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4358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0350836.8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车的断开式球笼型轮边传动轴,包括左半轴和右半轴,左半轴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轴杆、球笼型万向节和第一法兰盘,右半轴包括由右至左依次连接的花键轴套管、滑移花键轴和第二法兰盘,花键轴套管的右端连接有十字轴型万向节,左半轴和右半轴通过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固定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性能稳定、修护性好的优点,可完全满足重型车用独立悬架大转角和悬架大跳动量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634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49978.6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0K17/12 , B60R16/023
Abstract: 一种多轴特种车辆混合动力全电驱动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基本单元和总控制器;每个基本单元包括动力模块、驱动模块和分控制器;总控制器,接收驾驶员操作指令,对驾驶意图进行解析,根据每个基本单元的状态,进行能量优化分配,根据能量优化分配结果向每个分控制器发送需求功率以及需求转矩;各分控制器根据接收的需求功率控制相应的动力模块使之工作在对应的工作点,根据需求转矩控制驱动模块工作。本发明能在满足高动力性要求的同时,根据行驶工况进行能量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7441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686076.2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控制单元及动力单元,动力单元个数与特种车半轴总数相对应;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驾驶员操作指令,确定整车需求驱动转矩和需要的动力单元个数,计算动力单元需求功率,向控制单元的动力单元控制器发送功率需求指令,计算发动机转速、发电机转矩及驱动需求转矩,向发动机控制器发送转速控制指令、向发电机控制器发送转矩控制指令、向电池管理设备发送功率控制指令、向驱动电机控制器发送驱动控制指令,以控制各设备工作。本发明能够协调分布式混合动力系统各部件之间的功率流、优化各个动力部件的工作状态,达到提高特种车混合动力系统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31278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92802.8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底盘用机电一体化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包括左驱动系统、右驱动系统及二合一驱动电机控制器,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固定连接;左驱动系统包括左侧轮组总成、左侧半轴总成、左侧行星排减速箱总成、第一端盖及左侧驱动电机;右驱动系统包括右侧轮组总成、右侧半轴总成、右侧行星排减速箱总成、第二端盖及右侧驱动电机;二合一驱动电机控制器同时集成于左侧驱动电机的壳体和右侧驱动电机的壳体上,用于控制左侧驱动电机和右侧驱动电机。本发明公开的机电一体化驱动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在车架底盘中布置等优点,各个机构间紧密布置,从而有效地满足了超重型轮边电驱车辆的狭小底盘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38325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108722.3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超重型底盘用独立悬架电驱动桥,包括左右两个驱动单元和悬架系统,每个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减速箱、半轴,轮组;每个悬架系统包括油汽弹簧和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上横臂总成、下横臂总成;电机的输出作为减速箱的输入,减速箱的输出连接半轴一端,半轴的另一端连接轮组;上、下横臂总成内侧均通过销轴与车架连接,并可绕销轴在YZ平面内摆动;上下横臂总成外侧分别通过球铰与轮组的上下接口连接,由球铰提供可实现车轮上下跳动和左右摆动的自由度;在下横臂总成上开孔,用于安装油汽弹簧下端,油汽弹簧的上端与车架连接,使得油汽弹簧能够在YZ平面和XZ平面内摆动;所述的YZ平面为在车辆坐标系下定义的坐标平面。
-
公开(公告)号:CN10713127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50843.8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H48/06 , F16H48/38 , B60K17/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扭比低于2的分动器差速器机构,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前半轴输出组件、后半轴输出组件和行星齿轮组件,前壳体的左侧中部设有前套管,后壳体的右侧中部设有后套管,前半轴输出组件包括前半轴连接件和前半轴齿轮,后半轴输出组件包括后半轴连接件和后半轴齿轮,后半轴齿轮的齿数大于前半轴齿轮的齿数;行星齿轮组件包括十字轴和行星齿轮;前壳体和后壳体的连接处开设有十字轴杆安装孔,十字轴杆的外端处于十字轴杆安装孔中,前半轴连接件和后半轴连接件对应套设在前套管和后套管中,前半轴齿轮和后半轴齿轮分别与行星齿轮啮合。其具有结构简单、实施容易、使用方便的优点,能很容易实现分扭比低于2,可充分发挥车辆的动力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74410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0686076.2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控制单元及动力单元,动力单元个数与特种车半轴总数相对应;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驾驶员操作指令,确定整车需求驱动转矩和需要的动力单元个数,计算动力单元需求功率,向控制单元的动力单元控制器发送功率需求指令,计算发动机转速、发电机转矩及驱动需求转矩,向发动机控制器发送转速控制指令、向发电机控制器发送转矩控制指令、向电池管理设备发送功率控制指令、向驱动电机控制器发送驱动控制指令,以控制各设备工作。本发明能够协调分布式混合动力系统各部件之间的功率流、优化各个动力部件的工作状态,达到提高特种车混合动力系统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58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50836.8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车的断开式球笼型轮边传动轴,包括左半轴和右半轴,左半轴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轴杆、球笼型万向节和第一法兰盘,右半轴包括由右至左依次连接的花键轴套管、滑移花键轴和第二法兰盘,花键轴套管的右端连接有十字轴型万向节,左半轴和右半轴通过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固定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性能稳定、修护性好的优点,可完全满足重型车用独立悬架大转角和悬架大跳动量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12817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50842.3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0K17/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扭比低于2的大载荷分动器,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中的动力输入机构、中间轴传动机构和轴间差速分扭机构,轴间差速分扭机构包括壳体、十字轴、行星齿轮、前输出齿轮、前输出轴、后输出齿轮和后输出轴,十字轴包括至少三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十字轴杆,且使十字轴杆的轴线与十字轴的中垂面之间设有夹角,行星齿轮安装在十字轴杆上,前输出齿轮和后输出齿轮与行星齿轮在不同的径向位置啮合,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对应与前输出齿轮和后输出齿轮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功能性强、可靠性高、输入扭矩大的优点,其轴间差速分扭机构可实现分扭比低于2的技术目的,能有效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安全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