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预测切花菊株高性状SNP位点及其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6995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0732375.6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预测切花菊株高性状SNP位点,还公开了高效预测切花菊株高性状SNP位点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使用数量多、分布广泛、能够稳定遗传且易于高通量基因分型的SNP标记进行切花菊株高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株高性状相关的最佳标记对株高、节间数、节间长度和茎粗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0.97、0.98、0.97和0.96,可以应用于切花菊株高、节间长度、节间数和茎粗的早期预测,缩短育种周期,为菊花株高相关性状功能标记的开发和遗传改良提供了位点信息,对于选育不同株型菊花优良材料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高效预测菊花耐盐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222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603907.6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高效预测菊花耐盐性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菊花耐盐性显著相关的13个SNP标记,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统计模型和不同密度SNP标记对全基因组预测效果的影响,并基于GWAS分析中与菊花耐盐性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构建了菊花耐盐性全基因组选择预测模型,选择效率可提高2.96~13.09倍。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菊花育种工作中耐盐性品种的早期选择,缩短育种周期,还有效克服了耐盐性田间鉴定工作量大、周期长、易受环境因素和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等技术难题,为耐盐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选择育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在菊花耐盐性育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种间远缘杂交蒙花苷导入的提升菊花品质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185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44710.3

    申请日:2023-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种间远缘杂交蒙花苷导入的提升菊花品质的加工方法,通过对“中国菊花资源保存中心”中收集到的野生菊属资源进行筛选,建立以7种功能性成分为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创新性得选择紫花野菊作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获取F1后代,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F1代植株,筛选蒙花苷8.80mg/g,绿原酸2.20mg/g,木犀草苷0.88mg/g,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7.70mg/g以上的后代。本发明通过菊花与紫花野菊进行远缘杂交导入蒙花苷,创造蒙花苷、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均符合《药典》标准的新种质,从而解决菊花加工品质提升问题。

    一种标准化青蒿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911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1132312.7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准化青蒿酒的制作工艺,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从青蒿材料中提取青蒿精油,并向食用酒精中添加一定量的青蒿精油、纯露、甘油等其他添加剂,制成青蒿酒。应用此方法调配的青蒿酒在香气、风味等方面的表现与传统青蒿酒的特点基本一致;并且此技术的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品质优良均一,可用于青蒿酒的市场化生产,实用性较强。

    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构建目标蛋白互作网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111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140853.7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构建目标蛋白互作网络的方法,该方法将BD‑诱饵与猎物文库共转化Y2H酵母菌株,在YPDplus培养基中30℃培养4h后,弃上清,加入1mL无菌水基悬浮,取100μL悬浮菌液再加入10ml SD/‑Leu/‑Trp/‑His/‑Ade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24h、72h和80h后分别取样,以这些菌液为模版进行PCR扩增,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菌液筛选程度,将产物回收之后进行高通量测序、de novo组装后进行基因丰度与差异分析,取差异基因即为该文库中与目的基因互作的蛋白编码基因,从而初步构建目标蛋白的互作网络。该方法同时适用于无参考基因物种目标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该方法简化了酵母双杂交筛库的步骤,不受单次筛选克隆数限制,找到单个文库中目标蛋白的所有互作蛋白。

    一种通过人工干扰提高菊花黑斑病抗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590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82826.1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育种领域,涉及一种通过人工干扰提高菊花黑斑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pMDC32-amiCmKIC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菊花中,进行培养获得抗性植株。对转化植株进行PCR、定量RT-PCR检测证实amiRNA在转录水平上影响靶基因CmKIC的表达。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病性检测,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抗病性有很大提高。本发明通过人工干扰CmKIC基因提高菊花的黑斑病抗性,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菊花抗病品种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一种早花、高产型茶、药兼用菊花品种的杂交选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893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659849.9

    申请日:2016-08-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杂交育种领域,涉及一种早花、高产型茶、药兼用菊花品种的杂交选育方法。本发明以早花茶用菊品种‘七月白’为母本,分别以高产的‘杭白菊’和高药效成分的‘滁菊’为父本,配置两个杂交组合,进行人工杂交育种,当年收种,第二年春季播种并分苗定植,开花后以花型、花径、花期等为依据,初步筛选优良单株,第三年再扩繁形成株系后,进一步筛选比较花径、花期、单株与单位面积鲜花、干花产量等,筛选优良株系。通过感官品质鉴定,化学成分测定,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评价,以筛选早花、高产型茶、药兼用菊花新品系,本发明能够改善茶用菊花期较晚的现状,提高茶用菊产量,满足市场需求,这将对茶用菊的市场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高效选育无花粉污染菊花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18277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28255.1

    申请日:2017-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选育无花粉污染菊花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1)根据菊花亲本花粉污染程度和亲本生殖发育特性情况,合理选配杂交亲本开展人工杂交实验;(2)人工授粉后统计各个组合中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数量;(3)统计子房饱满率和结实率;(4)测定杂交F1代散粉特性,分析花粉污染程度,从而得到获得无花粉污染菊花杂交后代,其中部分后代经过综合评价后可以作为新品种直接进行推广,而另外一部分可以作为无花粉污染菊花育种的中间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科学、快速、高效选育无花粉污染菊花的方法,该方法选育的杂交后代中无花粉株系最高比例是42%,而传统方法的比例通常不超过10%。因此,该方法将为培育无花粉污染菊花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