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131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677498.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动作行为质量判断的方法,通过继电保护测控装置记录继电保护输入的电压量和电流量,并对电压量和电流量进行傅里叶变换,提取基波和非基波成分;对电流、电压的基波视在功率全故障过程时间进行积分计算,得到A1;对电流、电压的包含基波和非基波在内的全波视在功率全故障过程时间进行积分计算,得到A总;通过A1与A总的比值判断保护动作质量。本发明能自动识别和分析保护动作,通过采集的保护动作信息以及采集数据,确定保护装置及断路器的动作正确性、完整性;可以及时发现保护及其回路存在的异常;实时监视,在线故障发现,提前预警,故障回放。
-
公开(公告)号:CN1161487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76709.6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96 , G01R31/36 , G01R31/367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电源屏的锂电池智能预警管理方法及智能预警管理系统。现有对锂电系统的预警理论研究很少,应用中缺乏管理理论基础。本发明首先将锂电池的状态数据量化形成原始时间序列;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将原始时间序列分解,得到各模态时间序列;通过局部线性判别对局部线性特征明显的IMF线性化,采用线性拟合预测,对较复杂的非线性分量构建其相空间进行重构,得到各模态预测结果;将预测结果进行反EMD重构,得到原始序列的预测结果;对预测结果特征提取,将各特征值与预设阈值对比,获取锂电池实时状态。本发明延长了锂电池的寿命,提高了监测准确度,运行中可根据预测技术改变运行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90291.1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所接地网在线监测系统。现有接地网检测繁琐,无法对接地网实时运行状态的监测。本发明系统控制单元输入端与采集滤波单元及外部通信单元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恒流功率单元及通信单元输入端连接;参数监测单元输入端与恒流功率单元输出端连接,参数监测单元输出端与采集滤波单元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发出检测指令,恒流功率单元输出监测单元所需电流;监测单元监测接地网运行状态参数;采集滤波单元将得到的测量信号传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获取接地网实时运行状态,通信单元实现与监测设备的互通。本发明使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接地网安全性能,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对提升供电系统运营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164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85882.8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H33/666 , H01H33/52 , H02B13/035 , H02B13/07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绝缘开关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联锁装置的固体绝缘开关柜。包括:隔离机构、隔离操作闸台、接地机构、接地操作闸台、断路器机构以及断路器操作闸台;还包括第一联锁机构、第二联锁机构以及第三联锁机构,当第一联锁机构在第一工作位时,对断路器操作闸台进行限位,当第一联锁机构在第二工作位时,对隔离操作闸台和接地操作闸台进行限位;第二联锁机构与隔离操作闸台传动连接,用于在隔离操作闸台进行合闸操作时,对接地操作闸台进行限位;第三联锁机构与接地操作闸台传动连接,用于在接地操作闸台进行合闸操作时,对隔离操作闸台进行限位。本公开可保证隔离机构、接地机构和断路器机构之间的互锁,从而实现了五防联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99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99222.5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5/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隧道内无轨道电路下的牵引供电接地回流系统及监测方法。该牵引供电接地回流系统包括:接地设备、纵向接地导线、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所述接地设备与所述第一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还与所述纵向接地导线以及所述隧道内的钢轨电连接;沿所述隧道的延伸方向,间隔预设距离,至少在所述隧道的一侧设置所述接地设备;所述纵向接地导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隧道的至少部分环向接地导线电连接;所述纵向接地导线还与接地网电连接。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改善现有的各牵引供电设施与钢轨连接工点较多,不便于施工和维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99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34396.0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分区所主接线,包括:母线、六条馈线和六台断路器;第一馈线的一端通过第一断路器与母线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供电臂的下行线电连接;第二馈线的一端通过第二断路器与母线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供电臂的上行线电连接;第三馈线的一端通过第三断路器与母线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供电臂的下行线电连接;第四馈线的一端通过第四断路器与母线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供电臂的上行线电连接;第五馈线的一端通过第五断路器与母线电连接,另一端与中性段的下行线电连接;第六馈线的一端通过第六断路器与母线电连接,另一端与中性段的上行线电连接;中性段位于第一供电臂与第二供电臂之间,且通过电分相隔离开。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99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00194.4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3/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双边贯通供电系统。该变电所供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贯通供电组群,在铁路沿线依次相邻设置;每个所述贯通供电组群包括至少两座牵引所;至少两座系统站,每座所述系统站通过两路电源线为一个所述贯通供电组群供电;环网,电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贯通供电组群中的、位于不同所述贯通供电组群的相邻两座所述牵引所之间;所述环网用于在任一所述系统站故障时,连通与该所述环网电连接的两座所述牵引所。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和列车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6462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011085882.8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H33/666 , H01H33/52 , H02B13/035 , H02B13/07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绝缘开关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联锁装置的固体绝缘开关柜。包括:隔离机构、隔离操作闸台、接地机构、接地操作闸台、断路器机构以及断路器操作闸台;还包括第一联锁机构、第二联锁机构以及第三联锁机构,当第一联锁机构在第一工作位时,对断路器操作闸台进行限位,当第一联锁机构在第二工作位时,对隔离操作闸台和接地操作闸台进行限位;第二联锁机构与隔离操作闸台传动连接,用于在隔离操作闸台进行合闸操作时,对接地操作闸台进行限位;第三联锁机构与接地操作闸台传动连接,用于在接地操作闸台进行合闸操作时,对隔离操作闸台进行限位。本公开可保证隔离机构、接地机构和断路器机构之间的互锁,从而实现了五防联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351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4721.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流的牵引供电电缆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27.5kV单相牵引供电电缆对保证机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本发明包括安装在牵引供电电缆终端的电流传感器CT1、CT2和电流采集装置IED1、IED2;首先利用DFT方法计算电流传感器CT1、CT2处的电流有效值I1、I2;计算牵引供电电缆泄漏电流I0;计算护层电流系数K1、K2;根据系数K1、K2的大小,做相应判断,实现牵引供电电缆的环流的采集、计算和故障判别。本发明的在线监测方法无需测量牵引电压幅值,IED1与IED2之间无需通讯,IED1与IED2无需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397832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248635.X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双边贯通供电分段所和牵引供电系统。该分段所应用于双边/贯通牵引供电系统,设置于相邻牵引变电所之间,取代当前分区所/AT所/并联开关站等,分段所位置处接触网按相邻两组电分段形式设置,将牵引网分成左右两段,以实现接触网分段保护和控制,缩小故障影响范围;两组电分段两侧的接触网在分段所内联通,实现两座相邻牵引变电所之间的同相双边供电;两组电分段中间的中性段由分段所内母线供电,机车经过时按无电分相、不断电方式通过,实现取消传统电分相的目的。由此,既有利于减少牵引供电系统中的电分相,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又实现了接触网的合理分段,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