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装置及助力转向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842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4666.1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转向装置及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构,包括方向盘和转向柱;安装机构,其包括设于所述方向盘上的插接块、设于所述转向柱上的限位组件、与所述限位组件连接的锁定块、设于所述转向柱和限位组件之间的锁定组件,以及设于所述锁定组件上的异形块,通过锁定块和限位组件可以实现插接块与转向柱之间连接,进而实现对方向盘快速安装,通过锁定组件,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方向盘安装的稳定性,还能实现对方向盘的快速解锁。

    一种测量路径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04601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065952.0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路径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仿真零件模型的第一特征点集合生成局部特征描述;基于设置的测量路径测量实际零件与局部特征描述对应的局部特征,生成点云数据;基于局部特征描述,生成第二特征点集合;根据第一特征点集合和第二特征点集合,生成仿真零件模型与实际零件的位姿变化;基于点云数据与获取的实际的机器人参数构建安全运动空间约束;基于位姿变化和安全运动空间约束对测量路径进行校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免去了人工调整测量视点环节,提高了测量路径校准的工作效率。

    一种B柱总成、其制造方法及汽车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78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95404.0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B柱总成、其制造方法及汽车,B柱总成包括外板及加强内板,所述加强内板设于所述外板的内侧,所述加强内板与所述外板之间采用粘胶固定相连,所述外板为高强钢板,所述加强内板通过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热压形成,所述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包括多层依次铺覆的预浸带层,各所述预浸带层由多块预浸带裁切块以不同铺覆角度铺覆形成,且所述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中,对应于所述凹坑的位置处的厚度相较于其它位置更厚;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韧性及轻量化效果,有效解决应力集中的问题,且便于制造及装配,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固定机构及其轴承座检修台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7549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54061.5

    申请日:2023-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机构及其轴承座检修台,包括夹持组件,包括操作台,设置于所述操作台上的立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立板上的夹持件,通过夹持组件中操作台上两个立板上的夹持件进行待检测轴承座的夹持固定,然后通过转动调节件中的调节柄,以此达到在不重新固定的情况下,对同一轴承座不同检测角度进行更换,以此达到调整检测角度的目的,使得检测工作简洁易操作,使得待检测轴承座的检修效率能够大大提高,通过转动调距组件中调距件处的调距旋钮,以此使得调距旋钮带动调距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操作台上调距槽内的螺纹块在调距螺纹杆上进行相反运动,从而达到根据待检测轴承座的大小进行长度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轴承座,扩大检修工作的适用范围。

    一种利用动力电池驱动的助力转向系统及电机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60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66038.1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动力电池驱动的助力转向系统及电机安装装置,涉及车辆助力转向技术领域,包括转向单元,所述转向单元包括转向轴和连接在转向轴上端的转矩传感器,所述转向轴的中段连接有减速机构,且转向轴的下端连接有齿轮齿条转向器,所述减速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助力组件;电机安装单元,所述电机安装单元包括安装架和连接在安装架一侧的电机安装组件,且安装架的另一侧连接有锁定组件,所述电机安装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移动安装板,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中间传动组件;解决了现有车辆无法在不启动车辆时获取转向助力,同时在车辆运行异常时难以满足长时间避险所需的转向助力的问题,同时在需要进行检修时方便对驱动电机进行拆卸和维修。

    一种具有自启散热功能的充电桩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38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54063.4

    申请日:2023-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启散热功能的充电桩,包括,供电机构,包括充电柜,设置于所述充电柜上的操作屏,设置于所述充电柜内部的供电电源,设置于所述充电柜上的充电头,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柜内的散热组件;温感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柜内的温感舱,通过供电机构提供对汽车基本的充电功能,在充电柜上设置散热组件来进行散热,利用温感机构中的触发组件自动选择风扇组进行风冷散热的时机,同时利用温感机构带动液冷舱内的搅动组件,加强对冷却液的全方位搅动,以此达到加快散热的目的,通过多种促进散热的方式保证即使本装置处于用电高峰时也能够进行有效散热,减小充电桩因高温发生故障的概率,有利于提高本发明的使用寿命,节省建造成本。

    一种测量路径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04601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65952.0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路径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仿真零件模型的第一特征点集合生成局部特征描述;基于设置的测量路径测量实际零件与局部特征描述对应的局部特征,生成点云数据;基于局部特征描述,生成第二特征点集合;根据第一特征点集合和第二特征点集合,生成仿真零件模型与实际零件的位姿变化;基于点云数据与获取的实际的机器人参数构建安全运动空间约束;基于位姿变化和安全运动空间约束对测量路径进行校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免去了人工调整测量视点环节,提高了测量路径校准的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