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64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10588429.2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牵引网压升高抑制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列车运行状态识别系统安装到上行接触网或下行接触网上,并接入控制终端发送列车运行工况和牵引网压信息;牵引网压限压装置通过牵引网压调控单元与上行接触网或下行接触网构成串联回路;牵引网压调控单元接入控制终端接收控制信息并调控牵引网压限压装置。本发明通过判别列车运行状态,在分区所选择串联接入不同阻抗的电抗器而降低牵引网压,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技术先进、可靠,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1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490360.9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35kV/27.5kV辅助牵引电源及控制方法。牵引变电所馈出长距离供电线,可靠性及运营成本较高。本发明包括进线及保护单元、V/v接线牵引变压器、功率潮流控制器、综合测控装置、以及馈线及保护单元;进线及保护单元输入端与35kV电力系统公用电网连接,输出端与V/v接线牵引变压器原边输入端连接;V/v接线牵引变压器用于将35kV电压降压至27.5kV电压;馈线及保护单元输出端分别与供电臂α所属区段的接触网和钢轨连接。本发明可直接就近接引35kV电力系统公用电网,从而将35kV三相电压转换为27.5kV单相牵引供电,无需由临近牵引变电所设置长距离供电线。
-
公开(公告)号:CN1147149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495987.3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道电分相中性段供电及保护方案。电气化铁道贯通供电方式下,电分相一侧故障,另一侧驶入列车时,可能出现弓网过电压或短路情况。本发明在电分相范围内或轨道旁设置机车监测装置,变电所内设保护测控装置;变电所同一相母线引出馈线,为电分相中性段及两侧供电臂供电;两侧供电臂馈线设置电压互感器;保护测控装置利用机车监测装置采集机车运行情况,及两侧馈线回路电压互感器信息,当一侧电压互感器有压,而另一侧电压互感器无压且非断线故障,同时有机车驶入分相时,则使中性段馈线断路器跳闸。本发明使接触网短路时,通过准确获取机车位置,确定最佳跳闸时机,避免弓网过电压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31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677498.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动作行为质量判断的方法,通过继电保护测控装置记录继电保护输入的电压量和电流量,并对电压量和电流量进行傅里叶变换,提取基波和非基波成分;对电流、电压的基波视在功率全故障过程时间进行积分计算,得到A1;对电流、电压的包含基波和非基波在内的全波视在功率全故障过程时间进行积分计算,得到A总;通过A1与A总的比值判断保护动作质量。本发明能自动识别和分析保护动作,通过采集的保护动作信息以及采集数据,确定保护装置及断路器的动作正确性、完整性;可以及时发现保护及其回路存在的异常;实时监视,在线故障发现,提前预警,故障回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15628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0453324.0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海拔地区27.5kV牵引系统隧道空气间隙距离确定方法,包括:构建27.5kV牵引系统隧道‑接触网空气间隙试验系统,对铁路接触网进行空气间隙放电,并构建铁路接触网的闪络电压与空气参数关系模型,根据铁路接触网的闪络电压与空气参数关系模型确定出电压相关常数;构建27.5kV牵引系统隧道‑接触网空气间隙模型,根据电压相关常数以及27.5kV牵引系统隧道‑接触网空气间隙模型确定出高海拔地区27.5kV牵引系统隧道空气间隙距离,能够准确地确定出高海拔地区的铁路隧道中接触网的空气间隙距离,从而为铁路接触网的布置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1487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76709.6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96 , G01R31/36 , G01R31/367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电源屏的锂电池智能预警管理方法及智能预警管理系统。现有对锂电系统的预警理论研究很少,应用中缺乏管理理论基础。本发明首先将锂电池的状态数据量化形成原始时间序列;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将原始时间序列分解,得到各模态时间序列;通过局部线性判别对局部线性特征明显的IMF线性化,采用线性拟合预测,对较复杂的非线性分量构建其相空间进行重构,得到各模态预测结果;将预测结果进行反EMD重构,得到原始序列的预测结果;对预测结果特征提取,将各特征值与预设阈值对比,获取锂电池实时状态。本发明延长了锂电池的寿命,提高了监测准确度,运行中可根据预测技术改变运行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191312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0609682.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52 , G01R31/58 , G01R27/26 , G01D21/02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管型母线智能检测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固定支座、温度检测装置、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和介质损耗检测装置;固定支座设置在管型母线的连接装置上,温度检测装置和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和介质损耗检测装置均安装在固定支座上;温度检测装置的测温探头与管型母线的外壁接触,用于实时检测管型母线的表面温度;泄漏电流检测装置与管型母线的屏蔽层接地线连接,用于实时检测管型母线的泄漏电流;介质损耗检测装置与管型母线的屏蔽层接地线连接以及与管型母线的母线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连接,用于实时检测管型母线的介质损耗因数。本公开实施例可在运行过程中对管型母线绝缘性能进行检测,改善管型母线的安全运行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90291.1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所接地网在线监测系统。现有接地网检测繁琐,无法对接地网实时运行状态的监测。本发明系统控制单元输入端与采集滤波单元及外部通信单元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恒流功率单元及通信单元输入端连接;参数监测单元输入端与恒流功率单元输出端连接,参数监测单元输出端与采集滤波单元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发出检测指令,恒流功率单元输出监测单元所需电流;监测单元监测接地网运行状态参数;采集滤波单元将得到的测量信号传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获取接地网实时运行状态,通信单元实现与监测设备的互通。本发明使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接地网安全性能,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对提升供电系统运营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7149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95987.3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道电分相中性段供电及保护方案。电气化铁道贯通供电方式下,电分相一侧故障,另一侧驶入列车时,可能出现弓网过电压或短路情况。本发明在电分相范围内或轨道旁设置机车监测装置,变电所内设保护测控装置;变电所同一相母线引出馈线,为电分相中性段及两侧供电臂供电;两侧供电臂馈线设置电压互感器;保护测控装置利用机车监测装置采集机车运行情况,及两侧馈线回路电压互感器信息,当一侧电压互感器有压,而另一侧电压互感器无压且非断线故障,同时有机车驶入分相时,则使中性段馈线断路器跳闸。本发明使接触网短路时,通过准确获取机车位置,确定最佳跳闸时机,避免弓网过电压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309294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80377.4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线AT双边供电接触网的故障定位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牵引网电源和多个自耦变压器;相邻自耦变压器间通过接触线、钢轨、负馈线连接,构成一个AT段;牵引网电源通过系统阻抗Zs11和Zs12分别连接第一个自耦变压器的接触线和负馈线侧,牵引网电源通过系统阻抗Zs21和Zs22分别连接最后一个自耦变压器的接触线和负馈线侧,构成单线AT双边供电接触网的故障定位系统。本发明利用AT段两端电压、电流进行故障距离计算,适用于金属性短路和非金属性(有较大过渡电阻)短路,且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故障定位及其精度考虑了T线与F线的互感影响,易于实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