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9140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599431.X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刚柔双模式可复用着陆缓冲装置,包括伸缩筒、缓冲弹簧、伸缩座;伸缩筒的一端外壁与伸缩座的一端内壁套接在一起,形成缓冲芯体;缓冲弹簧套在缓冲芯体外侧,在外力和的缓冲弹簧共同作用下,伸缩座能够相对于伸缩筒滑动;伸缩筒内表面上设有M个限位球窝和N个缓冲球窝;伸缩筒内部设有M个限位电磁铁组件和N个缓冲电磁铁组件,限位电磁铁组件用于与限位球窝配合,控制缓冲装置工作在刚性工作模式下,缓冲芯体长度固定在指定长度;缓冲电磁铁组件用于与缓冲球窝配合,控制缓冲装置工作在缓冲工作模式下,缓冲过程中依靠缓冲弹簧被压缩来吸收外力产生的冲击能量,能量吸收过程结束后弹簧长度将被自动锁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35267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1332254.8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空间机械臂用机电一体化快速更换接口,属于空间机械臂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紧凑型设计,实现了工具更换、能量传输、转动传动三种功能的一体化,弥补了传统的快速更换接口工具能力不全的缺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应用于空间机械臂末端,为其提供丰富的工具更换能力;本发明主动端、被动端接口可根据对接的机械臂及末端工具进行改变,有广泛的适应性;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适用于多种工作环境,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在复杂工况下依然能够良好运转,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具备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9140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99431.X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刚柔双模式可复用着陆缓冲装置,包括伸缩筒、缓冲弹簧、伸缩座;伸缩筒的一端外壁与伸缩座的一端内壁套接在一起,形成缓冲芯体;缓冲弹簧套在缓冲芯体外侧,在外力和的缓冲弹簧共同作用下,伸缩座能够相对于伸缩筒滑动;伸缩筒内表面上设有M个限位球窝和N个缓冲球窝;伸缩筒内部设有M个限位电磁铁组件和N个缓冲电磁铁组件,限位电磁铁组件用于与限位球窝配合,控制缓冲装置工作在刚性工作模式下,缓冲芯体长度固定在指定长度;缓冲电磁铁组件用于与缓冲球窝配合,控制缓冲装置工作在缓冲工作模式下,缓冲过程中依靠缓冲弹簧被压缩来吸收外力产生的冲击能量,能量吸收过程结束后弹簧长度将被自动锁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17835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10055.X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式可调刚度被动消旋机构,包括底座、转盘、弹簧、垫块、限位块、拨销、压盖、轴承、转轴、杆座、臂杆、筒座、套筒和塔簧;底座上安装轴承和转轴;压盖压接在轴承端面上并与底座螺接,压盖与底座之间安装有用于约束垫块运动范围的限位块,垫块之间压装弹簧;转盘分别与转轴和拨销固连;转轴两端分别穿设在轴承中并插接在转盘上;杆座一端螺接转轴,另一端配装臂杆;臂杆一端套装在杆座上,另一端穿设在筒座中;筒座一端与臂杆过盈配合,侧面沿周向穿设螺钉,另一端穿设在套筒中;塔簧螺接在套筒上。本发明通过转盘、弹簧、垫块、拨销、转轴、臂杆、套筒和塔簧的配合,实现了多向消旋并且刚度可调,弥补了传统消旋装置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6774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54452.8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非结构化环境的月面机器人路径规划与步态生成方法,包括:构造保持原地形起伏特征的三角网地形重构模型;基于三角网地形重构模型,规划得到起伏最小的机器人最优全局移动路径;基于起伏最小的机器人最优全局移动路径,确定最佳落足点,并生成四足爬行步态。本发明解决了非结构化环境中机器人爬行的全方位性、连续性、协调性以及地形适应性问题,提高了移动过程中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使机器人能够高效、安全地到达目标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98960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272089.7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N2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自适应交互阻抗学习方法,属于机器人交互作用力控制领域;包括机器人销和力学孔;力学孔为轴向水平放置的柱形通孔结构;力学孔的尺寸与机器人销对应;机器人销设置在力学孔中,且机器人销的外壁与力学孔内壁接触;机器人销沿力学孔的轴向实现移动;实现机器人销以恒定的速度插入力学孔内,即机器人学习到了环境的阻抗参数,通过调整自身的输出力,使机器人销和力学孔间实现了期望的交互动力学特性;本发明准确反映了阻抗参数随空间位置变化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47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1185697.6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针对空间二自由度并联矢量调节机构的精度分析方法,通过自由度分析选取环形运动链,将环形运动链转换为串联结构,建立包含驱动角度、杆件长度和运动副间隙等参数的运动学模型,补充环形运动约束实现串联机构与并联机构之间的等效,通过误差参数对平台运动精度的影响性分析,获得不同尺度、装配误差下的二自由度并联矢量调节机构运动精度,为构型设计、电机选型和装配工艺等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989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72089.7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N2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自适应交互阻抗学习方法,属于机器人交互作用力控制领域;包括机器人销和力学孔;力学孔为轴向水平放置的柱形通孔结构;力学孔的尺寸与机器人销对应;机器人销设置在力学孔中,且机器人销的外壁与力学孔内壁接触;机器人销沿力学孔的轴向实现移动;实现机器人销以恒定的速度插入力学孔内,即机器人学习到了环境的阻抗参数,通过调整自身的输出力,使机器人销和力学孔间实现了期望的交互动力学特性;本发明准确反映了阻抗参数随空间位置变化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47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85697.6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针对空间二自由度并联矢量调节机构的精度分析方法,通过自由度分析选取环形运动链,将环形运动链转换为串联结构,建立包含驱动角度、杆件长度和运动副间隙等参数的运动学模型,补充环形运动约束实现串联机构与并联机构之间的等效,通过误差参数对平台运动精度的影响性分析,获得不同尺度、装配误差下的二自由度并联矢量调节机构运动精度,为构型设计、电机选型和装配工艺等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9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58025.0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尺寸自适应空间柔性捕获对接机构及抓捕方法,该捕获对接机构包括固定平台、平面缩放机构、三个连杆支链和三个末端抓捕手模块;三个连杆支链一端与固定平台通过虎克铰链铰接,能够相对于固定平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旋转,另一端与平面缩放机构一侧通过等效球关节连接,能够相对于平面缩放机构的三个方向旋转,平面缩放机构的另一侧连接末端抓捕手模块;实施抓捕前,平面缩放结构在一个平面内变形,改变末端抓捕手模块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末端抓捕手模块对目标进行柔性捕获;完成捕获后,平面缩放机构再次变形,实现刚度锁紧,完成对目标的抓捕和对接。本发明解决了抓捕过程中角度、位置和抓捕目标大小适应性不强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