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低牛乳过敏蛋白潜在致敏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0791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410148114.0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改变牛乳过敏蛋白潜在致敏性的方法,按以下步骤:(1)制备蛋白溶液:用0.05M,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将β‑乳球蛋白稀释成0.4mg/ml的均匀蛋白溶液;(2)将步骤(1)配制好的β‑乳球蛋白溶液分装于密封于锡箔袋中,于室温下进行高压处理,压力水平设置为200MPa,处理时间为30min。本发明见效快且操作简便,只需将分离纯化的蛋白溶液,经过固定压力的高压处理即可达到改变潜在致敏性的目的;所需试剂都是常规试剂,且使用常规的静高压灭菌装置就可以进行操作;较低压力的高压处理不仅能降低蛋白的致敏性,还能维持蛋白质的感官特性和营养价值。

    一种利用过敏原表位单克隆抗体评估食物致敏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7528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650519.X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过敏原表位单克隆抗体评估食物致敏性的方法,按以下步骤:(1)用常规方法获得过敏原蛋白抗体和分别针对各致敏表位的单克隆抗体;(2)用过敏原蛋白抗体包被酶标板,封闭后加入待检测样品,再加入针对各致敏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测得各致敏表位的数量;(3)计算致敏性强度;(4)采用与待检测样本来源相近、致敏性得到公认的食物/蛋白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处理,获得参照,与对照样品对比,即可判断待检测样本的致敏性。本发明通过制备过敏原蛋白的抗体,实现食品及其过敏原蛋白的致敏性评估,摆脱了致敏性评估对过敏患者血清的依赖,也有利于实现评估的标准化。

    基于纳米食品的营养素载运体系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8239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110142628.1

    申请日:2011-05-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基于纳米食品的营养素载运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1)按营养素与纳米食品质量比为1:4-200,将营养素与脂类含量12%以下、粒径分布峰值在400nm以下的纳米食品混匀;(2)在溶液体系中,以纳米食品质量计,调溶液浓度为0.5%-55%,再调节pH2.2-13,离子强度折合钠离子浓度为0.001mol/L至5mol/L,采取0-65W/cm2的超声振荡,温度为0-85℃,经1-48小时的集聚过程后,形成纳米食品团簇;或者,在固体状态下控制温度在0-230℃,压强在0.05-4MPa,相对湿度在0-100%,经2-80小时的集聚;(3)真空包装,常温或低温贮藏。本发明将营养素包裹在纳米食品团簇中,实现营养素的载运,稳定性提高了,可液态或固态存储,可减轻甚至避免营养素降解,后加工条件宽松;营养素纳米载运后,其生物利用率得到较大提高。

    一种固定化酶水解降低蛋清蛋白致敏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4979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345347.5

    申请日:2013-08-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固定化酶水解降低蛋清蛋白致敏性的方法,首先用磁珠固定化交联蛋白酶,然后利用固定化蛋白酶水解蛋清蛋白,水解液经活性炭脱腥后在60-70℃下进行真空浓缩,再利用冷冻干燥得到含水量小于5%的蛋清蛋白粉。本发明所得蛋清蛋白粉致敏性低,且含有大量的肽类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极易被人体吸收,无不良风味;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可广泛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特别适用作过敏患者的食品原料。

    一种用于降低牛乳β-乳球蛋白致敏性的非热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3206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48141.8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717

    Abstract: 一种用于降低牛乳β-乳球蛋白致敏性的非热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1)制备蛋白溶液:用0.05M,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将β-乳球蛋白稀释成1mg/ml的均匀蛋白溶液;(2)将步骤(1)中的β-乳球蛋白溶液分装于密封的PE管中,采用剂量10kGy钴-60辐照装置进行辐照处理。本发明有效地降低了牛乳β-乳球蛋白的潜在致敏性,不需特殊复杂的前处理,对于样品的外包装无特殊要求,使用常规的辐照灭菌装置就可以进行操作;较低剂量的辐照即国际允许的安全剂量处理就可满足降低蛋白的致敏性并能维持蛋白质的营养性质以及感官性能。

    一种降低牛乳过敏蛋白免疫特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079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48144.1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717

    Abstract: 一种降低牛乳过敏蛋白免疫特性的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1)用0.05M,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将β-乳球蛋白稀释成0.2mg/ml的蛋白溶液;(2)将步骤(1)配制好的β-乳球蛋白溶液分装于密闭的PE管内,浸没于水浴超声处理装置,频率设定为40KHz,功率300W,处理时间30min。本发明实现了降低牛乳β-乳球蛋白的潜在致敏性的目的,经过超声波处理后β-乳球蛋白,通过竞争抑制性ELISA方法分析,其过敏原性显著降低,IgE的结合能力降低83.8%。

    一种用于改变牛乳过敏蛋白潜在致敏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079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48114.0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717

    Abstract: 一种用于改变牛乳过敏蛋白潜在致敏性的方法,按以下步骤:(1)制备蛋白溶液:用0.05M,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将β-乳球蛋白稀释成0.4mg/ml的均匀蛋白溶液;(2)将步骤(1)配制好的β-乳球蛋白溶液分装于密封于锡箔袋中,于室温下进行高压处理,压力水平设置为200MPa,处理时间为30min。本发明见效快且操作简便,只需将分离纯化的蛋白溶液,经过固定压力的高压处理即可达到改变潜在致敏性的目的;所需试剂都是常规试剂,且使用常规的静高压灭菌装置就可以进行操作;较低压力的高压处理不仅能降低蛋白的致敏性,还能维持蛋白质的感官特性和营养价值。

    一种安神助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9141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343482.7

    申请日:2011-11-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安神助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物质按质量份数比组成:含酸枣仁总皂甙1-2.5%的酸枣仁提取物:80-200份;薰衣草素含量为6-15%的薰衣草提取物10-50份;维生素B1、B2、B6各1-3份,维生素C10-30份;粒径分布在70-800nm范围的纳米豆粕1000-3000份;饮用水800-1000万份。将酸枣仁提取物溶于饮用水中制成A液;薰衣草提取物溶于饮用水中制成B液;取维生素B1、B2、B6共溶解于80℃的饮用水中制成C液;取维生素C溶解于饮用水中制成D液;将纳米豆粕溶于饮用水中,依次加入上述A、B、C,D液,混合搅拌0.5-12小时,加热至80℃分保温1-6分钟灭菌,加入饮用水,混合均匀,灭菌、无菌灌装。本发明利用纳米豆粕吸附活性成分,不易受外界光照温度等条件的影响,稳定性大幅提高,且节约能源。

    一种提神健脑饮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2930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343481.2

    申请日:2011-11-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神健脑饮料及制备方法,由以下物质按质量份数比组成:含人参总皂甙含量2-7%的人参提取物100-400份;含长春花碱0.1-1%的长春花提取物30-250份,维生素B1,B2,B6各1-2份,维生素C10-30份,维生素E3-10份;粒径分布在70-800nm范围的纳米豆粕3000-10000份;饮用水800-1100万份。将人参提取物溶于饮用水得A液,长春花提取物溶于饮用水得B液,维生素B1、B2、B6、C溶于饮用水得C液;维生素E溶解于80℃的饮用水得D液;将纳米豆粕溶于饮用水,间隔5-20分钟依次加入上述C、D、A、B液,搅拌0.5-12小时,加热至80℃保温1-5分钟,加入饮用水混合均匀,灭菌后无菌灌装。本发明将各活性成分吸附在纳米豆粕上,不易受外界环境件的影响,稳定性大幅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