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3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47246.1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火箭冷氦增压状态的冷流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驱动气源系统、增压控制系统、快速换热系统和流量调节系统;在驱动气源系统中使液氮流经液氮气化器将液氮介质气化为氮气,作为增压驱动气源输送至所述增压控制系统中,通过增压控制系统中的气驱增压泵将常温氦气注入快速换热系统,常温氦气流经快速换热系统温度降低到预设条件后,输入流量调节系统模拟火箭飞行时冷氦增压状态,进行地面验证试验。本发明可有效模拟火箭飞行时增压输送系统的真实工作状态,对基于冷氦增压动力系统的运载火箭地面冷流试验提供保障,为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研制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726394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1019365.8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应变片粘贴工艺的检定装置及方法,包括:承力底座部件1、固定铰支型支撑立柱部件2、移动铰支型支撑立柱部件3、移动滑块部件4、检定标准梁部件5、标准梁悬挂部件6、配重悬挂梁部件7以及标准配重部件8;所述承力底座部件1与固定铰支型支撑立柱部件2、移动铰支型支撑立柱部件3相连;所述配重悬挂梁部件7贯穿固定铰支型支撑立柱部件2的中部、移动铰支型支撑立柱部件3中部;所述移动滑块部件4与固定铰支型支撑立柱部件2、检定标准梁部件5、相连;所述标准梁悬挂部件6与配重悬挂梁部件7相连;所述配重悬挂梁部件7与标准配重部件8相连。本发明可快速有效的检定试验操作人员的应变片粘贴工艺是否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68691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18342.5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应力加速试验剖面确定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包括:步骤1:确定试验应力类型;步骤2:根据试验应力类型信息,建立温湿电多应力加速模型;步骤3:建立试验对象有限元分析模型;步骤4:确定初始加速试验剖面,选取初始加速试验载荷量级参数、初始加速试验载荷周期参数;步骤5:创建温湿电应力综合加速因子模型;步骤6:计算试验对象的疲劳寿命,再将疲劳寿命除以一个周期时长即可得到破坏循环数;步骤7:计算试验对象在不同应力量级下的破坏循环数;步骤8:计算试验对象的加速比;步骤9:判断试验对象加速比是否满足预定试验要求;步骤10:获取多应力加速试验指导信息;本发明能够降低试验样件的大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80440.X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结构多损伤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导波信号;将采集的导波信号作差得到各个激励传感通道的信号为损伤散射信号;提取损伤散射信号的相频曲线,并基于相频曲线对各个通道的损伤散射信号进行自修复;计算得到损伤因子,并对得到的修复后的损伤散射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将优化后的各通道损伤散射信号代入到延迟累加成像算法中,得到复合材料结构多损伤成像结果;将损伤成像像素点作为样本集,代入到高斯混合模型中进行训练;并计算得到高斯混合模型各个参数值;将得到的参数值转化为复合材料结构中损伤的个数、各损伤位置坐标、以及各损伤角度。本发明有效保障了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监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0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80487.9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锥形曲面多截面横向剪力试验加载装置和装调方法,包括:横向剪力加载装置、竖直悬吊装置,根据各截面横向剪力试验加载要求,自下而上依次安装剪力加载装置和竖直悬吊装置,通过各截面的柔性加载带和切向帆布拉片安装、调节拉杆的串接和长度调节、以及竖直悬吊绳对横向剪力传递工装的悬吊和平衡重力,实现横向剪力加载装置的快速安装和精确加载。
-
公开(公告)号:CN11221308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00781.6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舱体结构压剪耦合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力杆1、单耳7、拉板8、以及法兰盘6,其中,所述传力杆1一端通过销与法兰盘6连接,所述法兰盘6用于与舱体试验件的内部承力框连接;所述传力杆1的另一端与拉板8连接,所述拉板8上用于承受剪力;所述单耳7安装在所述传力杆1的中间部位,所述传力杆1可绕单耳7在角度内转动,所述单耳7相当于传力杆1的支点;所述传力杆1的底部承受沿z轴向的压力。本发明提出的试验设计方法解决了大量级压剪耦合载荷的施加问题,同时基于仿真分析对试验装置尺寸进行详细设计,以保证试验装置强度、降低试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5122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81248.1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型预测补偿的大热流试验控制方法,将石墨加热有限元模型作为大热流试验系统控制的预测模型,首先根据虚功原理利用石墨加热元件对试验件辐射加热的过程进行表达,然后建立被控对象输入电功率与输出辐射热量之间的传递函数,并将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石墨加热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代入试验系统的闭环控制;最后建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比试验加热目标温度场,预测试验系统产生的误差,并将此误差作为输入施加到系统的控制器当中,对控制器参数进行预先调节补偿。本发明提供的模型预测补偿的大热流试验控制方法,解决了石墨加热元件构成的热试验系统的大惯性、非线性、时变控制难题,保证地面气动热模拟试验环境构建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4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8620.5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表面烧蚀形貌模拟的多场耦合近场动力学仿真方法,基于C/C复合材料分析对象的实体简化模型进行离散处理,得到近场动力学模型后,经初始化和添加约束,进行近场动力学热扩散计算,得到当前时刻表面物质点烧蚀量,通过循环迭代进行烧蚀量累积、边界物质点和热流更新,得到C/C复合材料分析对象的烧蚀外形貌。本发明综合考虑结构传热和热化学反应烧蚀的作用,耦合以上两个物理场对C/C复合材料表面烧蚀形貌作出更加精确的模拟,不存在传统方法模拟烧蚀表面后退问题时的复杂数学计算,也不会遇到有限元或有限差分收敛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8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91437.3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1N3/06 , G01N3/32 , G06F30/23 , H04B10/038 , H04B10/077 , H04B10/079 , H04J1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测试的贮箱结构疲劳试验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通过基于MEMS光开关的自适应链路规划光纤网络与毛细套管防护的光纤穿舱密封方法,保证贮箱结构疲劳试验测试;步骤S2:对疲劳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基于逆有限元法贮箱变形重构方法得到贮箱疲劳试验所需结构响应结果。本发明的结构疲劳试验测试方法原理简单、过程操作方便;本发明测试与分析结果精确;本发明可重复应用,且能够进行多规格灵活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08916.9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航天飞行器舱体结构类试验领域的多区分布力外压加载承力装置和装调方法,包括承力装置和龙门架,承力装置连接于框体上;承力装置包括底板、仿形侧框、分区隔板以及顶板,仿形侧框通过分区隔板分别层叠连接,仿形侧框的两端分别连接底板和顶板,仿形侧框内连接有气囊,气囊上设有管状气嘴,通过管状气嘴对气囊进行气压调节,使气囊在试验前保持撑开状态。本发明能够实现多区分布力外压的同步组合施加,可以有效防止气囊在加压中因褶皱或遇到尖锐物而破坏,采用气囊装调方法实现气囊始终保持撑开状态,与承力腔保持足够接触和贴合,有力保证气囊的承压能力和试验加载的成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