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的端部汽封结构和汽轮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38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111178.4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的端部汽封结构和一种采用该汽轮机的端部汽封结构的汽轮机。该汽轮机的端部汽封结构包括间隙配合的汽缸和汽轮机转子,汽缸靠近外界的一端处开设有汽封腔室,汽封腔室的两侧分别卡接有汽封环,汽轮机转子的外表面上镶嵌或加工有用于与汽封环上的汽封齿配合节流的汽封齿,汽轮机转子的外表面上沿周向连续延伸形成有导流件,导流件的高度高于汽封齿的高度,导流件位于在汽封腔室两侧的汽封环之间。导流件能够阻挡射流,防止远离外界的汽封环出口的汽流直接冲击靠近外界的汽封环的入口,使得靠近外界的汽封环的入口处的压力不高于外界大气压,进而使汽轮机在汽封系统工作良好的情况下具有较好气密性。

    一种汽轮机膨胀滑销系统及汽轮机

    公开(公告)号:CN11386400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10620555.1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膨胀滑销系统及汽轮机,所述汽轮机膨胀滑销系统包括,从调阀端到电机端依次设置的第一轴承座、高压缸、第二轴承座、中压缸、第三轴承座、第一低压缸以及第四轴承座;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可沿基础台板滑动,所述第三轴承座和所述第四轴承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基础台板上。利用本发明的汽轮机膨胀滑销系统,不仅能够使静子部件和转子部件的轴向膨胀方向一致,动静间隙小,机组效率高;而且可使汽轮机转子的绝对总膨胀量小,更有利于提高汽轮机发电机组部分负荷工况下的效率与安全可靠性。

    一种汽轮机膨胀滑销系统及汽轮机

    公开(公告)号:CN113864006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0620555.1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膨胀滑销系统及汽轮机,所述汽轮机膨胀滑销系统包括,从调阀端到电机端依次设置的第一轴承座、高压缸、第二轴承座、中压缸、第三轴承座、第一低压缸以及第四轴承座;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可沿基础台板滑动,所述第三轴承座和所述第四轴承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基础台板上。利用本发明的汽轮机膨胀滑销系统,不仅能够使静子部件和转子部件的轴向膨胀方向一致,动静间隙小,机组效率高;而且可使汽轮机转子的绝对总膨胀量小,更有利于提高汽轮机发电机组部分负荷工况下的效率与安全可靠性。

    汽轮机高温高压阀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1681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26351.7

    申请日:2012-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高温高压阀门结构,其包括一内阀壳和一外阀壳,所述内阀壳位于所述外阀壳内,所述内阀壳上设有内阀壳盖,所述外阀壳上设有外阀壳盖,所述内阀壳与所述外阀壳之间形成隔离空腔,所述内阀壳的阀腔中设有阀座,一阀杆穿过所述外阀壳盖、内阀壳盖伸入到所述内阀壳的阀腔中,所述阀杆的内侧端设有阀头,所述阀座与所述阀头相配合,所述内阀壳的阀腔通过一连通管所述外阀壳的外部连通,所述外阀壳上设有低参数蒸汽进气口,所述低参数蒸汽进气口与所述隔离空腔连通。该阀门结构可减少高温镍基合金的使用量,降低汽轮机阀门的生产成本。

    汽轮机补汽抽汽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40236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611207255.0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补汽抽汽系统及控制方法,该补汽抽汽系统包括高压缸和锅炉,锅炉的出汽口与高压缸的进汽口相连通,锅炉的出汽口至高压缸的进汽口之间依次设有主汽阀、主调阀,主汽阀的出汽口还与补汽阀连通,补汽阀的出汽口与高压缸的补汽口、与零号高压加热器的进汽口相连通,且补汽阀的出汽口与零号高压加热器的进汽口之间设有快关调节阀,零号高压加热器的进水口与给水管路相连通,零号高压加热器的出水口与锅炉的进水口相连通。该汽轮机补汽抽汽系统及控制方法,既可以通过补汽的方式响应机组负荷变化,又可以通过抽汽的方式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的热效率;既保证了机组具备响应负荷快速变化的能力,又提高了部分负荷时的热效率。

