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沟槽型窄边缘耐高压硅PIN辐射探测器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38715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086164.7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于民 李铁松 何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沟槽型窄边缘耐高压硅PIN辐射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高阻半导体硅片的正面和背面的边缘处各刻蚀一个沟槽,两个沟槽表面以及硅片的整个背面掺杂形成高浓度N+区,采用多晶硅填充正面和背面的沟槽,在硅片正面通过离子注入形成主结P+区和保护环P+区。本发明在探测器边缘设计了双沟槽结构,完全屏蔽了划片切割操作引入的边缘缺陷对探测器灵敏区的影响,减小了探测器的漏电流,提高了探测器的收集效率;通过扩散工艺在沟槽的表面形成高浓度的N+区,减小了沟槽附近的漏电流;并且通过正面的保护环结构,提高了探测器的击穿电压;此外,通过沟槽填充技术填充沟槽,提高了结构的强度,保证了探测器的高性能。

    具有非穿透沟槽的窄边缘电流型硅PIN辐射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709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498778.5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非穿透沟槽的窄边缘电流型硅PIN辐射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在I区半导体硅片的正面和背面通过离子注入工艺形成P+区和N+区,在I区半导体硅片上刻蚀形成宽度足够大的非穿透沟槽,并在沟槽表面扩散掺杂形成N+区。本发明在常规PIN结构探测器的基础上设计了非穿透沟槽结构,不仅避免了全穿透沟槽结构对支撑硅片的依赖性,简化了工艺;而且达到探测器窄边缘的目的,减小探测器的死区和所需的划片面积,同时降低了缺陷的产生,提高了探测器的收集效率。另外,非穿透沟槽表面的N+区形成低阻层,使得探测器可在高压下工作。本发明的电流型硅PIN辐射探测器可用于对收集效率和高压工作环境有需求的核辐射探测、航空航天等领域。

    一种含有硅通孔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4584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093089.1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硅通孔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微机械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包括含有硅通孔阵列的质量块,含硅通孔的硅基边框,多个弹性梁,压敏电阻及半导体底板;所述质量块位于加速度传感器中央并具有平整规则的顶面与底面;所述质量块中硅通孔分为填充通孔和非填充通孔;所述硅集边框上的硅通孔位于边框对角处,经由金属导线与压敏电阻相连;所述弹性梁一端与质量块顶部边缘连接,另一端与硅基边框内缘连接;所述压敏电阻位于弹性梁端部;所述质量块,硅基边框,弹性梁均固定在半导体底板上。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硅通孔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可用于现代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中的多个应用领域。

    曲面结构的硅漂移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2097521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010523325.X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结构的硅漂移探测器。本发明的硅漂移探测器包括N型硅片,位于所述N型硅片的入射面的P型漂移电极,施加于所述入射面的反向偏置电压,和位于所述N型硅片的背面的阳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漂移探测器还包括位于所述N型硅片的背面的P型曲面漂移电极,所述曲面从距离所述阳极设定的距离处向外围凹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硅漂移探测器的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所需的曲面通过用腐蚀剂腐蚀基底表面而得到。本发明可用于X射线光谱分析,可用于空间探测等技术领域。

    基于隧穿氧化层的键合硅PIN辐射响应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681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04641.7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隧穿氧化层的键合硅PIN辐射响应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探测器包括键合在一起的探测层硅片和收集层硅片,以及二者之间的超薄二氧化硅层,其中:所述探测层硅片的正面有掺杂形成的P+区,所述P+区之外的硅表面覆盖有二氧化硅层,所述P+区上面覆盖有薄金属层,该薄金属层边缘具有场板结构;所述收集层硅片的背面全部为掺杂形成的N+区;所述N+区表面覆盖有厚金属层。本发明的辐射响应探测器可用于核辐射领域的超快响应测量,在辐射防护、空间监测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一种基于基片键合的ΔE-E核辐射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5467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19111.2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5/043 H01L31/085 H01L31/1055 H01L31/1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片键合的ΔE-E核辐射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ΔE-E核辐射探测器包括薄型PIN探测器,厚型PIN探测器以及两者之间的金属键合层;所述薄型PIN探测器是在键合基片上形成的;所述薄型PIN探测器键合基片由器件层硅片、支撑层硅片以及两层硅片之间的二氧化硅层组成,支撑层硅片上通过TMAH腐蚀开窗口形成空腔结构,所述空腔为八边形结构,呈倒扣桶状,且空腔侧壁与底面的夹角为54.74°。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基于基片键合的ΔE-E核辐射探测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可用于空间探测,核物理,医学检测,和环境检测等多个领域。

