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51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94117.7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动力单元,具体涉及动力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智能动力单元,包括动力单元舱体及发电机、发动机、发电机膨胀水箱、发动机膨胀水箱,所述动力单元舱体上设置有维修舱门,所述发电机膨胀水箱、发动机膨胀水箱均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舱体内,并且所述发电机膨胀水箱、发动机膨胀水箱均靠近所述维修舱门设置,所述发电机膨胀水箱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观察孔、发动机膨胀水箱上设置有第二液位观察孔,所述第一液位观察孔、所述第二液位观察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发电机膨胀水箱、所述发动机膨胀水箱的靠近所述维修舱门的一侧。本发明便于确认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有效预防因液位过低导致发动机散热器、发电机散热器散热性能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18543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280767.9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H57/04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定轴式两档变速箱飞溅润滑系统,涉及车辆传动机械润滑领域;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与箱盖的开口端对接形成密闭腔体;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集油池、第二集油池和箱体导油槽;第一集油池设置在第一中间通孔与第一输出通孔的中间位置;第二集油池设置在第一中间通孔的顶部位置;箱体导油槽设置在第一输入通孔顶部位置;箱盖内部设置有第三集油池和箱盖导油槽;第三集油池和箱盖导油槽均设置在箱盖的顶部内壁上;其中,第三集油池设置在第二输出通孔的正上方;箱盖导油槽设置在第二输入通孔的上方;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飞溅润滑流量,满足变速箱持续运转时各轴轴承的润滑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18543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80767.9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H57/04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定轴式两档变速箱飞溅润滑系统,涉及车辆传动机械润滑领域;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与箱盖的开口端对接形成密闭腔体;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集油池、第二集油池和箱体导油槽;第一集油池设置在第一中间通孔与第一输出通孔的中间位置;第二集油池设置在第一中间通孔的顶部位置;箱体导油槽设置在第一输入通孔顶部位置;箱盖内部设置有第三集油池和箱盖导油槽;第三集油池和箱盖导油槽均设置在箱盖的顶部内壁上;其中,第三集油池设置在第二输出通孔的正上方;箱盖导油槽设置在第二输入通孔的上方;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飞溅润滑流量,满足变速箱持续运转时各轴轴承的润滑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1489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395497.6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智能动力单元舱,包括舱体、设置于所述舱体内的动力单元散热器总成、第一进气格栅、挡流板,所述舱体包括骨架及蒙皮,所述蒙皮连接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第一进气格栅设置于所述舱体上与所述动力单元散热器总成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挡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与所述散热器总成之间。本发明智能动力单元舱能够有效提升动力单元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便于舱体实现红外隐身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41077.3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8/10 , G06F18/23213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振动信号的去噪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广义变分模态分解算法GVMD对实时获取的振动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多个本征模函数子信号;对所述多个本征模函数子信号进行聚类,将所述多个本征模函数子信号划分为若干个类别;对不同类别的本征模函数子信号赋予不同的高斯尺度系数,采用局部均值算法NLM对每个本征模函数子信号分别进行滤波处理并求和,得到去噪处理后的振动信号。本发明通过将振动信号分解为多个本征模函数子信号,并对不同类别的本征模函数子信号赋予不同的高斯尺度系数,采用局部均值算法NLM对每个本征模函数子信号分别进行滤波处理,提高了去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14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95495.7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智能动力单元的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散热器、中冷器、发电机散热器、控制器、高压风扇,所述发动机散热器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中冷器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发电机散热器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高压风扇的风扇电机驱动器。本发明既能确保在动力单元启动初期发动机快速热机,同时又能满足动力单元在高温、高功率下的散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270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26681.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散热器总成,包括发动机散热器中冷器、发电机散热器、驱动电机散热器、冷凝器、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三风扇、安装框架,所述发动机散热器、所述中冷器、所述发电机散热器、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三风扇均连接于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发动机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三风扇前端,所述中冷器、所述发电机散热器均位于所述发动机散热器的前端,冷凝器位于所述发电机散热器前端,所述第一风扇、所述第二风扇均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散热器上,所述驱动电机散热器位于所述中冷器的前端,所述第一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驱动电机散热器前端。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动力舱内空间、提高迎风利用率、提升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21291.2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8/213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振动信号的时频特征提取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发动机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划分为噪声子信号和振动子信号,采用非局部均值法对所述噪声子信号进行滤波,并将滤波后的信号与所述振动子信号进行时域重组,对重组后的信号进行TVF‑EMD处理,通过构造多个不同的滤波器进一步对噪声信号进行抑制,得到由多个本征模函数子信号组成的振动加速度信号。本发明通过从时‑频域两个方向去除振动信号的噪声干扰信息,强化去噪效果,实现了振动特征信息的精确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6557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08983.1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PC: F01M5/00 , B60K11/04 , B60L58/26 , B60L58/27 , B60P3/0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F02F1/14 , F01P5/10 , F01P7/10 , F0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程式特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散热水路和电池散热水路,发动机散热水路包括出水口连接集水管的多个发动机气缸,一个以上的发动机气缸进水口连接有机油冷却器,其余发动机气缸的进水口和机油冷却器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散热器,集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节温器,节温器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对应与散热器的进水口和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接,电池散热水路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电池总成、第二水泵和冷却机组,节温器的暖风取水口依次连接有第三水泵和液体加热器,液体加热器的出口水与机油冷却器的进水口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优点,可满足车辆在低温环境下的启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33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48192.6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赵萌 , 李洪彪 , 杨波 , 吴学雷 , 李陆浩 , 曹寓 , 黄印玉 , 李将彬 , 肖鹏 , 徐彦超 , 高永利 , 郭鑫锁 , 乔静丽 , 赵一民 , 张顺 , 高枫 , 赵宏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温分区设计的集成化动力单元,包括舱体,舱体内的发电机与发动机左右相对设置,且发电机的转子轴通过弹性联轴器与发动机的飞轮连接,发电机控制箱与发电机电连接,第一水冷散热器分别与发电机和发电机控制箱连接,第二水冷散热器、燃油箱、空气滤清器、消声器分别与发动机连接,发电机和发动机安装于舱体中部,发电机控制箱、第一水冷散热器、燃油箱和空气滤清器安装于舱体的左半部,第二水冷散热器和消声器安装于舱体的右半部。本发明将动力动力单元的高温侧与低温侧隔离,并对高温侧和低温侧单独进行散热处理,提高了动力单元的散热效率,其还具有模块化、结构紧凑、体积小、安全可靠、拆卸简便、维护方便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