    汽轮机补汽抽汽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40236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1207255.0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补汽抽汽系统及控制方法,该补汽抽汽系统包括高压缸和锅炉,锅炉的出汽口与高压缸的进汽口相连通,锅炉的出汽口至高压缸的进汽口之间依次设有主汽阀、主调阀,主汽阀的出汽口还与补汽阀连通,补汽阀的出汽口与高压缸的补汽口、与零号高压加热器的进汽口相连通,且补汽阀的出汽口与零号高压加热器的进汽口之间设有快关调节阀,零号高压加热器的进水口与给水管路相连通,零号高压加热器的出水口与锅炉的进水口相连通。该汽轮机补汽抽汽系统及控制方法,既可以通过补汽的方式响应机组负荷变化,又可以通过抽汽的方式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的热效率;既保证了机组具备响应负荷快速变化的能力,又提高了部分负荷时的热效率。

    汽轮机的抽、补汽通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422916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391373.1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的抽、补汽通道结构,汽轮机内缸的内壁与转子之间为通流部,所述抽、补汽通道的一端依次穿过汽轮机的外缸和内缸最后与通流部连通,抽、补汽通道的另一端与蒸汽管道相连接,所述抽、补汽通道包括连接管、第一汽孔、汽腔和第二汽孔;所述汽轮机的外缸上开有通孔,所述连接管固定穿设在通孔中,所述汽腔开设在内缸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连接管的上端与蒸汽管道相连接,下端通过第一汽孔与汽腔相连通,汽腔通过第二汽孔与通流部相连通。本发明在汽轮机的内缸上开设汽腔,有效的减少了汽缸的整体尺寸,节约了材料成本,还有利于更高蒸汽压力的实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补、抽汽腔结构设计带来的整体局限性。

    汽轮机多级汽缸间联合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3690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218474.6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多级汽缸间联合冷却系统,包括前转子、前汽缸、后转子和后汽缸,前汽缸套设在前转子外部,前汽缸与前转子之间形成有第一待冷却区域,前汽缸设有向第一待冷却区域内引入冷却蒸汽的孔道;后汽缸套设在后转子外部,后汽缸与后转子之间形成有第二待冷却区域,第二待冷却区域通过管道与第一待冷却区域相连通,由管道将第一待冷却区域内的乏汽引入第二待冷却区域内。将前汽缸的冷却蒸汽冷却循环完成后的乏汽再利用,将其作为冷却蒸汽用于冷却后汽缸的第二待冷却区域,是乏汽能源梯级利用的有效方式,可避免后汽缸通流能力的损失,同时避免冷冲击对后汽缸和后转子造成寿命损伤。

    汽轮机高温高压阀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16813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210526351.7

    申请日:2012-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高温高压阀门结构,其包括一内阀壳和一外阀壳,所述内阀壳位于所述外阀壳内,所述内阀壳上设有内阀壳盖,所述外阀壳上设有外阀壳盖,所述内阀壳与所述外阀壳之间形成隔离空腔,所述内阀壳的阀腔中设有阀座,一阀杆穿过所述外阀壳盖、内阀壳盖伸入到所述内阀壳的阀腔中,所述阀杆的内侧端设有阀头,所述阀座与所述阀头相配合,所述内阀壳的阀腔通过一连通管所述外阀壳的外部连通,所述外阀壳上设有低参数蒸汽进气口,所述低参数蒸汽进气口与所述隔离空腔连通。该阀门结构可减少高温镍基合金的使用量,降低汽轮机阀门的生产成本。

    汽轮机的抽、补汽通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422916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91373.1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的抽、补汽通道结构,汽轮机内缸的内壁与转子之间为通流部,所述抽、补汽通道的一端依次穿过汽轮机的外缸和内缸最后与通流部连通,抽、补汽通道的另一端与蒸汽管道相连接,所述抽、补汽通道包括连接管、第一汽孔、汽腔和第二汽孔;所述汽轮机的外缸上开有通孔,所述连接管固定穿设在通孔中,所述汽腔开设在内缸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连接管的上端与蒸汽管道相连接,下端通过第一汽孔与汽腔相连通,汽腔通过第二汽孔与通流部相连通。本发明在汽轮机的内缸上开设汽腔,有效的减少了汽缸的整体尺寸,节约了材料成本,还有利于更高蒸汽压力的实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补、抽汽腔结构设计带来的整体局限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