    一种硅PIN中子剂量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418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5141.1

    申请日:2012-01-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PIN中子剂量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该硅PIN中子剂量探测器包括高电阻硅片以及分别位于硅片正面和背面的P型和N型有源区,两个有源区中一个为圆形,另一个为圆环形。本发明通过将P型有源区和N型有源区设计成上下非对称结构,使得P区和N区之间的距离大于硅片的厚度,有效增大了两个有源区的距离,即增大了探测器I区的有效厚度,突破了硅片厚度对PIN管I区厚度的限制。此外,环形有源区通过其结构本身的对称性产生比较均匀的电流分布。

    基于键合基片的超薄硅PIN高能粒子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6632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52444.5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键合基片的超薄硅PIN高能粒子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探测器包括键合在一起的器件层硅片和支撑层硅片,以及二者之间的二氧化硅层,其中:所述器件层硅片的正面有掺杂形成的P+区,所述P+区之外的硅表面覆盖有二氧化硅层,所述P+区上面覆盖有薄金属层,该薄金属层边缘具有场板结构;所述支撑层硅片在对应于器件层硅片P+区的位置开有窗口形成空腔结构,暴露出器件层硅片的背面,该空腔结构为下宽上窄的倒扣桶状;所述器件层硅片暴露的背面区域为掺杂形成的N+区;所述N+区表面覆盖有厚金属层。本发明的超薄探测器可测量粒子能量及鉴别粒子种类,应用于核物理探测等领域中。

    一种基于离子注入掺杂SiC晶片的高温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858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815631.3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掺杂SiC晶片的高温测量方法,属于测量测试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离子注入掺杂的SiC晶体作为测温元件,在经历测温环境的高温处理后,对SiC晶体做二次离子质谱分析,得到其中杂质分布的浓度‑深度曲线,通过余误差函数拟合曲线的尾部,得到与其对应扩散浓度曲线,将扩散浓度曲线的左端点的浓度值,作为特征扩散浓度N,建立特征扩散浓度N随温度变化的标准参照数据和曲线,该测温元件测温时,可以对照标准参照曲线,利用插值法确定特征扩散浓度N对应的温度值,实现测温。本发明有效地解决高温(1700℃以上)测量难的问题,可以应用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测温领域。

    具有非穿透沟槽的窄边缘电流型硅PIN辐射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709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98778.5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非穿透沟槽的窄边缘电流型硅PIN辐射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在I区半导体硅片的正面和背面通过离子注入工艺形成P+区和N+区,在I区半导体硅片上刻蚀形成宽度足够大的非穿透沟槽,并在沟槽表面扩散掺杂形成N+区。本发明在常规PIN结构探测器的基础上设计了非穿透沟槽结构,不仅避免了全穿透沟槽结构对支撑硅片的依赖性,简化了工艺;而且达到探测器窄边缘的目的,减小探测器的死区和所需的划片面积,同时降低了缺陷的产生,提高了探测器的收集效率。另外,非穿透沟槽表面的N+区形成低阻层,使得探测器可在高压下工作。本发明的电流型硅PIN辐射探测器可用于对收集效率和高压工作环境有需求的核辐射探测、航空航天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