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锅炖调味酱包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10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62949.8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锅炖调味酱包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调味品加工技术领域。该调味酱包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豆酱5‑20份、干黄酱5‑20份、豆油6‑16份、低钠盐1‑5份、红油豆瓣酱2‑10份、姜8‑12份、蒜8‑12份、糖2‑5份、柠檬5‑9份、水20‑30份。本发明以黄豆酱、干黄酱、豆油、低钠盐、红油豆瓣酱作为主要原料制作铁锅炖调味酱包,不仅具有独特的酱香风味,同时添加低钠盐以减少钠离子的摄入,使调味酱包健康化。本发明所用方法制备的调味酱包口感风味俱佳,健康降压,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制备方法简单,因此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一种纳豆调味酱包及其制备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94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03671.7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调味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豆调味酱包及其制备方法。该调味酱包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柠檬汁0.6g、山楂果酱0.8g、蜂蜜1.2g、牛奶巧克力酱0.4g。本发明以柠檬汁、山楂果酱、蜂蜜、牛奶巧克力酱作为主要原料制作纳豆调味酱包,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本发明所用方法制备的调味酱包口感细腻,色泽品质稳定,酸甜可口,营养丰富,食用方便,保藏期长,能够掩盖纳豆大部分氨味并且符合中国人口味,满足了消费者的食用需求。

    一种冷冻分离后的重相米糠油与共轭亚油酸酯交换制备功能性油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4100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69716.8

    申请日:2019-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冻分离后的重相米糠油与共轭亚油酸酯交换制备功能性油脂的方法。本方法取白土作为结晶剂,梯度冷冻离心使米糠油饱和脂肪酸富集,利用Novozym 435脂肪酶酶促共轭亚油酸进行酯交换,制备了功能性油脂,解决了有机溶剂的回收问题,提高米糠的高值化。随着不饱和程度的提高,不饱和脂肪酸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会逐渐降低,再加上结晶温度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就可以实现混合脂肪酸中不同结构组分得以分离、富集。选择梯度冷冻离心分提米糠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功能性油脂的最佳条件:脂肪酶的添加量9%、反应温度60℃和反应时间24h,得到的油脂富含植物甾醇、谷维素和生育酚,CLA酯化率38%。

    一种从玉米芯中提取低聚木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5740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77670.5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玉米芯中提取低聚木糖的方法。本发明以玉米加工副产物玉米芯为原料,利用超微粉碎、超声波辅助提取以及复合酶法制备具有促双歧杆菌增殖、防止便秘、降低胆固醇、保护肝脏等功效的低聚木糖,所得低聚木糖产品品质达到低聚木糖行业标准要求,实现了玉米芯的高效利用,提高了玉米芯的利用价值,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本发明优势在于通过超微粉碎、超声波辅助提取以及复合酶降解技术,显著提高了低聚木糖的得率,相比于其他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快速和无污染等优点,是制取低聚木糖最环保、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

    一种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3881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1733.4

    申请日:2010-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的生物胺进行检测。本发明确定了适用、于豆酱中生物胺检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条件,明确了色谱柱、检测波长、流动相和柱温,分别利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对豆酱中生物胺进行检测。本发明还将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于豆酱中生物胺的检测,确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和流动相,构建了适用于豆酱中生物胺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并分别用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两种检测器检测。两种方法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满足当前生物胺残留检测的要求。试验表明,本发明方法可以准确、灵敏的检测出食品中生物胺的含量和种类。

    一种测定原料乳中体细胞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2481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37390.1

    申请日:2008-10-27

    Abstract: 一种测定原料乳中体细胞数的方法,它涉及了一种测定乳中体细胞数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检测原料乳体细胞数的方法存在或耗时长、操作繁琐、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或成本高、或不够准确的问题。本发明测定原料乳中体细胞数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一、预处理;二、加入反应试剂;三、测定颜色变化;即得到原料乳中体细胞数。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成本低,节省时间,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的优点。

    一种具有抗消化功能的大米淀粉-鹰嘴豆蛋白水解物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792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55729.2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消化功能的大米淀粉‑鹰嘴豆蛋白水解物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淀粉加工技术领域。主要步骤包括,将鹰嘴豆蛋白分散并溶解在去离子水中,调节pH至8.0,在50℃下加入碱性蛋白酶水解,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鹰嘴豆蛋白水解物。将所述鹰嘴豆蛋白水解物与大米淀粉共糊化,冷却后冻干磨粉制得。本发明解决了大米淀粉升糖指数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方便、高效的大米淀粉‑鹰嘴豆蛋白水解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鹰嘴豆蛋白水解物与大米淀粉复合使抗性淀粉含量最高达到41.3%。

    一种黑豆纳豆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48952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33247.8

    申请日:2015-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00 A23L11/09 A23V2002/00 A23V2200/3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黑豆纳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水温25℃左右、水量3倍条件下浸泡黑豆12~28h。之后放入高压锅中蒸煮15min左右,冷却,用豆汁溶解纳豆菌,纳豆菌用量为黑豆浸泡前质量的1~5%,将黑豆与纳豆菌搅拌均匀,溶解菌种的豆汁既要充分而全面的覆盖黑豆,又要保证容器内不要残留过多液体。接种后的黑豆均匀摊开,厚度不要超过4cm,盖上白纱布后,将其置于27~39℃的恒温培养箱中14~30h。发酵好后,放入4℃冰箱中进行16~32h的后熟处理。后熟完成后可添加调味剂调节口味。该黑豆纳豆的生产工艺,更加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居民,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并大批量生产的黑豆纳豆生产工艺。

    一种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3881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010111733.4

    申请日:2010-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的生物胺进行检测。本发明确定了适用、于豆酱中生物胺检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条件,明确了色谱柱、检测波长、流动相和柱温,分别利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对豆酱中生物胺进行检测。本发明还将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于豆酱中生物胺的检测,确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和流动相,构建了适用于豆酱中生物胺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并分别用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两种检测器检测。两种方法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满足当前生物胺残留检测的要求。试验表明,本发明方法可以准确、灵敏的检测出食品中生物胺的含量和种类。

    一种低GI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089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31159.2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GI面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低GI面条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粉42‑62份、米糠粉5‑25份、高直链玉米淀粉5‑25份、谷朊粉2‑10份、魔芋粉2‑10份、菊粉2‑10份。一种低GI面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粉、和面、熟化、压延、切条,即得低GI面条。本发明所用方法制备的低GI面条软硬适中、富有弹性、品质优良,抗性淀粉含量为40.93%,在被消化水解时葡萄糖的释放过程更为缓慢,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GI值为49.35(GI值小于55为低GI食品),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