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265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81444.3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接软木板和基材的胶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软木板和基材的胶接面进行刷胶,将软木板和基材进行粘贴;步骤2:使用密封胶条将气密袋膜粘贴在基材上,使气密袋膜覆盖粘贴在基材上的软木板,在软木板的胶接位置形成气密区域;步骤3:在气密袋膜上开口,并将连通真空泵的吸头放入气密袋膜内,通过真空泵对气密袋膜内的气密区域加压,使气密区域形成负压,实现软木板和基材的胶接。本发明通过真空压紧方式为软木板胶接区域提供较大、较为均匀的接触压力,提高软木板与基材间的胶接强度和胶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05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252517.X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室温RTM工艺的高性能树脂基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氧树脂制备技术领域。所述高性能树脂基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80~120份多官能团环氧树脂、1~15份环氧稀释剂、80~220份酸酐固化剂、1~3份催化剂。本发明选用粘度较低的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作为树脂基体,通过引入少量的活性环氧稀释剂,降低树脂粘度,提高其操作时间;添加酸酐固化剂,进一步降低树脂配方的粘度并提高其操作时间;添加合适的催化剂来降低树脂的操作温度至室温和降低固化温度,使树脂具有低粘度、超长室温操作时间和较低的固化温度等优势;同时又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适用于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的RTM成型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9260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38916.8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
IPC: B23K20/12
Abstract: 一种高材料利用率的半刚性约束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半刚性约束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基于棒材原料的摩摩擦沉积增材制造两类技术分支存在材料利用率低以及改造成本高昂的问题。本发明所述装置包括半刚性约束体、温控配重体、两个送丝轮、棒材原料、待增材构件和沉积层;沉积层设置在待增材构件的上表面,温控配重体设置在沉积层的上表面,半刚性约束体设置在温控配重体内,且半刚性约束体的下表面与沉积层的上表面贴合,棒材原料的下端穿过温控配重体上表面的通孔后插入半刚性约束体内,两个送丝轮对称设置在板材原料的两侧。本发明属于固相增材制造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2384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403381.1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机器人在线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增强现实交互端、机器人系统、数据服务端。增强现实交互端包括虚实融合注册模块、手势识别模块、可视化模块、网络通信模块、逆运动学解算模块、碰撞检测模块;机器人系统包括实体机器人、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上位机、网络通信模块。本发明实现一种增强现实交互和数字孪生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基于增强现实眼镜呈现数字孪生机器人,实时获取操作者的手势姿态,使用户通过手势抓取数字孪生机器人关节轴位置或点击虚拟按键的方式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本发明能快速、直观的实现对机器人的在线控制,能将机器人快速、灵活的运动到目标位姿,提升机器人在线控制的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0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52517.X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室温RTM工艺的高性能树脂基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氧树脂制备技术领域。所述高性能树脂基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80~120份多官能团环氧树脂、1~15份环氧稀释剂、80~220份酸酐固化剂、1~3份催化剂。本发明选用粘度较低的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作为树脂基体,通过引入少量的活性环氧稀释剂,降低树脂粘度,提高其操作时间;添加酸酐固化剂,进一步降低树脂配方的粘度并提高其操作时间;添加合适的催化剂来降低树脂的操作温度至室温和降低固化温度,使树脂具有低粘度、超长室温操作时间和较低的固化温度等优势;同时又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适用于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的RTM成型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87206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02898.8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载火箭贮箱整体成形箱底的数控加工方法,包括:按理论廓线车削箱底内型面;将箱底套装在外型面铣削工装上;采用顶紧螺栓支撑箱底内型面;在标准型面上规划壁厚在机测量轨迹;沿测量轨迹在外型面上采用铣刀加工壁厚测量基准面;沿测量轨迹采用电磁超声测头在机扫描测量壁厚;根据壁厚实测数据和标准型面重构箱底实际内型面;按实际内型面并结合箱底模型,通过CAM软件偏置裁剪构造加工目标曲面;进行型面加工,割去工艺边。本发明数控加工方法通过采用常规五轴龙门加工设备,辅以壁厚在机测量并结合CAM软件曲面重构功能,解决了箱底壁厚尺寸难保证的问题,实现了箱底的高质量加工,是一种通用性强,易复制的箱底加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583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47246.1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火箭冷氦增压状态的冷流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驱动气源系统、增压控制系统、快速换热系统和流量调节系统;在驱动气源系统中使液氮流经液氮气化器将液氮介质气化为氮气,作为增压驱动气源输送至所述增压控制系统中,通过增压控制系统中的气驱增压泵将常温氦气注入快速换热系统,常温氦气流经快速换热系统温度降低到预设条件后,输入流量调节系统模拟火箭飞行时冷氦增压状态,进行地面验证试验。本发明可有效模拟火箭飞行时增压输送系统的真实工作状态,对基于冷氦增压动力系统的运载火箭地面冷流试验提供保障,为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研制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2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22134.0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7/16 , G06N3/045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稀土镁合金内部夹杂物分类的优化Transformer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引入可学习位置编码改进输入信号的编码操作,以潜在地学习到一种最优的方式来为其正在训练的特定任务融合位置信息;接着,按步长分块进行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根据特征类型和特征重要性信息来对查询和键进行调整,使用改进的梯度重要性快速注意力机制对编码后的输入信息进行特征提取;最后,经过输出模块,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本发明考虑特定任务的位置信息,融入了特征信息的梯度重要性,分段计算减少内存消耗,有助于处理长序列数据,在提高了稀土镁合金材料内部夹杂物的信号分类准确性的同时,降低了模型的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93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05992.7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B32B37/10 , D06N3/12 , D06N3/00 , D06B3/10 , D06M13/513 , B32B33/00 , B32B27/28 , B32B27/12 , B32B27/02 , B32B27/08 , B32B27/30 , D06M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聚丙烯腈纤维织物与硅橡胶界面结合强度的方法;该方法先对聚丙烯腈纤维织物进行煮练、洗涤、烘干、改性、挂胶、晾干等前处理,然后再将其与硅橡胶复合成型;所述的挂胶是将硅橡胶和稀释剂按质量比=100:(300~500)配制成胶浆后,再通过刮涂或浸渍的方法在织物表面挂覆一层胶膜。通过本发明制备的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2D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剥离强度、抗脱散性和耐疲劳寿命等特点,解决了硅橡胶表面能低,对纤维润湿性差,界面易分层的问题,对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建筑设施等行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493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8137.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舱体生产线的内腔加工柔性夹持装置,包括:快换模块、定位模块、轴向压紧模块、辅助支撑模块、环形框架、两个导向块。其中定位模块、环形框架与快换模块连接,轴向压紧模块安装在环形框架上端面上,辅助支撑模块安装在环形框架中部,第一导向块安装在环形框架内侧面上部,第二导向块安装在定位模块上,舱体通过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装入并通过定位模块实现定位,然后通过轴向压紧模块实现轴向压紧,最后通过辅助支撑模块实现径向支撑,进而实现舱体的准确定位和可靠夹持。本发明可实现多种规格舱体在生产线的转运、装夹、压紧功能,具有产品通用性强、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