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冠果种皮破碎筛分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889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510021128.4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冠果种皮破碎筛分装置,涉及文冠果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文冠果种皮破碎筛分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顶端固定连接有粉碎组件,机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吸出组件,粉碎组件底端连通有出料框,还包括有连接框架,连接框架卡接于机架上,连接框架顶端与出料框底端贴合。通过粉碎组件将质地较硬的种皮破碎,破碎后的种肉和种皮进入出料框内,通过吸出组件将绝大部分的种皮吸走与种肉分离,初步筛分后的种肉向下进入连接框架内,左右两组揉捻柱转动和前后移动能够对进行种肉揉捻,进而将附着在种肉上的残留种皮搓下,揉搓后的种肉和种皮落入筛分框内下侧,通过筛分框将种皮筛出,从而显著提高了种肉的清洁度和筛分效果。

    一种基于胶体金探针检测牛乳β-乳球蛋白及其致敏性残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895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560888.3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 G01N2333/4713

    Abstract: 一种基于胶体金探针检测牛乳β-乳球蛋白及其致敏性残基的方法。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β-乳球蛋白IgE表位单克隆抗体;以β-乳球蛋白为抗原,按常规技术制备相应多克隆抗体,再经亲和纯化制备特异性抗体。以单克隆抗体共价固定于酶标板作为捕获抗体,生物素化β-乳球蛋白多克隆抗体标记的胶体金探针为检测抗体建立夹心ELISA法。经酶标仪检测吸光值,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实现对食品中过敏原β-乳球蛋白及其致敏性残基的定量检测。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时间短等优点,为高灵敏、高通量快速分析检测多种食品中相关过敏原及其致敏性残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改变牛乳过敏原蛋白免疫特性的脉冲电场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887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48142.2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改变牛乳过敏原蛋白免疫特性的脉冲电场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1)制备蛋白溶液:用20mM,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将β-乳球蛋白稀释成0.2mg/ml的均匀蛋白溶液;(2)将步骤(1)的β-乳球蛋溶液进行高压脉冲处理,条件为高压脉冲电场强度为13.33kV/cm,脉冲个数为80,样品收到的总电脉冲处理时间为3200μs。本发明通过脉冲电场可以用于改变牛乳过敏原蛋白的结构,以获取特殊的或期望达到的功能性,对其一级结构和过敏原性的影响,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用于天然蛋白分子分离鉴定的梯度电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7507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13929.7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天然蛋白分子分离鉴定的梯度电泳方法,包括配置梯度胶、制备凝胶板、上样、电泳、凝胶经染色、脱色及成像等步骤,本发明建立的Native-Gradient-PAGE蛋白电泳法,具有如下优点:所需试剂都是常规试剂,且使用常规SDS-PAGE电泳仪器就可以进行操作;电泳分离效果明显,灵敏度高,电泳结束后,不同蛋白分子因泳动速率不同,颗粒尺寸大小不一,则处于不同的泳道位置;通过此蛋白电泳,易于将天然蛋白各组分分离。

    用于被修饰蛋白分离鉴定的电泳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5487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299468.1

    申请日:2011-10-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被修饰蛋白分离鉴定的电泳分析方法,其特征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配置凝胶及缓冲液:a)凝胶溶液:6-8M尿素,4-8%的丙烯酰胺,其中丙烯酰胺中Acr:Bis=30-40:1,20mMEDTA,90mM的pH8.4的Tris-硼酸以及AP、双蒸水、TEMED;b)上样缓冲液:35-50%的蔗糖、6-8M尿素、20mMEDTA以及90mM的pH8.4的Tris-硼酸;c)电极缓冲液:25mMEDTA、112.5mM的pH8.4的Tris-硼酸;2)电泳电压100-180V,时间4-6h,凝胶板长度50-200mm,常规冷却,60℃以下;3)凝胶经染色,脱色后成像,对照未修饰蛋白,判断出修饰蛋白的条带,或通过QualityOne软件定量出蛋白被修饰的程度。本发明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电泳分离效果明显,还可以分析出天然蛋白被修饰的程度。

    一种利用臭氧协同酶解技术降低乳清蛋白致敏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14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76650.8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臭氧协同酶解技术降低乳清蛋白致敏性的方法,基于过敏原蛋白结构,瞄准蛋白酶对过敏原表位进行靶向破坏,利用臭氧处理乳清蛋白,使乳清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有利于碱性蛋白酶对牛乳主要过敏原乳清蛋白中的过敏原表位进行靶向切割,实现基于乳清蛋白过敏原表位的定向酶解;利用SDS电泳技术、液相质谱联用、间接竞争ELISA和KU812细胞模型来检测加工处理产物的肽段分布情况、残留表位信息及致敏性变化;验证了臭氧处理可以改变乳清蛋白的结构特性,当处理时间在10±1s时,乳清蛋白的结构变化有利于碱性蛋白酶对其过敏原表位定向切割。

    一种提高巴氏杀菌蛋白液起泡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7397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811372146.3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15/00 A23L15/20 A23L15/25

    Abstract: 一种提高巴氏杀菌蛋白液起泡性的方法,属于蛋品加工技术领域。将新鲜鸡蛋进行预处理后,采用柠檬酸将蛋清液调pH至6‑7,加入0.1‑0.8%的纤维素酶进行处理后再加入0.01%‑0.1%海藻酸丙二醇酯和0.1‑0.8%的槐豆胶,均质后对蛋液进行巴氏杀菌并迅速冷却。本发明生产的巴氏杀菌蛋白液,可以显著提高蛋清液的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使起泡性达到243%,是普通巴氏杀菌的3.5倍,泡沫稳定性达到97%,同时也可以降低由于热处理导致的蛋清品质的变化,保证了产品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