可避免插管与动脉壁贴壁造成的血液灌注障碍,保持灌注通畅。

    行星式双模油电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9195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468230.0

    申请日:2014-09-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Y02T10/6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式双模油电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旨在克服混联混合动力汽车需要大电机的问题,其包括发动机、一号电机、双离合器、二号电机、输出轴、前行星排和后行星排。前行星排套装在发动机输出轴的右端,前行星排齿圈的右端套装在输出轴的左端,双离合器套装在输出轴的左端,双离合器的左压盘的左端与前行星排齿圈的右端为花键副连接,二号电机安装在双离合器右侧的输出轴上,后行星排安装在二号电机右侧的输出轴上,双离合器的轴套右端与二号电机的左端为花键副连接,二号电机的右端与后行星排太阳轮的左端为花键副连接;一号电机套装在前行星排左侧的发动机的输出轴上,一号电机的右端与前行星排中的前行星排太阳轮的左端为花键副连接。

    一种主动脉根部成形法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术式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874876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88782.9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82 A61F2002/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脉根部成形法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术式中的应用,在临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过程中,不使用新的手术材料、不增加手术费用的前提下,能基本消除主动脉根部近心端夹层腔,避免吻合口的出血,避免主动脉根部近端夹层腔对冠状动脉的压迫,同时也能有效地避免远期因主动脉根部近端假腔存在引起的主动脉根部近端瘤化或吻合口的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在减少出血可能性的同时避免因大量输血引起的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难度,有利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式的推广与普及。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35224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468350.0

    申请日:2014-09-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无法保证两个离合器可靠互补工作的问题。其包括有左离合器、右离合器和壳体;壳体包括左壳体(9)和右壳体(20)。左壳体(9)右端与右壳体(20)左端螺栓连接,左离合器与右离合器装在壳体内,左离合器的左离合器压盘(6)的外环面与左壳体(9)内环面为滑动连接,左离合器压盘(6)左端面上的2号轴向凸台的内环面与左壳体(9)的左内壁圆盘的左内壁环形凸台的外环面为滑动连接,右离合器的右离合器压盘(14)的外环面与左壳体(9)的内环面为滑动连接,右离合器压盘(14)中心处的压盘轴向右凸台的内环面与右壳体(20)的右内壁圆盘的右内壁环形凸台的外圆环面为滑动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