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7107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746964.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青岛航运发展研究院 , 云南省港航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8G3/02 , G06N3/006 , G01S13/9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限水域船舶避碰决策支持方法及装置,属于船舶避碰技术领域,其中,该受限水域船舶避碰决策支持方法包括:在确定目标船舶存在碰撞风险的情况下,基于受限水域特性、船舶操纵性及避碰原则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避碰空间;基于差异创新搜索算法在所述避碰空间中进行初始种群生成,并对初始种群位置进行轨迹预测,得到初始种群位置对应的适应度;基于麻雀搜索算法多次更新所述初始种群位置;基于时序更新权重因子,调节发现者位置,将更新后的初始种群位置的轨迹预测结果作为所述目标船舶的避碰路径。本发明实现了船舶在受限水域下的避碰决策支持,拓展了船舶避碰实现场景,提高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51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71576.3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Q50/3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港区限制航道的船舶下沉量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船舶下沉量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船舶港区限制航道下沉量预测模型的输入数据;所述输入数据包括船舶在港区限制航道内航行时的环境参数、船舶尺寸信息以及船舶行驶信息;将输入数据输入至船舶港区限制航道下沉量预测模型中,得到船舶在港区限制航道的下沉量;所述船舶港区限制航道下沉量预测模型是采用经优化改进的计算流体力学FLUENT控制方程、湍流模型确定的。本发明将港区通航水域的实际航行环境与理论计算相结合,准确确定船舶在港区限制航道的下沉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7576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70262.0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智能航行安全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船舶在当前水域的多源感知数据,将预处理后的多源感知数据结合目标船舶自身航行数据获取与航行事故的关联程度;获取当前水域的潜在危险因素对多源感知数据进行精简,并构建航行场景进行数据填充;获取与目标船舶存在关联的协同船舶,根据协同感知获取协同船舶的共享数据,利用共享数据对航行场景进行更新;构建航行安全预测模型获取事故预测结果,利用事故预测结果对航线进行修正。本发明通过多源数据融合进行场景感知增强,大幅提高识别率,解决复杂水域和复杂场景的危险目标识别率不足的问题,并且根据协同船只判断船舶周边态势情况,降低事故发生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8408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56472.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自主式交通任务的船岸信息服务交换方法,通过自主式交通任务系统实现船岸间高效可靠的信息交换;该方法包括根据信息重要度拆分报文信息,利用多属性决策分析选择最优通讯链路,并设置预设时间阈值监控传输过程。通过精准的数据拆分和传输策略,本发明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了数据丢失和延迟的风险;该方法能够实时适应通讯环境的变化,优化资源利用,提升用户体验和管理效率,对于推动自主式交通任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70302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06454.8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青岛航运发展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的运动状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的小型船舶动态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该系统包括安装在船舶上的船载终端以及用于处理和监控从船舶上接收到的信息的后台中心服务器;所述船载终端包括终端外壳以及安装在终端外壳内的主板、电池和微控制器;所述电池和微控制器分别与主板连接;所述主板与后台中心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后台中心服务器与监控中心通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90385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072919.4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落水人员示位及生命体征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加速度陀螺仪传感器、生命体征传感器、落水检测自启动模块、生命体征检测模块、定位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落水检测自启动模块: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与加速度陀螺仪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检测人员是否已经落水,并用于在检测到人员落水后启动整个系统并进行报警;所述生命体征检测模块:用于采集加速度陀螺仪传感器和生命体征传感器的信息,根据落水人员的加速度矢量、倾角和热量数据输出生命体征信息;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落水人员进行定位,输出位置信息;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生命体征信息和位置信息以短报文的形式经通信信道发送出去。
-
公开(公告)号:CN11884089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0856472.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自主式交通任务的船岸信息服务交换方法,通过自主式交通任务系统实现船岸间高效可靠的信息交换;该方法包括根据信息重要度拆分报文信息,利用多属性决策分析选择最优通讯链路,并设置预设时间阈值监控传输过程。通过精准的数据拆分和传输策略,本发明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了数据丢失和延迟的风险;该方法能够实时适应通讯环境的变化,优化资源利用,提升用户体验和管理效率,对于推动自主式交通任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46964.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青岛航运发展研究院 , 云南省港航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8G3/02 , G06N3/006 , G01S13/9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限水域船舶避碰决策支持方法及装置,属于船舶避碰技术领域,其中,该受限水域船舶避碰决策支持方法包括:在确定目标船舶存在碰撞风险的情况下,基于受限水域特性、船舶操纵性及避碰原则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避碰空间;基于差异创新搜索算法在所述避碰空间中进行初始种群生成,并对初始种群位置进行轨迹预测,得到初始种群位置对应的适应度;基于麻雀搜索算法多次更新所述初始种群位置;基于时序更新权重因子,调节发现者位置,将更新后的初始种群位置的轨迹预测结果作为所述目标船舶的避碰路径。本发明实现了船舶在受限水域下的避碰决策支持,拓展了船舶避碰实现场景,提高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75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70262.0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智能航行安全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船舶在当前水域的多源感知数据,将预处理后的多源感知数据结合目标船舶自身航行数据获取与航行事故的关联程度;获取当前水域的潜在危险因素对多源感知数据进行精简,并构建航行场景进行数据填充;获取与目标船舶存在关联的协同船舶,根据协同感知获取协同船舶的共享数据,利用共享数据对航行场景进行更新;构建航行安全预测模型获取事故预测结果,利用事故预测结果对航线进行修正。本发明通过多源数据融合进行场景感知增强,大幅提高识别率,解决复杂水域和复杂场景的危险目标识别率不足的问题,并且根据协同船只判断船舶周边态势情况,降低事故发生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20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22245.7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基于船舶引航的自适应航行态势感知设备投掷保护装置,包括:连接装置、缓冲降落装置、固定装置、下压装置、壳体和控制装置;壳体底部设有供自适应航行态势感知设备通过的开口;连接装置一端与无人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滑动连接;壳体内安装有自适应航行态势感知设备,并通过安装在壳体上的固定装置对自适应航行态势感知设备进行固定;下压装置安装在壳体上,并位于自适应航行态势感知设备上方;缓冲降落装置安装在壳体外侧;壳体上固定安装有气囊和测距用的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将自适应航行态势感知设备通过无人机投放到船板上,不需要引航员携带自适应航行态势感知设备登船,有效避免了引航员登离船带来的安全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