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车辆自感知智能悬架系统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748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551413.9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轴车辆自感知智能悬架系统控制装置及方法,所述悬架系统采用油气弹簧双横臂独立悬架,包括整车状态信息采集系统、控制装置,所述整车状态信息采集系统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整车的实时状态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内设置有整车动力学控制模型,所述控制装置根据传输来的所述整车状态信息经所述整车动力学控制模型的运算,控制所述油气弹簧的主动作动力,使车辆行驶平顺、操纵稳定。本发明能够主动控制油气弹簧的主动作动力,使车辆行驶更平顺、操纵更稳定的多轴车辆自感知智能悬架系统控制装置。

    一种车辆全轮转向控制方法与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85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94765.X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轴车辆全轮转向控制方法与控制系统,解决现有全轮转向控制方法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形成车辆全轮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车辆在高速和低速转向时的质心运动理想参考模型、车辆侧向和横摆运动的误差动力学模型;基于误差动力学模型构建侧向st滑模控制率和横摆st滑模控制率;将侧向st滑模控制率和横摆st滑模控制率向各轴解耦形成各轴车轮转角。本发明将转向系统的虚拟侧向控制力和虚拟横摆控制力矩分为补偿无扰动系统的标称控制率和克服不确定扰动的鲁棒控制率,利用st滑模鲁棒控制率应对转向系统中的众多非线性和不确定因素,有效抑制系统的抖振现象;具有有限时间收敛特性,有效提高多轴车辆的转向机动性和稳定性。

    一种腰部转向的轮足复合底盘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36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32136.1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部转向的轮足复合底盘及其控制方法,底盘包括第一底盘框架,第一底盘框架通过腰部转向机构铰接有第二底盘框架,腰部转向机构通过伸缩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底盘框架和第二底盘框架相对转动,第一底盘框架和第二底盘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有左框架板和右框架板,左框架板和右框架板的中部均分别通过支架铰接有底盘连接架,底盘连接架的下半部内侧设有驱动自身左右摆动的横摆油缸,轮足复合总成与底盘连接架铰接。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底盘效率和越障性能,可以根据路况在轮驱模式或行走模式间无缝切换,保证通过性能,采用腰部转向实现了轮驱模式下的转向功能,不仅简化了轮边结构,还提升了轮边的可靠性。

    电驱底盘的应急转向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9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8922.5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驱底盘的应急转向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泵、高压电源、低压电源、第二液压泵、油源、第一进油管路、第二进油管路、第一回油管路、第三进油管路、第二回油管路、油液分配安全阀,第一液压泵连接高压电源、低压电源,高压电源供电失效时由低压电源供电,第二液压泵连接于非驱动轮上,第一进油管路连接于油源与油液分配安全阀的P1控制口之间,第一液压泵设置于第一进油管路上,第二进油管路连接于油源与P2口之间,第二液压泵设置于第二进油管路上。第一液压泵供电故障且车辆仍处于行驶状态时,能够为车辆提供转向液压助力、特别地,电驱底盘供电失效需拖车时,仍能为车辆提供转向液压助力,托运更便利。

    可用于轮足复合式机器人的复位式双出杆主被动作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36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60708.0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足复合式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轮足复合式机器人的复位式双出杆主被动作动系统,包括缸筒、活塞杆、弹簧、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液压源,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缸筒并且所述活塞杆的两端均伸出至所述缸筒外,所述弹簧套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缸筒的外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二端,所述液压源与所述伸长腔之间设置有A口油道、与所述收缩腔之间设置有B口油道,所述液压源能够与所述A口油道连通或与所述B口油道连通或与所述A口油道、所述B口油道同时连通。本发明可快速实现被动随动与主动作动的切换,安装于轮足复合式机器人能够满足轮式模式下的随动减振和足式模式下的主动越障。

    一种足结构、轮足复合式机器人底盘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85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83803.5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足结构,其包括相互铰接的大臂和小臂,大臂的远离小臂一端铰接在一支架上,大臂和支架之间还铰接有大臂油缸,支架上还安装有关节电机,关节电机通过连杆与小臂铰接,大臂油缸和连杆分别位于大臂的相对两侧,支架安装在一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上,转向电机和大臂分别位于支架的相对两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足结构的轮足复合式机器人底盘及其控制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足结构、轮足复合式机器人底盘及控制方法,底盘在越野环境中具有高通过性、高负荷性和高灵活性,综合轮式底盘在平坦路面的高效率和足式机器人在崎岖路面的越障能力,能够根据路面状况或者障碍物信息自动选择前进模式,达到较高的环境适应性。

    用于超重型车辆的转向摆臂总成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577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77976.6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装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的转向摆臂总成,包括摆臂本体,所述摆臂本体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摆臂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三连接端、所述第四连接端位于所述摆臂本体的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与横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与边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为回转中心孔,所述第三连接端用于与转向立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用于与助力油缸相铰接,所述第四连接端所在平面高于所述第三连接端所在平面。本发明集成度较高、转向摆臂的运动范围较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