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1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145681.X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电液混合制动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车辆制动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对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数据进行降噪处理;采用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作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电液混合制动过程模型,并对降噪处理后的运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处理确定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中参数;根据所述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和Smith预估器构建带时滞补偿的广义预测控制模型;采用带时滞补偿的广义预测控制模型对所述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电液混合制动过程进行协同控制。本发明降低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电液混合制动过程的时滞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电液混合制动过程的控制精度,改善了速度跟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06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78775.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列车高精度定位方法及系统,属于高速列车定位技术领域。先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函数、惯性导航系统的距离误差函数、方向误差函数的加权函数,约束条件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约束、惯性导航系统的距离误差约束和方向误差约束以及电子地图的定位误差约束。再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一定位数据和惯性导航系统的第二定位数据作为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输入,利用改进的微分进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高速列车的最佳定位数据,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电子地图相融合的定位策略,提高了高速列车定位的可靠性,实现了高速列车的高精度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46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221969.5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431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速列车的列车级位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获取目标高速列车在目标时刻上的运动状态数据;将运动状态数据进行线性非线性识别处理,得到数据类型识别结果;若数据类型识别结果为线性运动状态数据,则获取与线性运动状态数据对应的线性高速列车速度和线性高速列车牵引力,并将其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线性静态模型中,确定出列车级位;若数据类型识别结果为非线性运动状态数据,则获取与非线性运动状态数据对应的非线性高速列车速度和非线性高速列车牵引力,并将其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非线性动态模型中,确定出列车级位。解决了不能准确确定出高速列车的列车级位的问题,提高了高速列车列车级位确定地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62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22476.3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运行行为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目标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牵引级位和制动级位,将牵引级位和制动级位转换为牵引序列和制动序列;根据牵引序列、制动序列以及与目标列车中控制系统对应的时滞原因,构建运行时滞模型;采用运行时滞模型以及减法聚类算法,对目标列车的初始运行策略进行优化,得到目标编码策略;采用分数阶最小二乘算法,对运行时滞模型中的时变参数进行辨识处理,使用处理后的运行时滞模型对目标列车的运行速度进行预测。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高速列车大功率操纵过程的速度预测精度,实现了对高速列车进行速度跟踪,满足了高速列车大功率操纵过程的运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06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978775.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列车高精度定位方法及系统,属于高速列车定位技术领域。先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函数、惯性导航系统的距离误差函数、方向误差函数的加权函数,约束条件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约束、惯性导航系统的距离误差约束和方向误差约束以及电子地图的定位误差约束。再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一定位数据和惯性导航系统的第二定位数据作为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输入,利用改进的微分进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高速列车的最佳定位数据,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电子地图相融合的定位策略,提高了高速列车定位的可靠性,实现了高速列车的高精度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40566.2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40 , G06F16/29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列车运行轨迹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列车的运行道路对应的道路特性,将所述运行道路划分为多个子运行路段,其中,所述子运行路段的道路特征相同;根据所述列车的当前运行状态信息,确定目标运行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运行状态信息包括下一子运行路段的最优运行状态信息,所述下一子运行路段包括与所述列车当前行驶的子运行路段相邻的下一个子运行路段;根据所述目标运行状态信息,生成所述列车运行轨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重载列的运行效率低且运行耗能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升重载列车的运输能力的同时减小运行能耗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54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670146.8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测速方法、系统及装置,涉及磁浮列车测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针对涡流脉冲数据组中的每一涡流脉冲,基于涡流脉冲、磁浮钢轨轨枕分布数据和磁浮列车涡流传感器分布数据,确定标记涡流传感器的位置;根据相邻两次涡流脉冲分别对应的标记涡流传感器的位置、相邻两次涡流脉冲分别对应的脉冲时刻,确定磁浮列车的第一速度值;根据两组涡流脉冲数据组中,脉冲时刻在前的涡流脉冲数据组对应的第一速度值,结合加速度传感数据,计算磁浮列车的第二速度值;基于雷达传感数据,计算磁浮列车的第三速度值;将第一速度值、第二速度值和第三速度值融合得到最终速度值。本发明同时实现定位和测速,且提高了测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1969.5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431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速列车的列车级位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获取目标高速列车在目标时刻上的运动状态数据;将运动状态数据进行线性非线性识别处理,得到数据类型识别结果;若数据类型识别结果为线性运动状态数据,则获取与线性运动状态数据对应的线性高速列车速度和线性高速列车牵引力,并将其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线性静态模型中,确定出列车级位;若数据类型识别结果为非线性运动状态数据,则获取与非线性运动状态数据对应的非线性高速列车速度和非线性高速列车牵引力,并将其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非线性动态模型中,确定出列车级位。解决了不能准确确定出高速列车的列车级位的问题,提高了高速列车列车级位确定地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486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74481.6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车辆动态响应辨识的重载列车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列车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重载列车不同车厢的动力学响应差异,将重载列车的车厢划分为多个区块;以各区块的牵引力或者制动力作为输入,列车速度为输出建立各区块的车辆运行模型;采用施密斯预估器对重载列车复杂线路条件下速度的时滞特性进行补偿;当重载列车的速度变化量,或者无级调速下加速度变化量超出设定范围时,采用模糊PID‑Smith时滞控制器对车辆运行模型输出速度进行控制;当重载列车速度跟踪精度超出设定范围时,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模糊PID‑Smith时滞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动态调整。本发明提高重载列车时滞特性下的参数整定精度和控制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1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29866.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IGBT寿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对目标列车中的IGBT器件进行加速老化实验,获取IGBT器件在老化过程中对应的运行数据集;根据结温预测公式以及运行数据集,确定IGBT器件在不同工况下对应的结温,根据结温建立IGBT器件对应的寿命模型;根据寿命模型以及改进粒子滤波算法,建立IGBT器件对应的预测方程;根据预测方程以及IGBT器件的当前运行参数,预测IGBT器件的剩余使用寿命。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IGBT器件寿命预测方法的复杂性,提高预测方法的便捷性以及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