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1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60127.2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集成模块化中央电驱动桥,其中包括电驱动桥、控制所述电驱动桥工作的控制单元、轮边传动轴、两个轮组及两个悬架,所述电驱动桥吊装在车架上,所述电驱动桥的主减速器的输出齿轮两侧安装两个所述轮边传动轴,各所述轮边传动轴的外侧端分别安装有所述轮组,所述电驱动桥与各所述轮组之间分别连接有所述悬架。本发明高集成模块化中央电驱动桥的结构设计简单、免维护、占用空间小,更有利整车布置、模块化设计及车型轴数的扩展,能够满足窄体高机动越野底盘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843785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0665420.X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液力机械变速箱的信号检测系统和方法,以液力机械变速箱ECU控制单元作为中枢控制器,通过采集自带传感器状态、与整车控制器交互两种方式实现液力机械变速箱动作控制和信息存储。具体为:液力机械变速箱ECU控制单元将检测得到的变矩器泵轮转速、涡轮转速、油温、离合器信号、变速箱空档、倒档信号等状态信号,通过CAN总线实现与整车控制器、存储器的通讯和信息存储,为液力机械变速箱散热器自动调整散热功率、离合器过载保护、倒车雷达、缓行警示和故障诊断提供数据源,避免缓行高温、离合器高温等导致的液力机械变速箱损伤问题,同时为用户提供倒车雷达提示、故障诊断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58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0350836.8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车的断开式球笼型轮边传动轴,包括左半轴和右半轴,左半轴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轴杆、球笼型万向节和第一法兰盘,右半轴包括由右至左依次连接的花键轴套管、滑移花键轴和第二法兰盘,花键轴套管的右端连接有十字轴型万向节,左半轴和右半轴通过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固定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性能稳定、修护性好的优点,可完全满足重型车用独立悬架大转角和悬架大跳动量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31700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71890.3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清洗燃油箱及其清洗方法,燃油箱包括燃油箱本体、气体冲刷单元和循环过滤单元,气体冲刷单元包括高压气源、输气总管和多个输气分管,输气总管与高压气源连接并在两者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截止阀,多个输气分管的一端与输气总管连接,多个输气分管的另一端伸入燃油箱本体中,循环过滤单元包括吸油管和回油管,吸油管和回油管的一端伸入燃油箱本体中,吸油管和回油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设有油泵、粗滤器和精滤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燃油箱清洗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实现容易、清洗效果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1278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92802.8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底盘用机电一体化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包括左驱动系统、右驱动系统及二合一驱动电机控制器,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固定连接;左驱动系统包括左侧轮组总成、左侧半轴总成、左侧行星排减速箱总成、第一端盖及左侧驱动电机;右驱动系统包括右侧轮组总成、右侧半轴总成、右侧行星排减速箱总成、第二端盖及右侧驱动电机;二合一驱动电机控制器同时集成于左侧驱动电机的壳体和右侧驱动电机的壳体上,用于控制左侧驱动电机和右侧驱动电机。本发明公开的机电一体化驱动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在车架底盘中布置等优点,各个机构间紧密布置,从而有效地满足了超重型轮边电驱车辆的狭小底盘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16602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50825.X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载荷分动器强制润滑冷却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建立热力学分析模型,计算主传动部件的各产热点的产热量与分动器总产热量,计算分动器箱体外表面的理论散热量;根据热平衡温度下分动器总产热量和分动器箱体的理论散热量的差值,确定油冷散热器的散热功率需求,确定分动器润滑系统齿轮泵的排量;根据各产热点的产热量值,计算对应的热平衡流量需求;建立液压仿真分析模型,设置匹配的分动器润滑系统的管路;根据液压仿真分析模型将各润滑点的仿真分配流量分别与各产热点的热平衡需求流量进行对比,控制管路的流量分配,以使管路分配的流量满足各产热点的热平衡流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9418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77812.3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H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46 , F16H2200/0021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35
Abstract: 本发明电驱动两挡双级轮边减速器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减速器。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传动结构紧凑的、传动效率高的、布置灵活的、能够实现每个车轮单独传动的电驱动两挡双级轮边减速器。本发明电驱动两挡双级轮边减速器包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和二级行星减速机构、减速器输入轴和减速器输出轴、外壳体和内壳体、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第一、第二油压操纵装置,电机位于外壳体的左侧,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的输入端相连接,一级行星减速机构位于减速器输入轴的输出端,二级行星减速机构位于减速器输出轴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改变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传动方式,从而实现不同速比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362435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710120082.3
申请日:2007-08-0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PC: B60K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独立悬架转向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设置于驱动桥上并固定车架上;轮边减速器,设置车轮上;传动轴,两端通过球铰链连接主减速器和轮边减速器;左上下摆臂、右上下摆臂分别连接主减速器的壳体上和通过转向节连接所述轮边减速器;转向杆系,两端通过转向节连接轮边减速器,转向杆系开放式梯形结构;螺旋弹簧,安装在左右下摆臂上且另一端固定于车架上,弹簧内设置有减震器。采用本发明独立悬架转向驱动桥的重型载重车,其悬挂球铰链连接能实现车轮大转角,大跳动量的要求,螺旋弹簧安装在下摆臂上降低安装高度,用双球笼等角速万向传动轴,保证车轮在平衡位置、大幅度跳动和大角度转动下正常等速行驶,满足第三代军车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81536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111219996.1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悬架,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减振装置、阻尼装置,所述减振装置设置于所述阻尼装置轴心处,还包括导向机构及限位装置,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上横臂、下横臂,所述上横臂连接于所述阻尼装置上,所述下横臂连接于所述减振装置上,所述上横臂与所述阻尼装置相固定,所述下横臂两端适于相对所述减振装置偏摆,所述上横臂、所述下横臂的里侧均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用于连接车架,所述上横臂、所述下横臂的外侧均设置有球铰,所述球铰用于连接轮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上限位块、下限位块.本发明能够实现车轮的上下跳动,增大轮跳行程,使车辆更好的适应越野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681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96416.2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代东颖 , 葛铠 , 刘宇航 , 杨献学 , 罗斯婷 , 王健行 , 杨昊璋 , 贾莹莹 , 吴新跃 , 李洪彪 , 何刘宇 , 朱炳辉 , 冯浩 , 魏振兴 , 张斌 , 闫伟鹏 , 王飞 , 王晓东 , 徐善田
IPC: B60K17/10 , B62D5/06 , B62D5/08 , B62D5/14 , B62D21/02 , B60B27/00 , B60T13/24 , B60T13/68 , B60T15/02 , B62D53/06
Abstract: 一种驱动行走液压系统及半挂车底盘,半挂车底盘包括车架总成、车桥系统、悬架系统、底盘CAN总线控制系统、自行驱动轮组及驱动行走液压系统,驱动行走液压系统、底盘CAN总线控制系统安装于车架总成,车桥系统与悬架系统之间、悬架系统与车架总成之间铰接;驱动行走液压系统包括两个转向驱动单元、两个行走驱动单元及提轮驱动单元,转向驱动单元包括回转马达,回转马达通过管路与第一多路阀连接,行走驱动单元包括两个行走马达,两个行走马达通过管路与第二多路阀连接,提轮驱动单元包括两个液压油缸,两个液压油缸的有、无杆腔通过管路与第三多路阀连通。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牵引、可单独行驶,能解决因场地小整车无法通过及厂房内行驶零排放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