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5710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8380.1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5 , G06N3/04 , G06N7/01 , G06Q10/0633 , G06Q10/08 , G06F18/22 , G06F18/2337 , G06F18/241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施协同运行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数字物理基础设施的融合协同运行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模糊聚类法对货物装卸基础设施进行相似度分析,得到货物装卸同类基础设施;对货物装卸同类基础设施进行模拟运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处理,生成货物装卸初步测试系统;对于所述货物装卸初步测试系统进行货物装卸流程测试并优化;通过灰色关联法货物货物装卸安全基础设施,并对所述货物装卸安全基础设施进行分析,构造货物安全装卸系统,最后对装卸风险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获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本发明能够使船舶上的货物装卸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融合协同运行,提高货物装卸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同时降低人力资源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30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05879.6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高嵩 , 李响 , 纪永波 , 刘畅 , 王利朋 , 骆义 , 杨瑞 , 焦芳芳 , 姜磊 , 李坤 , 徐晓健 , 段玉华 , 刘文迪 , 魏洪斌 , 杜珂 , 朱学秀 , 刘大壮 , 周垣孜 , 王霓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30
Abstract: 一种岛际水路客运航线承载力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极限承载力;(2)确定船舶运输周期时间;(3)计算常规承载力;(4)根据乘客人均面积、步行速度计算舒适足迹时间及现状足迹时间,二者做比较得出舒适因子;(5)根据舒适因子、船舶饱和数量、船舶客位数、上座率、码头工作时间、靠离泊时间计算得出舒适承载力;(6)根据计算得出的极限承载力、常规承载力、舒适承载力,得到不同考虑因素下的岛际水路客运航线承载力。采用本发明能够科学的确定岛际水路客运航线承载力,为水路客运站有序运行保障工作提供数据、工具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3487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56308.7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港航设施的船舶尺度上限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泊位、港内水域、口门、锚地、航道、安全距离分别计算出六个总长数值,取其中最小值,作为总长上限计算结果;(2)利用航道、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净空宽度分别计算出三个型宽数值,取其中最小值,作为型宽上限计算结果;(3)利用泊位、航道分别得出两个满载吃水数值,取其中最小值,作为满载吃水上限计算结果;(4)利用净空高度计算最大船高上限。采用本发明能够在满足港航设施现状条件下,确定船舶尺度上限。应用在船型设计中将进一步降低船舶撞桥的风险,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本发明为船型设计提供工具及方法支撑,提高设计效率及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99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177027.8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IPC: B63B71/00 , G06Q10/0832
Abstract: 一种渤海湾客滚运输船船型系列制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渤海湾客滚运输港航现状,确定各泊位港航设施基础数据;(2)根据港航设施基础数据,确定各泊位渤海湾客滚运输船船型尺度参数;(3)根据港航设施基础数据,确定各泊位渤海湾客滚运输船吨级;(4)确定的各泊位渤海湾客滚运输船船型尺度参数、吨级进行匹配性调整;(5)归纳各泊位渤海湾客滚运输船船型尺度参数、吨级,确定渤海湾客滚运输船船型系列。采用本发明能够在满足现有渤海湾客滚运输港航设施条件的前提下,确定渤海湾客滚运输船船型系列,不发生超能力靠泊、航行的情况。各泊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渤海湾客滚运输船船型系列中的一个船型作为最大靠泊船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195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27351.X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徐晓健 , 李响 , 杨瑞 , 刘畅 , 李坤 , 王利朋 , 焦芳芳 , 高宇 , 纪永波 , 骆义 , 杜珂 , 高嵩 , 刘文迪 , 刘大壮 , 魏洪斌 , 周垣孜 , 朱学秀 , 王霓
IPC: G06Q10/0639 , G06F18/25 , G06Q50/06 , G06Q10/0637 , G06F18/241 , G06Q50/26 , G06Q10/0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船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估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港船系统,包括:氢负荷模块和氢燃料电池;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对港船系统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估的需求,确定港船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所包含的不同维度评价指标;不同维度评价指标,为两个维度以上的评价指标;基于预设的分层多指标融合的模型结构,采用预设的证据推理规则,针对不同维度评价指标中的每个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行证据融合,得到港船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以实现对港船系统的综合效益的评估。该方案,通过构建港船“风光氢储”多能源融合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效益评价,有利于港船多能源融合系统的协同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109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38380.1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5 , G06N3/04 , G06N7/01 , G06Q10/0633 , G06Q10/08 , G06F18/22 , G06F18/2337 , G06F18/241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施协同运行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数字物理基础设施的融合协同运行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模糊聚类法对货物装卸基础设施进行相似度分析,得到货物装卸同类基础设施;对货物装卸同类基础设施进行模拟运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处理,生成货物装卸初步测试系统;对于所述货物装卸初步测试系统进行货物装卸流程测试并优化;通过灰色关联法货物货物装卸安全基础设施,并对所述货物装卸安全基础设施进行分析,构造货物安全装卸系统,最后对装卸风险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获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本发明能够使船舶上的货物装卸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融合协同运行,提高货物装卸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同时降低人力资源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381656U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23325631.4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5G CPE抗干扰屏蔽罩,包括5G CPE下屏蔽壳、5G CPE上屏蔽壳和抗干扰芯片屏蔽罩,5G CPE下屏蔽壳和5G CPE上屏蔽壳固定安装在一起,5G CPE下屏蔽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5G CPE主板,5G CPE主板上固定安装有芯片和抗干扰芯片屏蔽罩,芯片的外部设置有抗干扰芯片屏蔽罩;本实用新型抗干扰芯片屏蔽罩设置的绝缘胶垫将其与主板隔绝,避免抗干扰芯片屏蔽罩表面的无色氧化膜老化脱离,而造成影响主板的运行,另外,抗干扰芯片屏蔽罩设置的抗干扰网带具有较好的散热性、阻水性以及抗干扰性,能够有效的保护其内侧的芯片。
-
公开(公告)号:CN222823300U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21734285.7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IPC: F01N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氨燃料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在主流路的管路中设置有SCR反应器,在旁通流路的管路中设置有催化氧化反应装置;船用氨燃料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分两路:一路经主流路流至SCR反应器的进气口处,另一路经催化氧化反应装置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后再流至SCR反应器的进气口处,经SCR反应器进行还原反应后自主流路的排气口排出。该方案,通过在SCR反应器的主流路中旁通设置催化氧化反应装置,对流入的废气中部分NH3和N2O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减少进入SCR反应器中的NH3并去除部分N2O,使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同时脱氨脱硝性能,实现对自所述主流路的进气口进入的船用氨燃料发动机废气的有效处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