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43785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0665420.X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液力机械变速箱的信号检测系统和方法,以液力机械变速箱ECU控制单元作为中枢控制器,通过采集自带传感器状态、与整车控制器交互两种方式实现液力机械变速箱动作控制和信息存储。具体为:液力机械变速箱ECU控制单元将检测得到的变矩器泵轮转速、涡轮转速、油温、离合器信号、变速箱空档、倒档信号等状态信号,通过CAN总线实现与整车控制器、存储器的通讯和信息存储,为液力机械变速箱散热器自动调整散热功率、离合器过载保护、倒车雷达、缓行警示和故障诊断提供数据源,避免缓行高温、离合器高温等导致的液力机械变速箱损伤问题,同时为用户提供倒车雷达提示、故障诊断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58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0350836.8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车的断开式球笼型轮边传动轴,包括左半轴和右半轴,左半轴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轴杆、球笼型万向节和第一法兰盘,右半轴包括由右至左依次连接的花键轴套管、滑移花键轴和第二法兰盘,花键轴套管的右端连接有十字轴型万向节,左半轴和右半轴通过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固定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性能稳定、修护性好的优点,可完全满足重型车用独立悬架大转角和悬架大跳动量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31700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71890.3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清洗燃油箱及其清洗方法,燃油箱包括燃油箱本体、气体冲刷单元和循环过滤单元,气体冲刷单元包括高压气源、输气总管和多个输气分管,输气总管与高压气源连接并在两者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截止阀,多个输气分管的一端与输气总管连接,多个输气分管的另一端伸入燃油箱本体中,循环过滤单元包括吸油管和回油管,吸油管和回油管的一端伸入燃油箱本体中,吸油管和回油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设有油泵、粗滤器和精滤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燃油箱清洗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实现容易、清洗效果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1278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92802.8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底盘用机电一体化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包括左驱动系统、右驱动系统及二合一驱动电机控制器,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固定连接;左驱动系统包括左侧轮组总成、左侧半轴总成、左侧行星排减速箱总成、第一端盖及左侧驱动电机;右驱动系统包括右侧轮组总成、右侧半轴总成、右侧行星排减速箱总成、第二端盖及右侧驱动电机;二合一驱动电机控制器同时集成于左侧驱动电机的壳体和右侧驱动电机的壳体上,用于控制左侧驱动电机和右侧驱动电机。本发明公开的机电一体化驱动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在车架底盘中布置等优点,各个机构间紧密布置,从而有效地满足了超重型轮边电驱车辆的狭小底盘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16602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50825.X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载荷分动器强制润滑冷却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建立热力学分析模型,计算主传动部件的各产热点的产热量与分动器总产热量,计算分动器箱体外表面的理论散热量;根据热平衡温度下分动器总产热量和分动器箱体的理论散热量的差值,确定油冷散热器的散热功率需求,确定分动器润滑系统齿轮泵的排量;根据各产热点的产热量值,计算对应的热平衡流量需求;建立液压仿真分析模型,设置匹配的分动器润滑系统的管路;根据液压仿真分析模型将各润滑点的仿真分配流量分别与各产热点的热平衡需求流量进行对比,控制管路的流量分配,以使管路分配的流量满足各产热点的热平衡流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9418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77812.3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H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46 , F16H2200/0021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35
Abstract: 本发明电驱动两挡双级轮边减速器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减速器。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传动结构紧凑的、传动效率高的、布置灵活的、能够实现每个车轮单独传动的电驱动两挡双级轮边减速器。本发明电驱动两挡双级轮边减速器包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和二级行星减速机构、减速器输入轴和减速器输出轴、外壳体和内壳体、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第一、第二油压操纵装置,电机位于外壳体的左侧,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的输入端相连接,一级行星减速机构位于减速器输入轴的输出端,二级行星减速机构位于减速器输出轴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改变一级行星减速机构的传动方式,从而实现不同速比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18543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280767.9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H57/04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定轴式两档变速箱飞溅润滑系统,涉及车辆传动机械润滑领域;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与箱盖的开口端对接形成密闭腔体;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集油池、第二集油池和箱体导油槽;第一集油池设置在第一中间通孔与第一输出通孔的中间位置;第二集油池设置在第一中间通孔的顶部位置;箱体导油槽设置在第一输入通孔顶部位置;箱盖内部设置有第三集油池和箱盖导油槽;第三集油池和箱盖导油槽均设置在箱盖的顶部内壁上;其中,第三集油池设置在第二输出通孔的正上方;箱盖导油槽设置在第二输入通孔的上方;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飞溅润滑流量,满足变速箱持续运转时各轴轴承的润滑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94488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313099.3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高丽丽 , 陈荣鑫 , 赵一民 , 柳春旺 , 张磊 , 张顺 , 张斌 , 单红波 , 霍春景 , 吴学雷 , 刘懿敏 , 王忠 , 胡习明 , 赵焱明 , 罗小江 , 赵民 , 江思荣 , 王旭 , 赵敬民 , 杨必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力机械变速箱的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节温阀和第一三通接头,散热器的出油口通过第一油路与节温阀的第一进油口连接,节温阀的出油口通过第二油路与液力机械变速箱的进油口连接,第一三通接头通过第三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对应与液力机械变速箱的出油口、节温阀的第二进油口和散热器的进油口连接,第一油路上设有单向阀。其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可靠性高的优点,能保证大功率液力机械变速箱在高低温环境下均能正常散热。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流程简单、实施容易、控制灵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94501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307015.5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赵一民 , 张磊 , 张斌 , 单红波 , 李洪彪 , 张顺 , 柳春旺 , 高丽丽 , 王忠 , 吴学雷 , 刘懿敏 , 胡习明 , 赵焱明 , 苏辛 , 胡文俊 , 王旭 , 赵敬民 , 杨必武 , 赵民 , 江思荣
IPC: F16H6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换挡助力系统的提前断气装置,包括换挡触发块、固定座、触发开关、触发顶杆和电磁控制阀,换挡触发块固定在换挡轴上,换挡触发块的顶部设有空挡位凹槽,空挡位凹槽的两侧对应设有前挂挡弧形凸起和后挂挡弧形凸起;固定座固定在换挡触发块的上侧,触发开关固定在固定座,触发顶杆设置在固定座的导向孔中,触发顶杆的上端处于触发开关的触针下侧,触发顶杆的下端处于空挡位凹槽中,电磁控制阀为常开型的二位三通电磁阀且使其与触发开关串联在车辆电源的正负极之间,电磁控制阀的进气口P与气源连接,出气口A与换挡助力系统连接,排气口T与大气相通。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动作灵敏、精确度高、实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8543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80767.9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H57/04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定轴式两档变速箱飞溅润滑系统,涉及车辆传动机械润滑领域;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与箱盖的开口端对接形成密闭腔体;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集油池、第二集油池和箱体导油槽;第一集油池设置在第一中间通孔与第一输出通孔的中间位置;第二集油池设置在第一中间通孔的顶部位置;箱体导油槽设置在第一输入通孔顶部位置;箱盖内部设置有第三集油池和箱盖导油槽;第三集油池和箱盖导油槽均设置在箱盖的顶部内壁上;其中,第三集油池设置在第二输出通孔的正上方;箱盖导油槽设置在第二输入通孔的上方;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飞溅润滑流量,满足变速箱持续运转时各轴轴承的润滑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